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未婚妻》(第17屆台北電影節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差異共振 對照文化異境

今年台北電影節中,有不少以異文化相遇為背景、呈現文化對照的影片。異鄉人與在地文化的碰撞,另一種眼睛看到的熟悉中的陌生,營造了戲劇性強烈的氛圍,跟著電影,我們也進入了文化的異境……

今年台北電影節中,有不少以異文化相遇為背景、呈現文化對照的影片。異鄉人與在地文化的碰撞,另一種眼睛看到的熟悉中的陌生,營造了戲劇性強烈的氛圍,跟著電影,我們也進入了文化的異境……

2015第17屆台北電影節

6/26~7/18

臺北市中山堂、新光影城、光點華山

INFO  www.taipeiff.org.tw/Index.aspx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主題城市是「葡萄牙里斯本」,廿二部長片、卅三部短片,包括了去年前年都還在拍電影,但今年四月初過世的一百零六歲人瑞導演曼諾.迪.奧利維拉(Manuel de Oliveira),可說是世人最熟悉的葡萄牙導演,四度獲頒三大影展終身成就獎,台北電影節在他過世前就邀來了他的第一部短片《河岸印象》與,第一部劇情長片《童黨小霸王》。

在台北看葡萄牙,透過台北電影節的引領,我們有了跨界文化的對照,如此以城市或國家互為關照,可以體會到更多文化上的特色與細節,由此出發,我就從今年上百部影片中,挑出具有文化對照特色的電影。

東方與西方的奇妙相遇

《再見澳門》由葡萄牙導演羅德利蓋斯(João Pedro Rodrigues)與格拉達瑪塔(João Rui Guerra da Mata)合導,他們在一九九五年合作相識,格拉達瑪塔演出羅德利蓋斯執導的影片,此後長期擔任羅的美術指導,亦聯合撰寫劇本與擔任助導。他們重回睽違卅年的成長地澳門,透過自述與鏡頭,讓我們看見他們眼中的“Macao”,充滿著異國情調帶著神秘的東方海港,舊時的鄉愁與吉光片羽,卅年的歲月轉換成為如今娛樂充斥的魅力小城,娓娓道出了澳門今昔的命運,那樣的熟悉那麼的遙遠。

《東京未婚妻》描述的是一個比利時女孩來到東京生活的故事,原作是獲得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得主的比利時作家艾蜜莉.諾彤(Amélie Nothomb),之前的小說也改編成電影《艾蜜莉的日本頭家》在台灣上映。這部同樣來自她的自身經驗,同樣聚焦於東西文化的差異,女孩想成為日本人,男孩和她學法文,演變成俏皮的愛情喜劇,比利時演員寶琳.艾田(Pauline Etienne)演活了角色的俏皮、幽默、獨立又深刻的各種面相。

賈樟柯監製的《卡夫卡的K》由內蒙古導演大哈.艾登布拉格(Darhad Erdenibulag)和威爾斯導演艾米亞.李察(Emyr ap Richard)共同執導,將卡夫卡的《城堡》搬到蒙古來,頂著一頭長捲髮的土地測量員K,穿過沙漠來到陽光燦爛的地方,詭譎的官僚制度,居心叵測的村民與各色人物,穿梭一個個四壁空無的房間,同樣遊蕩於夢境與意識之間,標準的卡夫卡情節,卻轉換成東方的色彩,當代的寓言。

寶萊塢加上莎士比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海德爾復仇記》是繼《馬克白》、《奧塞羅》後,導演巴德瓦杰(Vishal Bhardwaj)第三部的莎劇改編電影,將《哈姆雷特》置入九○年代的喀什米爾,在印巴衝突背景下,男主角的復仇之路更顯沉重難解。保留了原有的故事骨架,寶萊塢用真實的背景打造這個復仇之旅,政治角力交錯個人存亡,搭配壯觀的歌舞場面,並以人權與和平的角度改變了原本的結局。

異文化中的人生困境

瑞典導演孟斯.蒙桑(Mans Mansson),觀察到廣州有十萬黑人移民暫居,來此進行淘金貿易,中國與非洲的商業往來密切,過他的西方觀點,以設定劇情拍出的類紀錄片《迷失廣州》,拍出了全球資金移動中的「黑色」無奈。剛果商人為了一批延遲出貨的T 恤滯留廣州。這批廉價T恤本是總統大選的周邊商品,如今選舉結束,衣服幾乎成了垃圾,還欠黎巴嫩人錢,吃力學著中文,搭公車住廉價旅館,生活圈還是非洲朋友,只是背景變成了廣州的燈紅酒綠,進退維谷身在異鄉的剛果黑人,該怎麼辦呢?

去年台北電影節的焦點影人、日本女星杉野希妃執導的第二部長片《欲動》,描述了自知即將病逝的日本男人與妻子一起來到峇里島,探訪他懷孕的妹妹(杉野希妃演出),充斥著峇里島的美景,傳統的猴舞與祭典文化中,卻同時面對著死亡與新生命的到來,抑鬱的男人與妻子關係緊蹦,倔強的妻子在海邊茅屋與甫認識的泰國海灘男子一夜情,宣洩壓抑的情慾。日本的拘謹到了有深厚文化內涵崇尚自然的峇里島,在面對自我與情慾上,有了細膩的轉換。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