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村上春樹

相關文章 9 篇
  • 看戲不忘電影

    《在車上》裡的凡尼亞

    小說中提到《凡尼亞舅舅》卻全無著墨,濱口竜介在此發揮其優勢,透過《凡尼亞舅舅》的排練與隱喻,慾望的壓抑,無望的孤獨,精神的危機,人物間的各種情緒,都可看出濱口紮實的編劇功力,夾雜著英文日文中文韓文還有肢體性極強的手語來詮釋契訶夫劇本,與對現代劇場的掌握與創意,有著畫龍點睛般的神韻。

    文字|貧窮男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2/21
  • 《身為職業小說家》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渴望被理解的村上春樹

    在《身為職業小說家》書中,村上春樹整理了他個人的寫作方式,同時也清楚闡述了他透過作品所反覆傳達的命題個人和體制之間的對抗關係。抱持如此的信念並不是想脫離社會。願意和體制對抗的個體,和自我放逐的個體是截然不同的:正因為想要和社會群體連結,也毫不妥協、誠實地正面面對了,衝撞才會發生。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清楚展示了村上渴望被理解的姿態。

    文字|魏安邑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 「蘇格蘭室樂團」在藝術節中將與鋼琴家史提芬.科瓦切維奇一同詮釋貝多芬的兩首鋼琴曲。
    香港

    在異變的街道裡尋找黎海寧的廣場

    因爲村上春樹,黎海寧編作了《PLAZA X與異變街道》,讓她一脚踏入時間的洪流,切割交織的空間,試圖剖析意識的深層,挖掘一些最基本、最簡單,而事實又一直深埋在我們心底,像謎一樣的問題。

    文字|吳易珊、香港藝術節
    第86期 / 2000年02月號
  • 《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音樂與文字的美好共鳴

    音樂素養廣博且深厚的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樹,將將音樂的線條盡情編織,延伸了小說的空間。連他自己都說:「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但在指揮家小澤征爾面前,他就像個忠誠又害羞的粉絲,透過六次訪談,兩人深度地交換了對音樂的愛與心得,打造出《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一書,音樂與文字美好共鳴。

    文字|李秋玫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 吳義芳不預設舞者該當如何,在編舞過程中讓舞者多重、多面向地流動著,活出角色。
    焦點專題 Focus

    村上的雲淡風輕 吳義芳的澄澈之舞

    在《夏.村上春樹》中,吳義芳以村上春樹早期作品為觸發和動能,讓身體追索陳述文字的狀態、情調、氛圍,這是舞蹈家的村上春樹情懷。沒有針對村上春樹的任何一本書,《挪威的森林》、《聽風的歌》、《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在村上式的氣氛和空氣中,吳義芳打破、重組原有結構,抽繹「連繫」為主要概念,編創關於人與空間及人際關係之種種擬想。

    文字|周倩漪
    第200期 / 2009年08月號
  • 著名的「法國六人組」和兩名友人畫像。從左下起:女鋼琴家梅耶(Marcelle Meyer)、六人組之米堯、奧乃格、杜瑞、唯一的女作曲家泰麗費瑞、普郎克、
    特別企畫 Feature

    反映時代脈絡 探討宗教與性別意識 法蘭西的傳人——普郎克

    大戰期間維也納首席重抒情女高音康內辛妮(Hilde Konetzni)說:「理察.史特勞斯是歌劇界的最後巨人也許除了普郎克(Francis Poulenc)之外」。 朱苔麗的老師、義大利女傑佩德辛妮(Gianna Pederzini)說:「我何其榮幸能在史卡拉劇院首演《聖衣派修女對話》Dialogues des Carmelites!這是二次戰後最偉大的歌劇作品!」 戰後義大利歌劇首席玉女卡特麗(Rosanna Carteri)說:「在所有我共事的作曲家中,普郎克是天份最高、最替他人著想、卻也是最脆弱的一個。他是世上最敏銳之人,我相信《聖衣派修女對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維也納第一女中音荷根(Elisabeth Hongen)說:「我在《聖衣派修女對話》的維也納首演唱老修道院長,雖然這個角色篇幅並不長,但極其扣人心弦。她去世那幕能讓整個觀眾席鴉雀無聲!」

    文字|符立中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 村上春樹熱愛聽各式各樣的音樂,從古典樂、爵士樂到搖滾樂,而且成為他小說中的要角。
    藝@書

    邊聽音樂邊寫作過生活 村上春樹的音樂世界

    村上先生提到自己的音樂收藏,CD不算,黑膠唱片就超過六千張,我想應該還在持續增加中。從村上的隨筆中知道,他住在美國那幾年,最大的樂趣就是到二手唱片行尋寶,村上說:「不成系統地一味亂買特價唱片的結果,如今看來,這種不成系統的雜亂性反而有可能增加聽音樂的樂趣。愛好上沒有過於偏重某個方面,未嘗不可以說是沒有人提建議的結果。」

    文字|余永寬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小說家費茲傑羅發明了「爵士年代(Jazz Age)」一詞。圖為費茲傑羅傳記中文版。
    特別企畫 Feature

    爵士─他們小說裡的關鍵字

    從美國小說家費茲傑羅,到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與村上龍,在他們的筆下,爵士樂或成為一個時代的氛圍表徵,或成為多元指涉的意境形容語,讓許多讀者為了深入作品,進而愛上爵士樂,不過,如果沒有讀得懂其間微言大意的讀者,小說家又怎麼會讓爵士樂成為小說的關鍵字呢?

    文字|蘇重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 《村上春樹の〈1Q84〉古典辺境》
    藝@CD

    傾聽,漫遊村上春樹的古典異境

    不管在日本或台灣,都有廣大書迷的村上春樹,近期出版了暌違已久的長篇小說《1Q84》,再度掀起「村上熱潮」。而他書中提到的樂曲,竟也因此翻紅大賣,可見村上的影響力。但也有唱片公司貼心把村上書中羅列的各式古典曲目蒐集出版,並標註出該曲在村上作品中的出處,讓書迷可以一邊聆賞音樂,一邊踏入村上的小說世界。

    文字|李秋玫
    第202期 / 2009年10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