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馥蘭
-
舞蹈
由繁入簡,由簡入深 「多面向舞蹈劇場」五周年回顧公演
四支取材迥異的作品中,不但可窺見編舞者在舞蹈議題取材或角度上的流轉,同時亦顯示該團「多面向」的名符其實及致力於「舞蹈劇場」的企圖。
-
書介
台灣舞蹈文學的新里程 《舞書》評介
在台灣貧瘠的舞蹈文學園地,任何一本有關舞蹈的著作都是敎人深切盼望的。而在舞蹈界耕耘近十年,身兼編舞家與評論者雙重身份的陶馥蘭,其舞論的集結出版更是令人期待的一件大事。先不論其展現的成果如何,單只這本集子的出現就已爲舞蹈評介與論述在台灣舞蹈史上記下重要的一筆。
-
焦點
性別、肉體、永不磨滅的自由意志 多面向新作《奇幻女子歐蘭朶》
多面向舞蹈劇場關心女性、身體與環境結構議題的性向嗜趣,而《歐蘭朶》訴求之要旨,實可視爲對女性、男性、人之身體、歷史觀、階級意識的全盤檢視。
-
台前幕後
兩藝滙流的創作底蘊 舞蹈戲劇〈魔宴彌撒〉導演手記
舞者出身的吳素君習慣由身體做爲表演的發軔點;我習慣用心理帶動演員的身體。當我們都不太習慣彼此的習慣時,她好奇的赤子之心和成熟的信任態度提供了一個創作空間,作爲容納彼此想法與突破彼此慣性的任何激盪、交流的容積域。
-
即將上場
末世紀舞蹈
舞蹈一定得優雅或充滿喜悅、歡樂嗎?舞蹈家陶馥蘭的新作將以粗樸的肢體語言,汲取其多年觀察民間祭儀的心得,呈現世紀末亂象的驚動和心悸。
-
舞蹈
解構北管,分析驚奇
抽象簡化了的八仙北管身段中,突然跳起華爾滋般的雙人舞;北管老藝人在現代舞蹈的舞台上醒來,洒掃、自述生平,上妝、來一段〈探監〉。經歷一場《北管驚奇》,觀衆的反應是
-
舞蹈
《北管驚奇》的形式與風格
變奏(variation)在西洋古典舞劇中是編舞者在重新詮釋上最具創意的一部分,但仍是在旣有的窠臼下展現出來。而《北管驚奇》的「變奏」却是在強力的解構和重組中,在傳統戲曲和現代舞的統一和不統一間,尋求另一個平衡。 在〈扮仙趣聞──出將入相云云〉中,陶馥蘭打散北管戲最固定的形式「大醉八仙」,保留了出將入相兩扇象徵性的門扇與代表八仙特徵的道具,以及灑糖祈福的儀式,並刻意把檢場及穿幫鏡頭加入其中,重組了最具生活化及舞台上最想遮掩的細節。在舞蹈形式上,大量採用了瞬間重心轉移和柔性圓形運作的對比動作,在突兀間尋求共通點,亦如同在北管和現代舞間尋求意識上的連繫。服裝的搭配亦運用對比和溫差,把華麗俗艷的北管色調,溶入高貴風雅的基調上。 〈作戲軼事──歌舞戲夢種種〉採用電影和小說的倒敍法,場景的轉換在生活、情愛和一連串的重覆動作中發生,表現北管老藝人王金鳳雖然每天演出不同的戲碼和劇情,但下戲後的生活却是如常人般有著用餐、祭祀和情愛。兩組主題雙焦點的形式,藉王金鳳和現代舞同台展現。這兩條線時而平行,時而交錯,時而像照鏡般的對稱,將王金鳳的生活跳脫到現代舞者眞實的生活面。如果這兩條線單獨抽離獨立表現,則舞台張力及說服力似嫌不足;妙的是兩者的契合,看若無關,却有所相繫;相背相離,却又合成一體。王金鳳就在扮演自己,無須矯飾,天生的戲感在簡單樸實的動作中展現出來。 主動作軸沿著王金鳳的故事發展下去,拼貼式的轉換在序幕中更迭,帶過了芸芸眾生皆有的共同經驗。燈光的轉換不僅帶出了場景的深度亦巧妙的變化場景,偏暗的色調主宰了整個空間的情緖,即使一些大動作的發生亦不致使整個情緖產生重大轉折。在這樣的基調下,〈作戲〉隱隱道出了北管藝人的沒落和辛酸。 我們無法將《北管驚奇》這種後現代主義式的表現手法定義爲「進步」或另一個「原始」的開始,也許是另一種「抽象原則式」的組織:將音樂、舞蹈、燈光、服飾、甚至舞台等元素放在一起,作成實物及意象的交會。如同把板凳和竹掃帚放在一塊兒,它們不見得僅是家中陳設的一部分,還另有抽象的意義。就像逐漸式微的傳統藝術在現實緊湊的生活中給現代人的感覺。 文字|李斌榮 舞蹈工作者
-
即將上場 Preview
扮仙作戲「跳」北管 「多面向舞蹈劇場」新作
「多面向」將發表新作了,在室內與戶外「跳」出北管野台戲的驚奇;〈扮仙〉著重的,是傳統表演身段上的轉化與吸納;〈作戲〉則試以現代化舞蹈動作「做一齣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