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印度音樂重視心靈層面的意境展現,安諾舒卡相信,文化的隔閡或差異,並不會影響到聽眾們對其音樂演出的感動。(新象文教基金會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繼承父親衣缽,西塔琴中無限悠遊—安諾舒卡.香卡 Anoushka Shankar

父親是舉世聞名的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安諾舒卡從七歲開始就在父親引領下自自然然地踏入西塔琴古老悠遠的世界,更憑著持續的努力,在國際樂壇上獲得相當的成就與肯定。雖然擅長的是古老的西塔琴,但安諾舒卡並不自限腳步,同樣也會被電子樂、饒舌樂、重金屬搖滾、西方古典音樂所吸引的她,在創作的路上也進行跨界融合的嘗試,如此次台北演奏會將使用鋼琴與大提琴,就是在千百種音樂變換當中,作不同方法的溝通。

父親是舉世聞名的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安諾舒卡從七歲開始就在父親引領下自自然然地踏入西塔琴古老悠遠的世界,更憑著持續的努力,在國際樂壇上獲得相當的成就與肯定。雖然擅長的是古老的西塔琴,但安諾舒卡並不自限腳步,同樣也會被電子樂、饒舌樂、重金屬搖滾、西方古典音樂所吸引的她,在創作的路上也進行跨界融合的嘗試,如此次台北演奏會將使用鋼琴與大提琴,就是在千百種音樂變換當中,作不同方法的溝通。

印度西塔琴—安諾舒卡.香卡音樂會

6/24  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INFO  02-25772568

讓我們將時間輕輕的挪回到上個世紀,六○年代……

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Ravi Shankar),帶著他的音樂夥伴,同時也是他一生摯友的塔布拉鼓大師Ustad Alla rakha,繞過半個地球,在一系列強調愛與和平(Love &Peace)的美國巨型反戰音樂季當中亮相。當中最重要的活動,包括一九六七年的蒙特婁流行音樂節,以及被後世認定為難以超越之音樂季經典標竿的烏茲塔克音樂節(Woodstock Festival)。

幽遠古老樂音,披頭四拜其父為師

當時香卡以北印度興都斯坦(Hindustan)的傳統音樂曲式,讓西方世界因為他的演出,停滯了幾分鐘向前流逝的時間。聽著已在印度這片古老大地上流傳了數千年的樂音,使原本習慣於喧囂搖滾樂聲中自我解放的台下聽眾,剎那間鴉雀無聲。大家因為這外型長得像張著腳步行的蜈蚣,音色卻像溫柔貓叫的西塔琴,產生了極大的震撼;當然也對外型像一對不起眼的碗公,聲響卻能變化萬千的印度手鼓TABLA感到嘖嘖稱奇,後來TABLA還被西方世界尊稱為「世上最難的打擊樂器」。其後,英國知名搖滾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當中的吉他手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也親自前往印度拜香卡為師,認真學習印度音樂與西塔琴的演奏。

正因為這兩位大師藉著參與演出,將印度音樂介紹給西方世界,獲得極大的成功與注目,也使得西塔琴與印度音樂,正式躍上了國際舞台,甚至帶動數以萬計的西方民眾,相繼前往印度這古老的國家,探索自我心靈層面與精神的風潮。而在香卡成為國際演奏明星後,他便開始不遺餘力地進行印度音樂的傳承與推廣,除了不間斷的巡迴演出之外,還運用自身的影響力創辦音樂學校,將自身的文化讓世人們得以認識。當然,香卡也將他的畢生所學,交給他心愛的女兒——安諾舒卡.香卡(Anoushka Shankar )。

七歲習藝,與其姊諾拉.瓊斯各霸一方

安諾舒卡在七歲那年,父親送給她一把只有她身高一半高的西塔琴當作禮物,希望藉此測試自己的孩子對西塔琴這項樂器有無興趣,而安諾舒卡則因為身處音樂世家,在從小長大的環境中,對於音樂與各項樂器等,早已耳濡目染習以為常,因此,就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之下,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父親的教導。而她在十三歲的首次登台,就是在自己父親的七十五歲壽宴上演出,除了展現自己努力學習的成果之外,也一同報答父親對自己的辛苦栽培,其後也靠著自身的努力逐漸成長,開始參與許多演出與製作,或是獲得了許多重要獎項;像是十六歲時,與倫敦愛樂合作演奏西塔琴一號協奏曲,以及十七歲時在英國國會大廈受頒亞洲最卓越音樂才能獎,這是該機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人,二○○四年獲得《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二十位亞洲人,二○○五年專輯Rise也被選為亞洲最值得收藏的年度專輯。同時她也是第一位在葛萊美頒獎典禮上(第四十八屆)表演的印度女性。傳承自父親音樂天賦,不只安諾舒卡活躍在世界音樂舞台之上,她的姊姊諾拉.瓊斯(Norah Jones)也在爵士和流行樂界佔有一席之地。

身為新一代北印度西塔琴代表演奏家,安諾舒卡與一般北印度音樂家,有著較不尋常的學習經歷。除了在英國倫敦出生、在美國受教育之外,還有系出名門之優渥先天環境,但在音樂的學習路程中,她特別強調除了身為導師的父親之外,也受到母親蘇甘亞.香卡(Sukanya Shankar)的巨大影響。香卡女士是一位來自南印度的知名歌唱家,通常如要認識印度音樂,廣義上通常會以地域區分為北印的興都斯坦,與南印的卡納提克(CARNATIC)兩大系統,在一般的印度音樂創作當中,兩種系統是有區隔的,但因為安諾舒卡的特殊背景,所以無論是在創作曲目或現場演出之時,都會運用她所尊敬與喜愛的南印度獨特元素,這是一般北印度音樂家比較少有的獨特經歷。

音樂理念寬廣,嘗試創作融合曲風

然而,對安諾舒卡來說,除了印度音樂之外,她當然也受到許多其他音樂類型的影響,無論電子樂、饒舌樂、重金屬搖滾,抑或是西方世界的古典音樂,她認為只要是作品本身能感動人的話,就能像磁鐵般引起她的注意,而像是器樂演奏家們,只要能讓聆聽者感受到樂器本身的特性,對她來說,都是十分值得學習的對象。

就是因為如此寬廣的音樂理念與成長環境,使得安諾舒卡在製作了三張傳統印度音樂專輯後,開始嘗試與以往較為不同的音樂融合概念(Fusion)製作專輯,無論是在樂器的配置或曲式的運用上,以不同的呈現方試來詮釋西塔琴的演奏。同樣是以印度音樂為根本,但更試著讓西塔琴與印度之外的樂器產生對話與共鳴,因此巡迴演出途中,嘗試著不同的樂器組合與搭配,如此次台北演奏會將使用的鋼琴與大提琴,就是在千百種音樂變換當中,作不同方法的溝通。而拉維身為安諾舒卡的導師,他很樂見自己的孩子當個獨立有特色的作曲者,同時也不會擔心安諾舒卡因為新的元素,而失去作品自身該要有的印度文化精神,因為拉維相信孩子身為自己的傳承者,安諾舒卡絕對知道印度的傳統才是自己的根。

一般而言,印度音樂通常是比較重視心靈層面的意境展現,而以安諾舒卡的自身經驗來說,不管是到印度以外的哪個地方巡迴演奏,都能使聽眾們領略到印度音樂的古老旋律及獨特聲響,人與人在當下被音樂連結,不需要過多言語溝通,無論現場聽眾來自哪裡,都能感受到印度音樂的魅力,也因此安諾舒卡並不擔心,文化的隔閡或差異,會影響到聽眾們對其音樂演出的感動。

年年返印度,汲取心靈養分

雖然從出生起,便一直是以歐美為家,也是活動的主要區域,但安諾舒卡固定在每年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會背起行囊,回到自己的祖國印度,通常會待上二至四個月時間,參與印度於冬季時期舉辦的許多音樂節活動,並到父親所設立的印度音樂學校擔任客座教職;當然,也會藉著回到印度的期間,汲取印度特有的心靈養分,這能讓安諾舒卡之後的音樂路程,能走得更高更遠……。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安諾舒卡.香卡小檔案

  • 1981年6月9日生於英國倫敦,知名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之女,爵士女歌手諾拉.瓊斯的妹妹。
  • 7歲由父親啟蒙開始學習西塔琴,13歲首次登台,在自己父親的75歲壽宴上演出。
  • 16歲時,與倫敦愛樂合作演奏西塔琴一號協奏曲;17歲時在英國國會大廈受頒亞洲最卓越音樂才能獎,為該機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人;2004年獲得《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二十位亞洲人:2005年專輯Rise被選為亞洲最值得收藏的年度專輯。她也是第一位在葛萊美頒獎典禮上表演的印度女性。

 

PAR名詞解碼室

西塔琴(SITAR)

目前為北印度音樂流派——興都斯坦(Hindustan)最具代表性的樂器,關於印度音樂歷史所提到西塔琴的由來,長期受到兩個不同的理論的支持:以構造看來,一部分的人相信,西塔琴是由現在南印度音樂的代表性樂器——維納琴(VEENA)改良而成;另一部分的人則認為,西塔琴是由來自波斯的長頸魯特琴雪踏(SEHTAR)演化而成,無論兩種理論的真實性如何,可以確定的是西塔琴在西元一四○○年左右就已經開始出現,因其夢幻的音色與所能表達的意境,在一七○○年蒙兀兒王朝左右,西塔琴就己開始廣為流傳,且受宮廷與平民喜愛,經過幾百年的傳承,西塔琴已成為當今最具代表性的印度樂器了。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