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特別企畫 Feature
補助機制與創作生產動能
長久以來,台灣表演藝術團隊與藝術家在尋求民間贊助、投資或是金融信貸等資金上,一直存在種種困難與門檻,因此政府補助成為展演與營運穩定可期的「第一桶金」。提案、簡報、執行、核銷結案技能,以及而各種政府補助的重點與趨勢的掌握,大概是許多表演藝術創作人與行政經理人,不可不熟練的生存之道。 堪稱國家藝文補助火車頭與大水庫的文化部成立已10年有餘,除了一步一步開展升格後更健全的補助機制,更站在國家發展與緊扣世界局勢的高度,引領文化藝術前行。而最值得書寫的是在「10年有成」的最後3年,經歷了世紀之疫的嚴苛考驗。疫情終告遠颺,在邁入下一個10年之際,為文爬梳討論國家級補助的重要步伐。 國家藝文補助跨入新時代 2012年5月20日,1981年設立的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正式升格為「文化部」,除了原有的文化行政與推廣事務外,並統一接手原行政院新聞局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管的廣播電視、電影與出版事務。 這是台灣藝術文化發展的里程碑,文化事務在中央政府有更高的行政級別,以及更充裕的經費與人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行政要朝向更為統一並適切專業的方向發展;這更是宣告台灣「文化建設」奠基階段已經完成,蓄積的「文化國力」正式要邁出步伐,並且要成為台灣立定的綜合國力中的重要一環。 表演藝術圈仰仗的藝文補助,也隨即步上新紀元。首先針對長期與民國1996年特別設立辦理文化藝術研發、獎助與推廣業務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在獎補助角色的模糊曖昧,以及獎補助內容疊床架屋等分際分工不清的情況,亟需解方。 礙於政策與法規限制,過往國藝會每年只有1億多的補助經費,文化部性質雷同加上國際交流等相關補助,每年可達4至6億的補助款額度,是實質最大藝文補助單位。文化部自2017年起規劃推動藝文獎補助轉型,修法放寬國藝會收入來源,使其能依法接受政府捐贈,同時規劃逐年將常態性藝文補助移交國藝會執行,文化部維持政策性的藝文補助。而除了法規鬆綁與資源的擴增,國藝會更強調落實專業評審制度,更加貼近「臂矩原則」,以提供藝文創作者更堅實穩定的政策支持。 除了國藝會的增能之外,國家文化發展平台又增加生力軍。原本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推動之「財團法人文化創意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家要釐清自己與補助的關係是什麼?
國家補助政策與相關配套,對藝術家思考創作有什麼影響?補助機制與藝術生態鏈要如何產生交互動能?透過4組創作者分享,讓我們重省機制的可能性與困境。
-
特別企畫 Feature Digital Dictionary
科技不PAR 小辭典
因為疫情,突然之間多了好多線上活動,讓原本實體的劇場演出,變得愈來愈像遊戲,同時也多了許多科技新名詞,使得人們跟著科技焦慮起來。不怕不怕,我們選了幾個名詞,並做成隨身小辭典,讓我們用簡單易懂的說法來認識這個「雲世代」。
-
北京
不炫科技的科技藝術節 獨缺「內容」的演藝產業鏈
由北京「中間劇場」舉辦的第二屆科技藝術節在九月舉行,在十一天裡演出五部戲,並穿插多樣活動,以「科技為線索,藝術為表達」為主軸,重點放在藝術本身而非炫耀科技,令人可喜。在數位科技廣泛運用的中國大陸,表演藝術產業也無法自外於趨勢,許多演出都大量運用科技展現驚人視覺,劇院、票務的經營管理也朝向電子化,但在逐利的同時,也得回歸初衷,表演的王道終歸是內容,科技再炫,重點還是藝術本身。
-
企畫特輯 Special
並駕尖端科技 啟動聲響創作新紀元
為了讓台灣也能擁有結合藝術、科技、科學研究等技術的聲響實驗室,文化部於二○一八年與法國IRCAM簽訂合作意向書,藉由其聲響與音樂領域經驗的人才互訪、共製、研發及展演等領域交流,能更促進空總台灣當代科技、學術研究及當代創作的發展。計畫啟動同時,台灣第一座「臺灣聲響實驗室」也將落成,為了宣告落成啟用,C-LAB將於十一月底舉辦「C-LAB聲響藝術節」,藉著節目、聲音工作坊等活動,讓民眾走進實驗室劇場、認識聲音藝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科技╳機器╳人 是哲思隱喻
科技與機器,在當代劇場中常作為舞台背景或氛圍塑造的功能性運用,但對編舞家而言,還能發展出更多深層與寬廣的思考與路徑:如《黃翊與庫卡》中的機器人舞者展現表演性,或如蘇文琪創作中以宇宙大爆炸來延伸、探問人類存在的哲思隱喻,又或如南韓藝術家鄭錦衡《油壓振動器》瓦解了人機之間的主體界線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科技,讓所有人更接近藝術
當卡通《科學小飛俠》中一號鐵雄和二號大明用手錶對話、《霹靂遊俠》李麥克對著他的夥計霹靂車交談的情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早已見怪不怪的今天,科技已經實踐許多了當時人們對許多既有事物的想像。而你是否想過,當你跨進一座廿一世紀的現代劇場,它所提供的服務,又跟有著百年輝煌歷史的古典劇院,應該要有什麼不同?另一方面,現在我們帶著副眼鏡或甚而是望遠鏡去看演出,也應該沒有人會覺得大驚小怪,那又為什麼要對坐著輪椅,或牽著導盲犬的人進到劇場內,要投以異樣的眼光? 科技的發達,已經為現代社會創造了許多可能與不可能,拉進了人與人的距離,而它在表演藝術的創作中,也扮演了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但在本期雜誌裡,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看看科技在劇場的服務上、或甚至是在更進一步的「共融」的理念下,科技將帶來什麼意想不到的運用。例如英國國家劇院從二○一四年便與愛普生公司合作研發Moverio AR智慧眼鏡,它未來不只是取代目前泛用的、已經設定好台詞的投影字幕,而是能在演出中即時辦別並且跟上演員的對話,讓演出更貼近舞台上的真實呈現。此外,使用者在戴上眼鏡後,視線可以不受字幕擺放位置的影響,也能讓聽障朋友們不須坐在特別設置的觀眾席,可以依據自己喜好選擇座位,欣賞演出。而在台灣的國家兩廳院,也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所開發,透過語音辨識和字詞辨識的功能的「雅婷逐字稿」帶進兩廳院「實習」,因為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過程中,深度學習是人工智慧成長的重要關鍵,而成長的前提是需要建置龐大的數據資料。在雙方經過六個月的努力下,「雅婷」表現出色,選字準確率從原本的六成上升到八成五,而日後「雅婷」也將踏入表演藝術的領域,為藝術共融盡一份心力,相信在日後的演前導聆和演後座談,都會看到她的蹤影。 創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讓更多人看見,並且感受到他想傳達的理念,而一座好的劇場除了要完成藝術家的夢想外,如何讓所有的觀眾無礙地進入劇場,並提供最容易親近藝術的方式,這同樣也是重要的課題。科技領航、藝術共融是未來劇場的新趨勢,在台灣藝文發展的過程中,身心障礙人士的參與仍未是完成式,但近年積極發展的共融藝術理念,絕對不只是針對前者,更是在深化過程中讓界線流動、拓展領域,擴大範圍至親子、樂齡、青少年等。也唯有讓共融的觀念轉換,成為我們的日常,才有可能將藝術的種子,播撒到於每一個人的身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Easy Go 科技+ 藝術共融方程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邁向文化平權之路
通用設計+共融科技=藝術共融方程式
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是從近代才被重視,並從法律面開始設置禁止歧視和差別待遇的法規。我國在二○一四年訂定「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公約中包括身心障礙者生活的各種面向,文化的近用也是其中一環,透過「通用設計」的觀念,許多新科技可以運用於各種文化藝術領域及相關場所,針對人類感官及行為能力,提供友善易用的環境,給予能力的輔助或增強,讓身心障礙者與一般大眾,都更容易親近藝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善用∞數位好工具=藝文體驗全方位
自從網路數位時代來臨,各種新興科技的日新月異,也讓愛好藝文的人士,多了許多可運用的工具,無論是整合藝文資訊的APP,記錄個人藝文足跡的行事曆,或是閱讀演後評論的訂閱器,整合美術館資訊與導覽功能的APP等,讓藝文體驗可以全方位行進,親近藝術更可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Sound shirt ✕ 眼鏡 ✕ 口述影像=體驗表演不Lag
隨著時代的演進,追求文化平權的理想目標逐漸成為社會共識,在藝文領域方面,除了表演場館在硬體上有相應的無障礙通道、輪椅席等規劃,現在也出現了新型科技產品如MoverioAR智慧眼鏡、Sound shirt,及「口述影像」的服務,讓有聽覺、視覺障礙的觀眾,也能透過上述的服務,完善感官的體驗,觀賞表演不會Lag!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代科技 ✕ 藝術文化=AI的溫度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執行長杜奕瑾指出,如果沒有藝術文化的蘊含,其實科技產業無法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他近期開發的AI軟體「雅婷逐字稿」與「雅婷鋼琴師」,即是透過辨識學習,而能融入日常生活運用。而透過深度的學習,「雅婷」也將加入兩廳院,提供各種藝術推廣的無障礙服務。
-
特別企畫 Feature
設計+資訊+美感=易讀Easy-to-read
二○一三年發起「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的陳慕天,在臺北市文化局推動下,與台北市內幾處重要文化場館合作,製作各場館專屬的易讀本,將教育設計的理念帶進易讀領域。透過設計,將複雜資訊或艱澀文字,轉換為容易閱讀理解的內容,讓智能障礙者更能接收到訊息,是易讀本計畫的目的,陳慕天更期待透過娛樂性與故事性的內容,讓智青藉由易讀本與場館互動,讓他們覺得有趣,藉此將文化場館打造成文化遊樂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拓展平權理念 共享共融體驗
共融,到底是什麼?或者,該做什麼?文化部與國家兩廳院於七月十一日共同主辦「國家兩廳院藝術共融工作坊」,正可觀察到文化平權的理念運行,並在過去經驗到當下體驗間找到劇場藝術指向未來的更多可能,再回頭去追問「共融」的理念與實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輕鬆自在場」 為所有人打開藝術大門
看演出,可以不正襟危坐,隨時起身走動、自在舒展嗎?國家兩廳院在「藝術共融工作坊」舉辦的同一天晚上,也導入國際間行之有年的「輕鬆自在場」演出,邀請來自瑞典的Ringmasters男生四重奏與台灣的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呈現兩團合作的「從理髮廳走出來的拉縴人」精采片段,以更開放、人性化的場館服務,讓所有人在輕鬆的環境下欣賞表演藝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大腦忘記的,讓音樂重新喚起
除了透過各種科技工具促進文化藝術的平權參與,讓藝術與大眾更為親近,藝術家又可如何藉由藝術,進行社會參與呢?由國家交響樂團於七月份辦理的「當我們同在一起Here, We Reconnect樂齡照護音樂工作坊」,即是讓參與者學習如何透過音樂,參與長者的照護,藉由英國曼徹斯室內樂團的經驗分享,將相關方法引入台灣。
-
藝@展覽
在池田亮司的數據宇宙漫遊
池田亮司是極簡電子音樂先聲,藉由數學原理建構一套宇宙時空圖譜。一九九○年代起,他便透過電腦、控制器等世人眼中的高科技設備,賦予聲音與影像不同的美感。這次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在亞洲睽違十年的大型個展,選件涵蓋大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等作品,以及數件為本展量身打造的平面新作,兼具微觀與宏觀的視野,遊歷展場一周,猶如和宇宙對話。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人類世,及其所改變的
在美國水生生態學者尤金.史多麥(Eugene Stoermer)提出「人類世」這個名詞,並由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進一步於千禧年倡議後,我們清楚意識自己正處於劇烈加速度的輸送帶上,前方是未知的懸崖,我們不知道跳下去是墜落,還是會飛起。 人類在短短幾世紀來,不僅影響了地球四十五億年的結構,「人的尺度」(human scale)也產生了變化,我們迎來宏偉壯觀的科技時代,人類成為超資訊的載體,對於真實空間、事物的感知卻有了失能的傾向。 那麼,當代藝術是如何回應人類時代與地球的呼喊呢? 本期企畫嘗試從人在環境與歷史長流中的尺度與後人類的角度出發,檢視創作者們是如何重新定義「人類」、「自然」、「科技」,並反思、建立人類、動物、植物、自然、物件、科技之間的新關係。 自然是一切創造的總合,人類僅是其中的一小元素,我們該適時停步謳歌:地球啊,謝謝祢。動物啊,謝謝祢。植物啊,謝謝祢。今後還請多多指教。
-
特別企畫 Feature 改變二:賽伯格與身體感知篇
人與科技的交融 身體的新感知與新存在
人類世的觀點提供了全新觀看身體的視角,因為技術在我們到達之前已經在場,提供了非常先行的條件使我們成為「人」的可能,從根本上來說,使我們成為「我們」的並不是「我們」,人早已成了「人與技術」混合而成「技術個體」,生活根本已離不開科技,科技也改變了人性、倫理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甚至是重新定義了「人」的可能性,而藝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處理人在科技、網路世界中的生活情境,如何去探討現代科技對人際關係和自我追尋的衝擊?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戲曲界特效動作經典 結合當代科技再現
一九四○年代,連演十天的連台本戲《火燒紅蓮寺》,當年以水、火、雨景等機關布景與緊湊劇情風靡台灣內台觀眾,為了不讓好戲消失,也為了傳承歌仔戲藝術,國寶級歌仔戲苦旦廖瓊枝七年前將之改編濃縮搬演,近期更推出新版《俠女英雄傳》,由京劇名角曹復永擔任導演,並邀台北世大運開幕節目的幕後設計團隊合作,以現代科技「復刻」重現當年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