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歷史不及其他劇院悠久,但成立半世紀的列寧廣場劇院卻以多部精采製作,在德語劇壇享有重要地位。前有大導彼得.胥坦為劇院奠定對文本提出新詮釋、以銜接當前社會政治議題的優良傳統,近期則由現任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以獨特的新寫實手法搬演經典與當代劇作,屢屢讓劇評人與觀眾大呼過癮!
位於前西柏林選帝侯大道上的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是享譽國際、首屈一指的德國劇院之一。其歷史雖不悠久,卻在德國當代戲劇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不僅如此,現今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還在為它續寫中。去年劇院五時周年誕辰,身為創立人之一的院長Jürgen Schnitthelm在慶祝會上正式宣布卸任,依依不捨地與他辛苦經營了半個世紀的劇院道別。列寧廣場劇院是他與四位同好Leni Langenscheidt、Waltraut Mau、Dieter Sturm與Klaus Weiffenbauch於一九六二年,為推出觸碰當下社會政治動脈的劇目而共同創立的,當初的劇院位在前西柏林的赫列雪河岸邊,十分靠近柏林圍牆。因此,原名「赫列雪河岸邊的觀劇院」(Schaubühne am Halleschen Ufer)。(註1)
彼得.胥坦領軍 建立重視文本傳統
成立之初,劇院其實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直到一九七○年導演彼得.胥坦(Peter Stein)帶他的劇團進駐後,才水漲船高。他讓列寧廣場劇院受到世界矚目,更將德國戲劇帶入新的里程碑。且說,時值六八學運兼反越戰和平運動(1968),在民主自由呼聲高漲的影響下,胥坦與其同仁提出新的戲劇工作模式,打破一般劇院的階級劃分,讓每個工作成員一律平等,在劇目政治決策與劇本挑選上享有共同的決定權。
在演出上,胥坦主張謹慎地處理文字,精確地提出心理詮釋(註2),因此,每齣戲都是他與演員們以修道士般刻苦耐勞的精神共同鑽研劇本的成果。胥坦民主開放的作風,以及與演員同甘苦共患難的工作方式,不但造就了一批優秀演員,更對德國戲劇新生代起了深遠的影響。而對文本的理性探索,儼然成了該劇院的風格與傳統。一位資深演員曾笑談道:「當初連看門人都拿著演出文本在讀,知道我們每場戲在演什麼呢!」(註3)由此可見,該劇院對劇本重視的程度。
在胥坦的帶領下,劇院進入了黃金時代。與他並駕齊驅的導演,是後來加入劇院的葛律伯(Klaus Michael Grüber),其震撼整個歐洲劇界的驚人之舉為:一九七七年根據德國作家赫德林的書信小說Hyperion製作的「冬之旅」計畫。葛律伯把演出場地移到柏林奧林匹克運動場上,開創「戲劇馬拉松」之先河(註4)。而他與胥坦共同推出的「古希臘計畫」,將希臘悲劇一系列地搬上舞台,從尤里庇德斯的《巴凱》Bakchen到愛斯奇勒斯的《奧瑞斯提亞》Orestie,都造成極大的轟動。當時,為了讓演員能夠深入體會文中的含義,胥坦還特地帶劇團前往希臘,接受古希臘文明遺址的洗禮兩個月之後,才回國開始排戲(註5)。這般耗時又耗資地在戲劇藝術上下功夫,恐怕是今日戲劇創作者所望塵莫及的。
搬新家稱霸劇壇 新總監起死回生
由於,胥坦與葛律伯的作品,實在太受歡迎了,赫列雪河岸邊的小小劇院老是爆滿,不得不另覓他處。於是,當初閒置於列寧廣場的世界電影院,便按照胥坦的意願與想法被改建為劇院。它特殊的地方在於,捨棄固定舞台與觀眾席的設計,將演出場地完全置空,如此一來,便可以隨每部戲的需求,變換搭置不同的舞台與觀眾席,其靈活性與多功能的現代設備,直到現在,沒有一家德國劇院可以與之匹敵(註6)。
一九八一年搬入列寧廣場的新家後,除了歷史經典劇之外,當代劇作家如波透.史特勞斯(Botho Strauß)、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等人的作品,也經常被列入定目劇中。一九八四年胥坦導契訶夫的《三姐妹》,不但造就了他導演創作生涯的高峰,同時也將劇院名聲升推向極致。毋庸置疑,胥坦早已是列寧廣場劇院的靈魂人物,可以說,沒有胥坦就沒有列寧廣場劇院。所以,當他於次年交出藝術總監的棒子,劇院隨即陷入危機。直到世紀之交,院長Schnitthelm決定孤注一擲,延攬當時才卅出頭的導演歐斯特麥耶與卅中旬的編舞家莎夏.瓦茲(Sasha Waltz)共執藝術總監一職,才起死回生,吸引無數的年輕觀眾,更成功地打入國際舞台。
儘管上座率大大提高了,可是,沒多久,劇院赫然發現要同時養一個劇團與一個現代舞團,經濟負擔實在太大。即使瓦茲的舞團風靡國內外,劇院畢竟還是以舞台劇為重,因此,在資源分配上,舞團顯然處於劣勢,令瓦茲深感委屈不平,○五年提前解約求去。自此,由歐斯特麥耶一人獨掌藝術總監一職,此後,劇院雖然時而邀請知名現代舞團如阿根廷編舞家瑪蔻絲(Constanza Macras),但已經沒有定期的舞蹈節目了。
經典重詮與新作搬演 貼近時代脈動
縱觀其劇目,大致以當代劇本為主導,但也涵蓋歷史經典劇。在劇目與導演(包含駐院與客座導演)的挑選上,取決標準總在於,以政治眼光對社會現實進行批判與剖析,並進而在編導、表演技法、與舞台美學上探索貼合當前社會現狀的寫實形式(註7)。對當代劇本與觸及時代脈動的重視,即展現在兩名駐院導演大將的創作背景上,馮.梅焰堡(Marius von Mayenburg) 原本就是列寧廣場劇院的戲劇顧問與駐院作家,而福克.李希特(Falk Richter)亦是身兼劇作家的導演,兩人通常只搬演自己的劇作。前者著重探索德國年輕一代的自我身分認同問題,後者則關注在全球化的城市叢林中的後現代個體。然而,兩人循規蹈矩的導戲風格,並無特別出色之處,反而,以劇作家的身分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其他客座導演也在此呈現他們各自不同的戲劇美學,如德國導演Volker Lösch 以演員合唱隊的形式控訴社會的不平等;比利時導演伊佛.凡荷夫(Ivo van Hoves)善用多媒體,突顯文本中人物在社會動盪下依舊保有的人性與感人面向;德國導演兼音樂家David Marton 集結歌手、演員與音樂家,跨越舞台劇與音樂劇的界線,實驗新的舞台表現形式。諸如此類的導演,不但使該劇院的劇目多元化,也賦予劇院穩健開放的形象。
綜而言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在歐斯特麥耶的帶領下,一方面延續著胥坦所奠定的,對文本提出新詮釋、以銜接當前社會政治議題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延攬國內外精英導演,提高製作節目水準,使受邀到他地的演出場次,高達所有演出場數的一半以上(註8),打造了劇院前所未有的成績。回顧歐斯特麥耶執掌總監十餘年的努力,雖然沒有胥坦老前輩捲起新劇潮的影響力,但他以個人獨特的新寫實風格,鞏固了劇院在德國劇場界舉足輕重的地位,也使列寧廣場劇院的名聲再度震響國際,實在功不可沒!這應是慧眼識英雄的開山祖師Schnitthelm在去年劇院五十周年誕辰慶祝會上最感欣慰之事吧!
註:
- 〈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慶祝五十周年誕辰Berliner Schaubühne feiert 50. Geburtstag〉, in: Focus Magazin, 2012/9/18 www.focus.de/kultur/kunst/theater-berliner-schaubuehne-feiert-50-geburtstag_aid_822043.html
- 同上。
- Büsing, Ute:《神話與變形記:五十年列寧廣場劇院》Mythos und Metamorphosen: 50 Jahre Schaubühne,in: rbb-online 廣播電台,2012/9/20。
- 同上。
- 《導演彼得胥坦》Der Regisseur Peter Stein, in: MDR文化廣播電台, 2012/9/26 www.mdr.de/mdr-figaro/hoerspiel/peter-stein102.html
- 〈柏林列寧廣場劇院〉in: 維基百科 de.wikipedia.org/wiki/Schaub%C3%BChne_am_Lehniner_Platz
- 列寧廣場劇院官網 schaubuehne.de/de_DE/house/profile
- 同上。
藝術總監
歐斯特麥耶 狂野新寫實手法針貶時弊
以獨特的新寫實手法對當前的政策、社會提出質疑,犀利地針貶時弊,表現手法之狂野大膽,舞蹈,搖滾樂、投影、性與暴力,是舞台上常見元素。他致力於搬演當代劇作家的作品,如莎拉.肯恩(Sarah Kane)、Lars Norén與 Jon Fosse等人。然而,讓他名揚海外的,卻是一系列莎士比亞與易卜生劇作的重新詮釋。而他旗下的女演員安娜.蒂絲摩(Anne Tismer,演娜拉)與Katharina Schüttler(演海達)都以爐火純青的演技,晉升為德國劇場天后,拉斯.艾丁格(Lars Eidinger)也因哈姆雷特一角成了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德國劇場男演員,近年開始在列寧廣場劇院兼任導演。(林冠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