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西塔琴

相關文章 6 篇
  • 印度西塔琴演奏家煦珈康
    即將上場 Preview 三度訪台 從北印度演到蘇菲音樂

    跟著煦珈康的西塔琴 走一趟印度音樂之旅

    傳承七代家學的西塔琴名家煦珈康,將三度來台演出,這次他除了在上半場展現家傳拿手的「歌唱」演繹手法,表演北印度古典音樂,下半場還將演繹伊斯蘭教的蘇菲音樂與民間音樂,並將其融入在北印度古典音樂的表演當中。

    文字|李秋玫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 西塔琴演奏家Shujaat Khan。
    即將上場 Preview 跟著音樂看世界 首站來到北印度

    兩位大師 互動中帶你讀取音樂人生

    兩廳院的講座型音樂會「民族音樂學堂」系列今年轉型為「我是這樣看世界」,藉由表演帶出世界各地的文化,突顯音樂在歷史與社會脈絡中的特殊角色與意義。首場來到北印度,「香料西塔.即興印度」將透過兩位大師與觀眾的互動,讓觀眾領略他們的文化、人生與精采音樂。

    文字|李秋玫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在路上》中,舞者從車鼓陣、八家將、宋江陣等台灣民俗藝陣,發展出或擺動跳躍、或陰柔流暢、或斷續停頓的動作文法。並由屋希耶澤擔任現場西
    舞蹈

    在路上,諦聽凝視屬於「我」的風景

    編舞家鄭宗龍的長篇舞作《在路上》,呈現了他在「旅行」中的思索、領悟與感受,自我的分裂與辯證,屬於他自己的風景。走進劇場,《在路上》提供的是這般景致悠悠的西塔琴蜿蜒繚繞,勾勒出異國氛圍。舞者們輕盈晃蕩入場,在不同音樂行進中變換身形,一如旅行者時時將身心裝進多變的世界容器裡。

    文字|鄒欣寧、林韶安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因為印度音樂重視心靈層面的意境展現,安諾舒卡相信,文化的隔閡或差異,並不會影響到聽眾們對其音樂演出的感動。
    藝號人物 People

    繼承父親衣缽,西塔琴中無限悠遊—安諾舒卡.香卡 Anoushka Shankar

    父親是舉世聞名的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安諾舒卡從七歲開始就在父親引領下自自然然地踏入西塔琴古老悠遠的世界,更憑著持續的努力,在國際樂壇上獲得相當的成就與肯定。雖然擅長的是古老的西塔琴,但安諾舒卡並不自限腳步,同樣也會被電子樂、饒舌樂、重金屬搖滾、西方古典音樂所吸引的她,在創作的路上也進行跨界融合的嘗試,如此次台北演奏會將使用鋼琴與大提琴,就是在千百種音樂變換當中,作不同方法的溝通。

    文字|吳欣澤、易君珊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 卡達卡里亮色金蔥的服裝讓人驚艷,誇張的形式與繁複的裝飾令人目不暇給。
    回想與回響 Echo

    奠基於「傳統」藝術的身體表演現實 印度卡拉曼達拉姆藝術學院卡達卡里劇團與達卡夏.雪斯現代舞團觀後感

    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帶來了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饗宴,然而「論壇」的取向也引發了若干「代表性」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兩支來自印度的團體則展現了不同的身體表演藝術,使我們得以一窺印度文化的豐富,也提供對「傳統」深度思考的機會。

    文字|趙綺芳、白水
    第96期 / 2000年12月號
  • 梅紐音大概是近代受到最多愛護的演奏家。圖爲與艾爾噶的合影。
    特別企畫 Feature

    自音樂的高塔走進生命的草原 梅紐音跨越音樂藩籬

    梅紐音認爲理解不同的音樂和文化,可以增進自己的感應、分析和批判能力。他除了古典音樂之外還關心並涉足爵士、搖滾、民歌和東方音樂等。梅紐音這種極強的異端性格,在他的時代裡當然也引起爭議,然而,對於他的大跨度興趣,其實不妨看成是一個音樂家自我不斷進步,也不斷自我反省、挑戰的過程。

    文字|南方朔、EMI唱片公司
    第78期 / 1999年06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