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奏巴哈》 一條穿過現代文明的河(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回溯台灣劇場.原創文本再現—2012新點子劇展 導演文本解讀

《變奏巴哈》 一條穿過現代文明的河

我第一次讀完全劇,最強烈的印象是覺得這齣戲像是一條大河。這條河,穿越了現代的都市文明。我最想做的其實是回望,原劇的「切片式的情境」,設定的時空是一九八○年代台北現代化之後的都市生活雛形,但其實經過了將近卅年,那個剛剛開始萌芽,人與人關係開始疏離的面貌沒有改變,除了科技產品之外,所有的情境和當初一模一樣。

我第一次讀完全劇,最強烈的印象是覺得這齣戲像是一條大河。這條河,穿越了現代的都市文明。我最想做的其實是回望,原劇的「切片式的情境」,設定的時空是一九八○年代台北現代化之後的都市生活雛形,但其實經過了將近卅年,那個剛剛開始萌芽,人與人關係開始疏離的面貌沒有改變,除了科技產品之外,所有的情境和當初一模一樣。

新點子劇展《變奏巴哈─末日再生》

2012/12/7~9  19:30   2012/12/8~9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變奏巴哈》是一九八五年由導演賴聲川帶領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的學生集體即興創作的作品,全劇由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樂曲發展而來。就結構上而言,全劇分成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由三段獨白及四封寫給亡者的信件內容組成;第二樂章則由九個戲劇性的事件及四段寫給未來人類的信件交織而成;而第三樂章包含了兩段小說內容及一個監獄的場景。

整體來說,全劇並沒有一個連貫而統一的故事,而是以巴哈的《十二平均律》為基礎,將人與人的關係及情感的斷面拼貼而成,並且將角色轉化為樂句或音符,運用對答、重複、變形……的方式呈現。

「意象劇場」的首度嘗試

幾年前我曾經看過原始版本的錄影和劇本片段,當時就被這齣戲的畫面和情懷所吸引,一直設想有機會能執導這個形式的劇本。

今年年初,應兩廳院「新點子劇展」邀請,執導台灣八○年代的原創文本,幾經討論之後,讓我終於有機會嘗試《變奏巴哈》。

我會說是「嘗試」,是因為我從未執導過「意象劇場」,而這齣戲中需運用大量的肢體和畫面構成,都是我沒有過的經驗。

這次「末日再生」的版本,除了在劇情年代和排練時的即興之外,結構上我們忠實於原劇,最大的不同在於舞台的形式,及運用演員身體的方式。

在劇中處理人與人的「錯過」

我第一次讀完全劇,最強烈的印象是覺得這齣戲像是一條大河。

這條河,穿越了現代的都市文明。

我最想做的其實是回望,原劇的「切片式的情境」,設定的時空是一九八○年代台北現代化之後的都市生活雛形,但其實經過了將近卅年,那個剛剛開始萌芽,人與人關係開始疏離的面貌沒有改變,除了科技產品之外,所有的情境和當初一模一樣。

因為繁忙、快速的都市生活,人和人錯過的情境更加明顯。

所以基本上,這齣戲,我想處理的就是「錯過」這件事。

我想人和人的關係會「錯過」,最主要的就是「時間」,人無法控制時間,就像水往低處流受重力影響一樣,這些自然法則基本上是無法違抗的。所以這齣戲,我們延伸了原劇中的規則,讓演員演出時,基本上都是由同一個方向進,另一個方向出,舞台設計成雙面式,人物像水流一樣,都只有一個方向。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編輯場邊側記

日常生活的變形和反射  雙面舞台營造河流意象

首次挑戰以肢體為主的意象劇場,《變奏巴哈》的導演楊景翔找來編舞家魏沁如合作,從劇本的意象片段找尋故事線索,從寫實情境發展動作動機。楊景翔說,這齣戲由十多個情境組成,像是夢境,是日常生活的變形和反射。例如,排練過程中,演員先以寫實的方式演繹一段分手的場景,再將自然的日常動作濃縮為肢體呈現,最後蒐集所有角色的動作作為開場舞蹈的主題。於演出的片段中,再做一次動作變奏,讓日常生活動作變形。

楊景翔強調,這齣戲最初由即興創作而來,再加上戲的片段都是切片式的,沒有重頭到尾的完整敘事,演員得不斷編織故事,試圖追溯每個角色的源頭,再從這源頭的精神中,重新發展。雙面式的舞台,像是一道長河,觀眾在河的兩岸,所有的大道具都像是河裡的石頭經年沖刷一般,呈現圓型的形式,材質上,河的源頭和另一舞台區,則由上方垂吊壓克力等反光材質,像是一道道波光,也像是瀑布流下。(廖俊逞)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