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台北電影節

相關文章 14 篇
  • 看戲不忘電影

    《在車上》裡的凡尼亞

    小說中提到《凡尼亞舅舅》卻全無著墨,濱口竜介在此發揮其優勢,透過《凡尼亞舅舅》的排練與隱喻,慾望的壓抑,無望的孤獨,精神的危機,人物間的各種情緒,都可看出濱口紮實的編劇功力,夾雜著英文日文中文韓文還有肢體性極強的手語來詮釋契訶夫劇本,與對現代劇場的掌握與創意,有著畫龍點睛般的神韻。

    文字|貧窮男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2/21
  • 《鬼怪屋》
    藝@電影

    大林宣彥 玩弄時空荒謬的魔法大師

    疫情趨緩後,各種展演活動也陸續開展,將在六月下旬上陣的台北電影節以日本有「影像魔法師」美稱、甫於四月份辭世的大林宣彥為此次的「導演專題」主角,將推出多部一九八六年之前難得一見的作品,包含其創作初期執導的八厘米及十六厘米實驗短片,與踏入商業影壇推出的邪典電影經典《鬼怪屋》、「尾道三部曲」之前兩部等,讓影迷看到這位在電影中玩弄時空荒謬的大師之創作成長歷程。

    文字|田國平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 《爪哇安魂曲》
    藝@電影

    透過鏡頭 看見真實的印尼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焦點導演,邀來當代國際影壇最重要的印尼導演嘎林.努戈羅和,他擅長透過歷史格局來反省今日印尼的定位,運用劇場元素,結合印尼傳統習俗、儀式、音樂、舞蹈、偶戲等,來訴說關於印尼的歷史、政治、宗教與種族等複雜問題,透過他的影像,可以讓我們深度融入真實的印尼,豐富的文化底蘊,與印尼近年來面對種族議題的困境。

    文字|田國平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跟著Mr. Gaga來跳舞》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跟著舞與樂 看見那些人

    六月底到七月中,一年一度的台北電影節登場,這次的片單中,有幾部與舞蹈、音樂等表演藝術相關的片子,如描繪以色列巴希瓦舞團藝術總監歐漢.納哈林舞蹈之路的《跟著Mr. Gaga來跳舞》,還有對台灣舞蹈界影響深遠的編舞家羅曼菲的紀錄片《曼菲》等,讓愛舞愛樂的影迷,跟著銀幕,看見那些精采的人

    文字|田國平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 《烽火童年》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台北電影節 看見亞洲電影新勢力

    從六月卅日揭幕的台北電影節,這次因關注新興導演,所以也邀來不少罕見亞洲國家的電影,如尼泊爾的《尋找奇雞》、蒙古與德國合製的《海蒂不分類》、哈薩克的《不歡迎來到卡拉塔斯》與《折翼少年殘酷記事》,還有阿富汗的紀錄片《烽火童年》,透過鏡頭,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亞洲風景與社會真實。

    文字|田國平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 《東京未婚妻》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差異共振 對照文化異境

    今年台北電影節中,有不少以異文化相遇為背景、呈現文化對照的影片。異鄉人與在地文化的碰撞,另一種眼睛看到的熟悉中的陌生,營造了戲劇性強烈的氛圍,跟著電影,我們也進入了文化的異境

    文字|田國平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 《與大地共舞》。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台北電影節上場 讀取舞台幕後

    台北電影節揭幕,有不少令人驚喜的作品,讓人一窺劇場幕後的故事:《奇士勞斯基之職員》是大師所拍的一部描寫劇場幕後人員藝術夢想的紀錄長片;下手大輔《仨小確幸》以舞台劇導演為主角;紀錄片《少年鼓手》的主角是「優人神鼓」在彰化監獄進行鼓藝教學的受刑人

    文字|田國平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 《愛在瘋煙四起時》
    電影導薦Movie

    台北電影節,領略俄羅斯的多元面貌

    近期「金磚四國」的論述帶動了大家對俄羅斯的關注,剛好今年的台北電影節與兩廳院下半年的「世界之窗」系列都以「俄羅斯」為主題,想了解這個歷史古國神秘面紗下的多元藝術面貌,可以從現在開始起跑唷!

    文字|田國平
    第150期 / 2005年06月號
  • 大衛.柯能堡電影《犯罪檔案》
    電影導薦Movie

    台北電影節 瞄準加拿大

    夾雜在強鄰美國好萊塢與法國電影的影響之下,加拿大的電影卻在北國開出一片芬芳,比好萊塢電影多了法式深度,比法國電影多了美式娛樂,兼具兩強的優勢。

    文字|田國平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 《九降風》
    藝@電影

    台灣導演境外資金

    電影世界愈來愈無國界,在國際資金的投注下,台灣電影導演卻也在這樣的條件下,拍出文化激盪或混融的奇妙況味。這個月上檔的片子中,年輕導演林書宇的《九降風》、台灣電影國寶侯孝賢的《紅氣球》,還有將在台北電影節首度現身、王也民的《闘茶》,讓影迷們品味不同的電影奇境。

    文字|田國平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 《黎巴嫩》
    藝@電影

    台北電影節 看見森巴舞外的巴西

    台北電影節邁入第十二屆,今年的主題國家是巴西,為巴西二○一四世界盃足球賽和二○一六奧運提前熱身,透過影像讓我們進一步認識除了森巴舞之外的巴西;台北電影節的另一個特色是青年導演,不同於金馬影展的大師選粹,這裡引介的是年輕導演的發跡電影。

    文字|田國平
    第210期 / 2010年06月號
  • 《搖滾藥不藥》
    藝@電影

    台北電影節 瞄準英倫風光

    今年的台北電影節的城市主題是「英倫」,透過英國影史上重要影片修復與名導處女作等經典重現,搭上導演艾佛利拍攝作家佛斯特的三部曲,以及精選這一兩年新片的「英倫潮流」,豐富的議題、類型多變,還有多部傳記式電影。

    文字|田國平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 《阿巴合唱團.追夢》
    藝@電影

    台北電影節 走入斯德哥爾摩的冷冽與繽紛

    今年的台北電影節,以瑞典「斯德哥爾摩」為城市主題,許多藝文青年熟悉名字:阿巴合唱團、史特林堡、柏格曼都會齊聚一堂,讓人看到這北歐城市的精采面貌。另有台灣兩部與表演藝術有關的紀錄片《時間之旅》與《蘭陵劇坊》,也相當值得文青們進場一覽。

    文字|田國平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 《我的寂寞花園》
    藝@電影

    台北電影節 看見不一樣的墨西哥

    台北電影節邁向第十一屆了,今年的主題城市是柏林,兩廳院在二○○六年曾經以「德國狂潮」引進了德國在國際舞台引領風騷的團隊與表演藝術現況,今年台北電影節,將讓我們看見德國電影的發展。而另個主題「拉美小輯」,則讓我們看到墨西哥嶄新的電影力量。

    文字|田國平
    第198期 / 2009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

  •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