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翔
-
戲劇 《阮是廖添丁》為年輕世代重述在地傳奇
以女團融合魔術、影像、武打與歌舞,重返俠盜年代
廖添丁,一個對在30歲以上的世代再熟稔不過的名字,在新一代的記憶裡,卻面貌不清。誰是廖添丁?又做了什麼足以輩輩流傳?行俠仗義在今日還能喚得起共鳴嗎?2023年兩廳院TIFA節目《阮是廖添丁》由楊景翔演劇團創發,邀請跨界戲曲編劇施如芳,一併黃金製作陣容,結合唸歌、魔術、武打、布袋戲與影像,透過國台日語交錯的話音,重現日治大正時代末期的台灣常民生活風景。 從「廖添丁」開始尋找自己的根 「勇敢、義氣、感性」是導演楊景翔給出的主角關鍵字。想做廖添丁,來自自身成長經驗,「我家庭裡的女性:阿嬤、媽媽一直給我這樣的印象,所以要講廖添丁,就想要講『自己決定做什麼』這件事。」 《阮是廖添丁》故事始於民間英雄廖添丁離世多年後,3位年輕女子自組團體,以廖添丁為名,魯莽直率地介入與攪亂日治時期下的社會秩序,透過女性溫柔堅毅的視角,歌頌個體與社會體制之間的拉扯的對抗張力。這樣的設定,很對編劇施如芳的胃口,她說:「這可能是一個機會讓我可以寫血氣之勇,她們要闖盪都市、做出像廖添丁那樣的事,那就是一個天馬行空,一定要用不可思議去創造它,所以她們一定要夠年輕,好刺激喔!」 《阮是廖添丁》的創發原點來自楊景翔2019年與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隨口聊起的未來計畫,「廖添丁」3個字背後連結的,是楊景翔自小在廟口跟著長輩聽一把二胡唱唸歌,一搭台就能看野台戲歷歷在目的回憶。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至今,做過了多檔售票演出,楊景翔卻尚未在劇場裡碰觸過建立起人生價值觀的那些生命力充沛的童年民間故事。「我們學西方戲劇出身,每次說要演經典劇目,大家都會說『莎士比亞』,但我覺得不對啊,如果要演『經典故事』,那至少要做廖添丁、《三國演義》、《紅樓夢》、《竇娥冤》吧!」楊景翔充滿感性,認為:「現在就像是,在這個時期差不多準備到一個階段,應該要去尋我的根。」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劇場導演、演員
楊景翔 嘉義漢子的柔軟導演心
十八歲以前只懂三件事飆車、吉他及轉書,楊景翔因著母親一句:「你以後想幹嘛?」才真正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於是他帶著一把吉他到台北考試,就此踏進戲劇系、踏進表演藝術的世界,他發現:「我好喜歡看人演戲。」能導、能演、能寫的他,最愛的還是導演身分,答案簡單。「台灣的演員忙到幾乎沒時間看戲,編劇又總是埋著頭不斷寫,好像只有導演可以不斷看人演戲。」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無話可說不如用唱的 然後不斷地唱
他們有想過《我為你押韻情歌》會紅,但沒想到會如此長紅。情節描述一位潦倒的編劇遇見一名神秘女子,情節看似芭樂,實則韻味無窮。那年馮勃棣(Birdy)的劇本在台北文學獎中被雀屏中選,評審之一的李慧娜詢問楊景翔導演的可能,兩個當時初出茅廬的藝術家靠這齣戲打出知名度,叫好叫座巡演橫跨海內外,寫下台灣小劇場亮眼的成績。
-
焦點專題(二) Focus
比家人親密 比情人懂你?
楊景翔執導、吳瑾蓉編劇的《單身租隊友》,以一間房子為場景,主角是三位處境各異的單身男女,三人的共同點是對未來的徬徨迷惘,戲中室友除了要處理日常生活對彼此的考驗,更得面對家門外現實世界的挑戰。對楊景翔來說,這齣戲在笑鬧喜劇背後,是在處理「世代」特有的焦慮。
-
焦點專題 Focus
一間旅店,四種想像
創作社劇團《四情旅店》找來兩岸三地四位青壯派導演,共同以「旅店」為命題進行創作。這不是一個晚上四齣戲的集結,而是嘗試讓四個導演共同磨合出一台戲。台灣代表楊景翔與李銘宸,前者擅長處理劇作議題和語言、後者專注於空間、物件、演員的質地與狀態,香港代表陳恆輝以文學入戲,經營身體、聲音與意象,中國代表王子川則擅於編作荒謬喜劇。四位導演的風格與關注命題迥異,相異的美學品味,如何被放在同一個舞台上? 在還未進劇場見真章之前,本刊分別對四位導演提問,關於創作,關於成長的環境,關於對其他導演的好奇,關於兩岸三地的劇場風景,他們是怎麼想,怎麼看的?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一代粉絲Japan:楊景翔與葉志偉》
年底是表演藝術界的大旺季,恨無分身,銀彈有限的情況下,選戲只能咬手帕斟酌點。反覆衡量該推名牌雲門《稻禾》,比利時舶來品《壞到底》或哈日的《一代粉絲Japan》,最後決定力推本人期待度最高的《一代粉絲Japan:楊景翔與葉志偉》。 理由相當單純,僅因導演之一的葉志偉是卡通「肥貓鬥小強」的中文腳本創作者。由於相當欽佩該卡通腳本,連珠炮式的精準、瘋狂又幽默,更好奇導演這次以哆拉A夢的劇場創作,能否以他擅長年輕又日常的語彙,輕鬆幽默的挖掘,觸碰我們自省社會種種現象。 楊景翔的作品與風格,從曾看過的《我為你押韻情歌》與《據說有戰爭在遠方》,易入口的清新不俗又饒富層次。 如洋蔥一般的戲總是深得我心。層層包覆,表面可大眾娛樂,讓觀眾開心回家,內心定要言之有物,令想剝皮探究的憤青,也能獲得滿足。
-
焦點專題 Focus 導演文本解讀
《變奏巴哈》 一條穿過現代文明的河
我第一次讀完全劇,最強烈的印象是覺得這齣戲像是一條大河。這條河,穿越了現代的都市文明。我最想做的其實是回望,原劇的「切片式的情境」,設定的時空是一九八○年代台北現代化之後的都市生活雛形,但其實經過了將近卅年,那個剛剛開始萌芽,人與人關係開始疏離的面貌沒有改變,除了科技產品之外,所有的情境和當初一模一樣。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時空與記憶的新世代表述
今年的兩廳院新點子劇展,四檔節目中有三檔節目由七年級編導出馬:許哲彬的《0920002012》以手機建構世代的記憶,透過一則寓言般的通俗愛情故事,延伸探討溝通失效的末日光景。楊景翔的《據說有戰爭在遠方》在通俗的敘事架構下,通過劇本段落的重複、倒轉,探討現代人集體失憶的現象。廖俊凱的《逆旅》改編郝譽翔的自傳小說,透過作者書寫父親的流亡身世,探問離散的歷史,質疑國家機器的宰制。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改編自希臘悲劇《安蒂岡妮》
《底比斯人》批判當今媒體亂象
西元前四百多年,由希臘劇作家索福克里斯(Sophocles)所著的《安蒂岡妮》,描述一樁在底比斯城發生的宮廷悲劇,兩名王子由於爭奪王位,雙雙戰死;新上任的國王克里昂以法治國,下令讓背叛國家的王子曝屍荒野,公主安蒂岡妮不忍哥哥的屍體遭受侮辱,挺身反抗而遭終生監禁,卻造成深愛安蒂岡妮的克里昂之子希門之死;而弒父娶母,生下兩位王子與安蒂岡妮等子女後,自毀雙眼放逐荒原的伊底帕斯,只能發出無語的哀嘆。 《底比斯人》改編自《安蒂岡妮》,在新銳編導楊景翔的詮釋下,以黑色幽默手法,加上台灣家庭通俗劇元素以及對現今媒體亂象的批判,運用回憶、穿梭時空等敘事技巧,重新架構經典文本。主播和特派記者取代了原劇中的歌隊角色,在這場爭鬥中,為了獨家報導,竟造成一場黛安娜王妃式的人倫慘劇。楊景翔說,數千年前的希臘悲劇,事實上到現在都還在我們的社會上、電視裡、彼此間不停地瘋狂上演中。而過於依賴嗜血媒體,處於迷亂資訊風暴中的我們,又要如何看清這場宮廷鬥爭的真相?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角度四:創作的世代交替
沒有英雄的時代,誰是大師接班人?
這十年來,大師級的創作者一隻手數的出來,創作圈的接班焦慮瀰漫,連國藝會也推出計畫來栽培。但社會環境改變,孕育大師的溫床已改沒有革命,沒有市場,沒有職業環境,只是消費、世故、冷漠、空虛,如此匱乏的年代,新世代想穩定創作都不可能,還要問:「接班人在哪裡?」嗎?沒有英雄的時代,誰是大師接班人?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七年級鄭衍偉的台灣文學獎得獎劇本
《大家一起寫訃文》 演一場家庭科幻戰爭
「這是一個談記憶的劇本,有關於集體記憶的消失」,鄭衍偉說,《大家一起寫訃文》的創作源自於家中一次辦喪事的經驗,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全劇以戲中戲的結構,從一對兄妹記錄下為阿嬤辦喪事的過程開始,家中的氣氛逐漸變得詭譎,最後阿嬤死而復活,全家進入如「科幻片」般,潛意識的幻想狀態。
-
戲劇新訊 《太平洋瘋人院》
以貝克特式的荒謬透視人生
一開始觀眾會以為這是一個普通的房間,但仔細一看房中的裝飾皆與航海的旅程相關;兩個渴望航行的闖入者,試圖透過死亡改變人生,但他們的死亡計畫,卻不斷被種種偶然與意外所打斷;最後,想死的人死不了,不想死的人卻死了。前進下一波劇團新作《太平洋瘋人院》,透過有如貝克特的荒蕪筆法,透視人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荒謬和無奈。 《太平洋瘋人院》是出身台大中文系的編劇傅凱羚同名作品的二部曲,延續了首部曲「意外」與「重生」的主題,卻截然不同地以一種快樂、輕盈的基調,呈現死亡的命題。目前就讀北藝大研究所的導演楊景翔認為,該劇以喜鬧的形式推進故事,卻又將劇中人物的抒情幻想插入獨白,時時截斷喜劇的節奏,呈現兩種對立的形式世界,「全劇的挑戰就是如何在寫實場景中揉合獨白與對話,同時讓觀眾看見,劇中人低俗表象之下,無比浪漫和深沉的內在。」(廖俊逞)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太平洋瘋人院》
不管是沙特、品特、貝克特,都寫過這樣類似的處境──三兩個無路可出的人的困局。但傅凱羚的得獎劇本《太平洋瘋人院》的佈局、語言、暴力與抒情,仍然深富意外與趣味。一輛撞毀的車,兩個被往事所困的男人,一個不說話的女人,一個充滿喜感的感人情境。 參與者雖年輕,但都已有充分實力,值得期待。導演楊景翔,不久前以《囚》證明他細膩精準的手法;演員來自小劇場的不同角落,卻都已饒有經驗;音樂王榆鈞,則剛獲得臺北詩歌節的大賽首獎。而負責製作的「前進下一波表演劇團」,近兩年儼然成了不按牌理出牌的實驗溫床。 常常最美妙的體驗,就在最簡單的情況下發生。《太平洋瘋人院》彷彿離這種感覺近在咫尺。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
戲劇 不要忽視這位七年級劇場新導演
楊景翔作品《囚:》 檢視家庭暴力下的創傷心靈
楊景翔由精神分裂者的角度,檢視家庭暴力為患者帶來的身心傷害,揭露看似幸福的家庭生活底下充滿暴力及病態的行為。劇名《囚:》其實代表了整個作品的意境一個人被關在斗室裡,冒號則有延伸詮釋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