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既女又男戲扮裝 玩趣背後破藩籬
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雖然有女王當政,但女權並未彰顯。女王乃是特例,並非一般女性可仿效的範本。在這樣的父權社會中,宗教與律法都限制女性不能涉足公領域,上台演戲當然也不行。戲台上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演員來扮演,需要知情的觀眾「姑且信之」(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某些戲劇特別操弄性別議題,讓男扮女裝的演員在「入戲」與「出戲」間遊走,不僅增添戲劇效果,也是對制式性別角色的一種反省。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莎」風凜凜長存 披靡古今影壇
如果奧斯卡獎可以頒給古人,莎翁可能已經拿到不想拿了吧!莎翁喜劇的雋永趣味,讓後世不斷從中取材,而傑出的電影導演更發揮巧思,讓莎翁喜劇融入當代生活,藉此也讓新生代的影迷,進入莎劇的異想世界!
-
目擊排練場REHEARSAL TIME
在「月光」中,尋找更美好的人生
這個由「挑匣求婚」和「割肉償債」雙線交織而成的劇本,以往的詮釋多半以猶太商人夏洛克作為故事軸心,但此次馬汀尼選擇讓不惜為朋友犧牲性命的安東尼歐和試圖掌控自己愛情的波霞成為全劇核心,「我想讓觀眾看到這兩個世故的男女是如何面對問題、化解問題的。而所謂的問題,不僅在於表象的挑匣、割肉,更有他們內在所感受的失落與孤獨。」
-
專輯(二)
戲曲化、荒謬化與遊戲化
近廿年來,大陸莎劇演出的流變,展現了於急遽轉變中的大陸社會中,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之間微妙而複雜的互動關係。一九八○年代初演出的莎劇,流行「戲曲化」;九○年代初,劇烈的社會動蕩與迅猛的經濟轉型,對藝術工作者來說,荒謬感比悲劇性來得更有時代性,荒謬主義的莎劇表演順時而生。隨著商品經濟滲透進社會的每個角落,經典莎劇也走上粗鄙化、遊戲化之途。
-
上海
莎士比亞是屬於所有時代的 上海「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
莎士比亞戲劇在上海的舞台上展現了當代性與原著韻味的統一。其中,劇本的刪節得體與導演擅以現代意識詮釋,是竟功之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