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福克.李希特

相關文章 6 篇
  • 開場兩名穿著髮型都如 七○年代安那其典型的型男大漢,皮衣絡腮鬍,在廚房飯桌上邊猛點菸邊喝著烈酒,激動地辯論著。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紊亂,定義的民主化?或創作的法西斯?

    法斯賓達是德國一九七○年代最重要的電影導演,創作跨電影與劇場,能量豐沛,政治思維也相當激進,由德國導演福克.李希特與法國導演史坦尼斯拉斯.諾德合作執導的《我是法斯賓達》,基於李希特歷年來大量的個人日記、法斯賓達的電影和人生,在製作過程中與演員共同創作,演出點出當下歐洲社會面臨難民潮湧入、極右派重新抬頭的矛盾情緒與氛圍,並進行直接的提問

    文字|詹育杰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 德國劇場編導福克.李希特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劇場編導

    福克.李希特 創作一個平行於真實的宇宙

    福克.李希特是德國知名劇場導演也是重量級劇作家,而他與荷蘭編舞家安努克.范.黛可合作的系列舞蹈劇場製作,更讓他的表演創作更形豐富。他的作品,常與演員一同發展而來,探討的課題與當代生活息息相關,如全球化的流動、媒體的無孔不入、破碎的人際關係、複雜的身分認同等,他說:「我想創作一個平行的宇宙,可以用來反映我們的真實社會,但超越成為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地方。」

    文字|梁文菁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 《歸屬習題》反映網路媒體的影響:私密與公眾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外在資訊愈豐、移動速度愈快,寂寞也隨之坐大難擋。
    焦點專題 Focus

    《歸屬習題》 全球化的精神抽搐

    當代處境裡人與體制結構的關係,向來是德國當紅編導福克.李希特(Falk Richter)所關心、深挖的創作主題。他與荷蘭編舞家安努克.范.黛可發展出文本與編舞寫作齊發並行的工作方法,結合言說與肢體兩種舞台語彙,意圖精 準表現公眾與私密、控制與失控的交錯關係。《歸屬習題》是他倆的第五度合作,探討全球化跨國界的移工現象與社群媒體時代個體的身分認同,演出中,文字與身 體互相撞擊翻滾出連串的抽搐、痙攣與顛倒,呈現全球化底下的精神焦慮與時代面貌。

    文字|周伶芝
    第274期 / 2015年10月號
  • 《信任》全劇色調陰鬱,空曠舞台僅在後方架有雙層空間。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夢幻泡泡的城市裡 金錢太陽下的那些人

    五月底,為期一個月的澳門藝術節來到尾聲,閉幕作品是由柏林的列寧廣場劇院演出、福克.李希特編導的《信任》。在這齣首演於二○○九年、觸碰後金融危機脆弱人際網絡的戲,不具特定角色的肢體各據舞台一角,讓絕望與憤怒滿溢出舞台,多向度的空間塑造出非單一時空的全球共同處境;戲中一切,似乎也與澳門這個城市的當下現實隱然呼應

    文字|張慧慧
    第271期 / 2015年07月號
  • 列寧廣場劇院外觀。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重生經典、與當代同步——列寧廣場劇院

    雖然歷史不及其他劇院悠久,但成立半世紀的列寧廣場劇院卻以多部精采製作,在德語劇壇享有重要地位。前有大導彼得.胥坦為劇院奠定對文本提出新詮釋、以銜接當前社會政治議題的優良傳統,近期則由現任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以獨特的新寫實手法搬演經典與當代劇作,屢屢讓劇評人與觀眾大呼過癮!

    文字|林冠吾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 福克.李希特
    紙上讀劇 Playwright & Reader 《電子城市》劇作家

    福克.李希特 解構世界體系的批判者

    身兼導演和劇作家的福克.李希特,大學時攻讀哲學和語言學,後來被戲劇學校錄取,主修導演。不過,他真正的啟蒙,是來自服社會役期間和一干社會邊緣人群居的經驗,這群人質疑任何社會體系、處於社會常規之外的生活方式,令李希特深受影響。於是李希特以劇場探討現今社會的真相,包含《電子城市》等四齣戲的「體系」創作計畫,主要場景展示著西方文明的荒涼景觀,隱喻著資本主義體系的空洞巨大。

    文字|郭亮廷、王品翔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 音樂

    「風起不止」音樂會 首演陳可嘉《雙路之際》

  • 特別企畫 Feature

    Touch the Sound 摸得到的音樂之旅

  • 戲劇(曲)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傳統X新編X前衛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