變形記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除了變成蟲,可還有其他選擇?
吳興國抽絲剝繭,逐漸理清《蛻變》的脈絡,以東方寫意的六個夢:〈夢〉、〈醒〉、〈門〉、〈愛〉、〈禁〉、〈飛〉,解構再重組隱身在怪蟲身體裡的卡夫卡。戲裡,吳興國變身為葛里戈、蟲、母親、父親、妹妹、情人、卡夫卡,再回到「吳興國」的原型,這齣戲不只是卡夫卡的夢,也是吳興國的狂想與吶喊。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春心藝動 香江文化盛宴開
每年二月的香港藝術節,是凜凜寒冬中首檔迎春的藝術饗宴,今年雖然遭逢金融海嘯、景氣低迷,但去年十月中展開的門票預售,卻是破紀錄地超過五成。新場地與頂尖藝術家、話題性製作,都是吸引觀眾仍願在景氣寒流中購票的原因。本刊特邀香港劇評人潘詩韻,為大家預先介紹這次香港藝術節中不可錯過的多檔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舞風 黎海寧
SARS引發的《變形記》 《K的喜劇》 黎海寧的卡夫卡讀後感
黎海寧從小喜歡卡夫卡的作品,重讀《變形記》,人們遇異狀時被排拒的深刻描述,正如SARS真實寫照,編舞家由身體的病,擴大衍生精神的變異到性向不同,凡異於常人之處,都可能被排斥的境遇。她藉由一場疫情,重新檢視了社會現象和人際互動的病態。
-
現象‧現場
當導演,也得看天吃飯?
美國表演藝術工業嚴謹,自有人才供需,所以早有一套制式的教學做法傳承,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遵循一套「好用的公式」。台灣的工業鬆散,觀眾要求不高,市場需求小,因而有許多導演人材不是流失,就是在原地徘徊。但是即使一開始沒有招牌響亮的導演老師主導校園製作,單純以演員角度考量的劇場創作,其實不難發現創意的「奇蹟」與「生機」,學問在於如何引導而已。
-
美國
從學院走入劇院的說書人
去年以《變形記》獲得東尼獎最佳導演獎的瑪麗‧齊瑪曼,相當「學院派」,一直都在大學擔任表演學系教授,並且喜好從古典文學的長大文本中尋找創作靈感,把古老的故事說得生機盎然。近期她更致力於製作與戰爭有關的《特洛伊女人》,也將與菲利普‧格拉斯合作,她說:「我非常反對現今美國對全世界強悍的態度,而這齣戲正好給我一個機會表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