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不語──末世紀啓示錄》(鄧玉麟 攝)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舞蹈篇

末世紀舞蹈

舞蹈一定得優雅或充滿喜悅、歡樂嗎?舞蹈家陶馥蘭的新作將以粗樸的肢體語言,汲取其多年觀察民間祭儀的心得,呈現世紀末亂象的驚動和心悸。

舞蹈一定得優雅或充滿喜悅、歡樂嗎?舞蹈家陶馥蘭的新作將以粗樸的肢體語言,汲取其多年觀察民間祭儀的心得,呈現世紀末亂象的驚動和心悸。

《子不語──末世紀啓示錄》。

2月25日〜3月1日7:30 pm

皇冠小劇場

《雲門舞集春季公演》

2月4~7日 7:30 pm

2月5、6日 2:30 pm

國家劇院

滿台的透明塑膠布,穿著紅黑二色舞衣的舞者在其中舞動,小綠鳥的振翅聲和紙、米及盛水米缸打擊出來的音響,營造出一種粗樸的感覺,並帶著一絲生命的悸動。這是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的開鑼演出,也是多面向舞蹈劇場的春季公演《子不語──末世紀啓示錄》。

編舞家陶馥蘭曾在去年五月份受 Dance Theater Work-shop(簡稱D.T.W)的邀請到紐約,做爲亞洲藝術交流基金會(Suitcase Fund)的第一位亞洲藝術家,《子不語》的創作構想便在那裡醞釀成形。

陶馥蘭說子不語有幾個層面的涵意,首先子不語怪力亂神;台灣從解嚴以來,社會的巨大變化都給人一種驚動的感覺,尙未走出一條比較淸晰的軌跡,孕藏舞作中的有對政治現象的探討,也有對大自然環境遭受人爲破壞的哀悼。此外,舞者在《子不語》中沒有說話。他們以轉化自民間祭儀八家將、乩童的肢體動作,來展現末世紀的景象,討論人的各種慾望。

畢業自國立藝專的林惠玲,爲整晚的演出作曲,她把人和紙的聲音編織在她的音樂中。過去她也曾和古名伸、郭曉華等編舞家合作過,是位極敏銳的年輕作曲家。

肢體動作是這次演出著力最多部份,相較於陶馥蘭去年的舞作《北管驚奇》的細緻線條,這一次的公演有較粗樸的風格及動力。

雲門舞集的春季公演已在一月中展開,台北是他們的最後一站。舞碼有黎海寧的《春之祭禮》,古名伸的〈緘默之島〉,何曉玫的〈水.鏡〉和林懷民的〈稻香〉。

(本刊編輯 黃尹瑩)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