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異、疏離感風格強烈的《北管驚奇》。(潘小俠 攝)
即將上場 Preview 即將上場

扮仙作戲「跳」北管 「多面向舞蹈劇場」新作

「多面向」將發表新作了,在室內與戶外「跳」出北管野台戲的驚奇;〈扮仙〉著重的,是傳統表演身段上的轉化與吸納;〈作戲〉則試以現代化舞蹈動作「做一齣好戲」。

「多面向」將發表新作了,在室內與戶外「跳」出北管野台戲的驚奇;〈扮仙〉著重的,是傳統表演身段上的轉化與吸納;〈作戲〉則試以現代化舞蹈動作「做一齣好戲」。

《北管驚奇》

4月3日 14:00

台北市立美術館廣場

4月7日 19:00

大同區保安宮前

4月17日 19:00

台中中山公園

5月29日 19:30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廣場

4月11日〜12日19:30

台北市社敎館

4月15日 19:30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5月1日 19:30

宜蘭羅東國中

5月18日 19:30

新竹淸華大學

5月22日〜23日14:30、19:00

金湖中小學、金門高中

6月1日 19:30

屛東縣立文化中心

6月3日 19: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七、八位受西方現代舞肢體訓練的年輕舞者在舞台上斜站成一排,從舞台的另一端,一位老者溫順的沿直線掃地而來──這就是劇場觀衆和北管老藝人王金鳳見面的方式之一。

這次的《北管驚奇》二系列包括了室內、戶外兩種演出型態。室內演出的部分,編導陶馥蘭談到作品的架構是比照北管做野台戲的形式,分爲〈扮仙〉和〈作戲〉上下兩場。在上半場中,使用了中國傳統劇場「出將入相」的觀念和路線,舞作結構從民間祭祀酬神時的扮仙戲《醉八仙》延伸而來,另外野台戲常見的破格與穿幫,也希望納入舞作。下半場〈作戲〉則是在一個「比較抽象的」層面上,以王金鳳先生做爲穿針引線的人物貫穿全局,處理方式上將繼續《春光關不住》的路線,把舞蹈、劇場和多元媒體再做一次結合。內容雖運用了北管《雙桂圖》的基本情節和部分意象,但並不試圖陳述一個單一敍事觀點的故事,而是更專注於劇場自身的辯證性──舞者的肢體與生活化的王金鳳先生;現代舞與北管,前台與後台。

四場戶外演出,則抽掉下半場〈作戲〉的部分,半場的〈扮仙〉舞作和王金鳳先生領導「台中新美國亂彈劇團」演出傳統北管的扮仙戲同台較勁。

在台北的劇場文化中,以編舞者陶馥蘭爲首的「多面向舞蹈劇場工作室」團齡並不長,從1989年底成立至今,除了陶馥蘭個人的創作外,曾經策劃過《祝你幸福》(陳玉慧)(1990)、《斷片的串連》(古名伸)和《三個乖張女人所撰寫的匪夷所思的女性論文》(馬汀尼、黎國媛、陶馥蘭合演)(1991)等小型作品。這次的《北管驚奇》除規模上沿續《春光關不住》(1991)大型製作的方向外,尋找「台灣的」文化元素做爲創作題材或靈感的來源亦有相同之處,這也是愈來愈多接受西方劇場文化洗禮的工作者近年的趨向。

《北管驚奇》的舞者以藝術學院和文化大學舞蹈系的學生爲主要成員。參與製作的陣容也很整齊,包括舞台製作盧國彥,燈光設計王世信、服裝設計蔡敏芬和多媒體製作李道明,音樂部分則由陳明章和陳中申共同創作。在觀看排練的過程中,陳明章一面尋找靈感一面「誇稱」旋律已然盡記胸中。在社敎館的兩場演出,他將會用合成器(midi)現場演奏。

陶馥蘭的舞作一向以畫面意象營造見長,各種符號(身體或文化的)並列雜陳後產生的落差所產生的奇異、疏離感取代了一般大型舞作強勢敍事觀點。至於這次的《北管驚奇》究竟會帶來何種程度的「驚奇」?現代舞和傳統技藝結合的成果如何?則有待進一步的評估了。

 

特約報導|陳珮眞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