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彬
-
新加坡
两平台推出培育编剧计划,打造剧场创作未来
野米剧场新设立了「文艺部门」,今年推出一项崭新平台「New Now」(作者译:「此时新剧」),旨在培育新剧本创作,为新创作提供演出机会。「此时新剧」公开征集新剧本,获选的剧本将受委约在野米剧场内呈现演出。为「此时新剧」打头阵的是编剧Laura Hayes的新剧本《潜》(Dive),讲述情人间的虐待关系,于9月份在野米剧场的小工作室演出。Laura Hayes是资深演员╱剧场人,可见「此时新剧」未必聚焦在年轻编剧,任何对创作剧本有兴趣的剧场人皆可参与。 而另一培育年轻编剧的平台,则有「42新剧中心」(Centre 42)的Playwrigh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idency(编剧专业发展驻留计划),此计划于2022年开始,今年迈入了第二阶段。这项计划的基本理念是培育编剧,而非仅仅培育一个新作品或一次新创作。在驻留期间,编剧们都必须定期聚集、讨论、创作、反思,引领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挑战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今年9月,参与第二阶段的新编剧们进行了他们的第一轮对外演读,主题是「打破事物」:如何「打破」旧习惯、打破对写作的恐惧、打破固有的剧本创作形式,探索新领域。
-
新加坡
剧场呈现LGBT+议题,引领观众思考弱势族群处境
配合「同志骄傲月」,野米剧场于6月份呈现原创剧《TRANS:MISSION》。这是新加坡首部由跨性别人士以集体创作的方式编写并演出的纪录剧场。《TRANS:MISSION》先是于今年1月份在新加坡歌德学院的「136 GOETHE LAB」实验平台呈现,野米剧场的常驻编剧亚非言(Alfian Saat)担任该剧的剧场构作,由年轻的跨性别剧场工作者Medli Dorothea Loo 自编自导,透过不同世代的跨性别人士的口述记录,探讨他们在新加坡生活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TRANS:MISSION》的缘起与一起社会事件有关。2021年1月,一位跨性别高中生在网上指责学校干预她的荷尔蒙治疗;教育部则在声明中否认一切指控,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议论。5位男女于是在教育部外举标语牌,希望教育部长能让LGBT+(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学生在安全及受支持的环境下学习,并呼吁公众终止对LGBT+群体的歧视。在新加坡,和平抗议被视为违法行为,于是其中3人因为继续留下举标语牌而被警方拘捕。 也是在6月,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委约呈现原创剧《The Prose and the Passion》。编剧哈里斯.沙玛与导演张子健根据20世纪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的作品与爱情史为创作起点,探讨LGBT+议题,谈及新加坡首位进行性别肯定手术的跨性别者。故事围绕一个文思不畅的作家如何开启想像与E.M.福斯特展开一场跨世代、跨种族的对话,由此探讨爱与文学的真谛。
-
新加坡
各大艺术节5月启动 跨领域╱跨媒介作品缤纷上阵
今年各大艺术节如期进行,滨海艺术中心的「另艺派」(Flipside)于5月31日至6月9日进行,一如往年,为观众呈现杂技、偶剧、喜剧、肢体表演,有的借此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的进行关于人与科技的狂想。 今年「另艺派」以物件剧场居多:来自泰国的《Ta Lent Show》以家居物件进行即兴表演;来自法国的《Stars in Our Eyes》以日常物件进行两出短剧,激发观众的想像力,引领观众一下遨游宇宙、一下进入机器服务人类的未来世界。物件剧场使得人与物之间的界线模糊,让艺术者与观众得以「跨越」,发现表演的更多可能性。「跨越」让想像力得以驰骋,对生活更加敏锐。 「新加坡国际艺术节」(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SIFA)也于5月17日至6月2日上演,今年的主题是「他们宣称」,邀请观众为所有与自己抱持不同信仰与理念的群体敞开心房。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艺术节多了「Little SIFA」,即为适合亲子共赏的戏剧节目,包括偶剧、户外演出、制偶工作坊。另外,今年也增设了「明天、明天」系列,邀请新加坡各剧团呈现小品演出(work-in-progress)。
-
焦点专题(三) Focus
疫后新常态,探索剧场新形式?(一)
在历经封城、解封的反复历程下,向来以现场性为主要特色的剧场演出,也必须在限制下杀出血路,于是无接触的线上展演,也成为剧场创作者不能不思考的选项。文化部在日前推出「艺FUN线上舞台计划」,透过示范演出及公开征件,推动售票型的线上演出,期盼在疫情时期与艺文团队共同发展多元展演模式,也鼓励创作者思考线上展演的创作可能。而在其他国家,又是如何透过资源挹注协助剧场工作者发展线上展演呢?让我们透过海外作者,来分享第一线的观察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间 各国剧场如何「开门」?(三)
本专题在策划之初,台湾本土疫情突然爆发,剧场再度关门,彼时欧美正逐步解封,剧场也陆续开门营运,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各国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温,剧场的重启再添变数就让我们邀请旅居各国的艺文╱剧场工作者,为读者提供第一线的观察,看看各地剧场如何面对这样起伏变动、滚动调整
-
新加坡
剧团更名事件引发新加坡剧场人身分思考
去年庆祝创团30周年的「新加坡专业剧团」(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SRT),今年2月宣布更换剧团名字,成为「Singapore Theatre Company」(新加坡剧团),引起了新加坡艺术工作者们的热烈讨论。 所谓的Repertory theatre,是指有著固定演员班底,呈现固定剧目的剧团。SRT没有全职演员,也没有长期重复呈现固定剧目,其艺术总监Gaurav Kripalani因此认为SRT名不符实,在向国家艺术理事会提出申请以后,成功把SRT的「Repertory」一词取出。 然而,剧团从此被称为「新加坡剧团」(以下简称STC),却引发更多疑问。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表示,STC虽然未必有「代表新加坡剧场」的意图,但如此更名,很难不令人如此解读;同时,新加坡剧场的多元化,并不是任何一个剧团可以独自担当的,新加坡剧场应该是所有新加坡艺术工作者们共同拥有的身分。 年轻剧场编剧A Yagnya也发声,她认为STC虽然扶持了许多剧场工作者,但是该团鲜少制作与本地课题相关的剧目、呈现的剧目也多以外国名剧为主、并聘请国外导演导戏、邀请没有新加坡口音的演员参演她表示,若该STC自称是「新加坡剧场」的代表,那么他们是否也成了新加坡剧场的权威?其他不符合该团标准的艺术团体,是否就不是「新加坡剧场」? Kripalani目前表示会继续保留新名字,并且也确认不会自居是新加坡剧场的代表。这次的更名事件让新加坡剧场工作者们讨论「身分」的问题,思考「何谓新加坡剧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有更多关于「新加坡剧场」的思考和慎思。
-
新加坡
养成未来剧场人,多个团队创建培育平台
2023年底,各个剧团为年轻人打造的培育与表演平台纷纷推出展演与活动。彭魔剧团旗下的青年支部「Very Youthful Company」(简称VYC)于12月公演,呈现美国剧作家怀尔德经典《我们的小镇》。成立于2021年的VYC是专为14到19岁的青年人提供演出的平台,学员通过面试后,在9月至11月间每周六一起进行训练,并在演出前两周每天密集排练。而学员不仅接受表演训练,也必须学习、参与演出的各项环节,如担任舞台监督、舞台制作、服装设计、演出宣传等。 12月份,必要剧场也为新晋演员与编剧呈现原创作品。必要剧场多年来以其独特的集体创作手法进行创作,也致力于为新加坡剧场培养导演、编剧、演员。2022年,必要剧场推出了「Devising with Actors and Playwrights」(简称DAP)平台,用5个月的时间为新晋创作者进行培训。如今DAP步入第2年,从5月至12月,必要剧场为20位参与者(编剧与演员)提供训练,最后让他们呈现5部新作品,并安排演后交流,让创作者为其创作收取建议,以供将来继续发展其作品。 戏剧盒也以不同的方式培育年轻剧场人。11月底戏剧盒进行了5天的「露营」:Camp-O,这是戏剧盒青年发展计划的活动,邀请了业界人士(舞者、演员、音乐人、制片人)以导师身分带领15岁至20岁的年轻人,透过艺术,打造可供青年们分享、交流、学习、发挥创意的安全空间。 各个剧团分别以不同方式培育年轻剧场人,可谓百花齐放。一个蓬勃的剧场生态不应只有靠学院训练,不同理念的剧团以其不同的艺术理念为年轻人进行艺术训练,绝对是好现象。
-
新加坡
面对艰困时代,两现代舞团或停歇或自省存在意义
8月份,新加坡新典现代舞团(Frontier Danceland)呈现了告别之作《Milieu2023》,艺术总监刘美玉表示,舞团将继续以「另一种步伐重新出发」。 由新加坡文化奖得主刘美玉与丈夫陈春宝一起创办的新典现代舞团成立于1991年,在2011年转型为专业舞蹈团。舞团曾参与许多国际舞蹈节,刘美玉也会邀请海外艺术家到新加坡进行跨国合作,曾受邀的编舞家有马来西亚的朱智宽、骆素琴、台湾的王云幼教授等。 新典现代舞团并不拘泥於单一舞蹈风格,他们1993年的作品《Crossover》就融合了华族、马来族、印度族的舞蹈风格,搭配西方音乐与亚洲音乐演出。除了文化交融的尝试,舞团也会对社会课题进行创作:2007年的舞剧《Something Wrong》就从美国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进行人性的反思。 新典现代舞团的结束,是新加坡舞蹈界的一个世代的终结。同样在今年,「人.舞团」则庆祝创团15周年,以「15年来,我们为何在此?」作为周年庆主题,探讨舞团在新加坡社会的存在意义。9月份,舞团举办了放映会,为2021年创作的数位作品《盘》添加新镜头,成了《盘:我们为何在此?》特别剪辑版。另外,其二团每年一次的展演「liTHE」,多年来为新锐编舞家提供平台,明年起则将转为两年一次来展现年轻舞者。年底,舞团将呈现新作《寻蓝》,在户外演出,以类似徒步导览的形式,尝试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世界各地,维持现代舞舞团依然是吃力的事。新典现代舞团在创立32年后决定以新形势迈向未来,人.舞团则在团庆之时进行内省⋯⋯对当代舞蹈团及所有当代舞蹈爱好者们而言,自省与创新是他们时刻都在进行的事;而也许在最困难的时代,也是最需要现代舞的时代。
-
新加坡
必要剧场与实践剧场推出旧作重演
戏剧反映社会,倘若戏剧作品能够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则显示该剧能够与不同时代的观众对话、引起共鸣。近期必要剧场与实践剧场都推出了旧作的重演。 必要剧场的《Three Years In The Life And Death Of Land》于1994年首演,近30年以后,编剧哈里斯.沙玛(Haresh Sharma)除了为剧本更新内容,这次也亲自指导这部剧。尽管当时的社会状态与现在截然不同,剧作内容在今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哈里斯.沙玛先也前在今年2月重演了20年前的《Old Gaze》。必要剧场的旧作不仅经得起时间考验,还能与时并进获得重演的机会,在资源有限的艺术环境中,这样的契机无论对艺术工作者或观众而言都非常难能可贵。 实践剧场则在今年三度重演《四马路》,以流动式演出的剧场形式(观众在剧团内外穿梭10个地点看戏),探索滑铁卢街150年的历史。这出戏于2018年首演,之后在2020年演出时却因疫情影响,仅演1场就被迫取消。今年重演,却在距公演倒数10天的7月24日凌晨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受伤。由于剧场大门是防火门,火灾只发生在一楼储藏室,整栋大楼建筑得以保存。尽管剧团人员隔天一早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工作,但墙壁被浓烟熏黑,需要动员专业人员清理,《四马路》的舞台布景、道具与服装也遭毁损,影响了剧组的排练进度。不少观众和支持者在获知消息后,也在第一时间表示关切,并且捐赠金钱与物资给剧团。《四马路》终于在8月4日顺利开演,并按原订计划演出至9月3日。 观众是演出重要的一环,重演作品的意义因人而异,无论是保留原版或另有创新,好的作品总能让观众在一次一次观看后,拥有不同的感知和感受。
-
新加坡
跨艺术媒介演出频仍,打开包容的视野
5月至6月,新加坡国际艺术节(SIFA)再次登场,艺术节总监Natalie Hennedige负责2022年至2024年3届艺术节,这为期3年的主题为「表演的解剖学」,今年的副标题为「Some People」(一些人),推出了4部委约新作品,以及11个国际演出。 有趣的是,一些剧评质疑今年的艺术节作品是否过于「高档」,另外也有剧评提出这届艺术节的作品是否「过分自省╱自我中心」。有不同观点与评论总是好事,本地报章也特别做了一篇访问,专访第一次参与艺术节的观众,观众年龄从13岁至72岁,对于许多跨艺术媒介的作品,都显得很包容、很好奇。参与艺术,无须勇气,只求包容、好奇的心。 另外,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华彩2023」也在5月至6月间展开,其中除了舞台剧表演,也有舞蹈、音乐会、特展和电视节。今年的主题为「华丽重现,代代精彩」,著重跨界合作的作品,例如南华潮剧社(推广潮剧的社团)首次尝试创作现代音乐剧《戏谁先说》;鼎艺团的《绣艺.留香》结合华乐室内乐与新加坡正在消逝中的手工艺(刺绣及大柱香制作);䪭乐房的《今后》结合阮演奏和婆罗多舞,呈现原创音乐剧。而本地剧团TOY肥料厂的原创剧《告诉阳光》,则讲述本地南洋大学60年代的诗乐历史,也是首次呈现南大诗乐的舞台剧,意义非凡。 自2021年以来,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华彩」系列向来为观众带来跨艺术媒介的演出作品,虽然以推广华语为主,却常常能看到华语、英语和各种方言的身影,在愈来愈少年轻人使用华语的新加坡语境下,「华彩」何尝不是一道勇敢美丽的风景。
-
新加坡
滨海艺术中心培育新创,酷儿制作为弱势疗伤
滨海艺术中心今年落实了3项崭新培育计划,分别是「华艺酝酿场」、「PLAYlab」、「TRIP」,为本地艺术工作者提供资源进行实验与创作。 「华艺酝酿场」邀请两位经验丰富的剧场人分别进行创作。他们利用中心的排练及演出场地,在今年2月各自邀请观众观赏他们的「过程展现」,并交流反馈。「PLAYlab」则公开邀请艺术工作者为儿童观众创作戏剧表演,今年3月,获选的5组艺术工作者们在中心提供的表演场地里呈现演出。演出之后,所有创作者也与艺术中心进行了汇报和反馈。「TRIP」是培育新晋导演的平台,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选出两名年轻导演,让她们在艺术中心旗下的常年节目系列「The Studios」中执导创作。「TRIP」为期两年,新导演有机会向3位资深导演定期进行咨询会学习,今年4月份,她们都各自呈现了执导作品。 另一方面,自今年初,本地剧场陆续呈现了3部探讨酷儿议题的演出。1月份于M1艺穗节呈现的《Never The Bride》探索新加坡男同志婚姻的各种可能性;戏剧盒于3月份呈现《色染云朵时》,这部引录剧场(verbatim theatre)(编按)作品探讨年长酷儿群体所面对的创伤与困境。必要剧场也在3月份呈现《Old Gaze》,这是该团酷儿系列三部曲的最终版,剧团以荒诞喜剧形式探索年长酷儿在新世代所面对的挣扎。自去年新加坡废除377A条文,男性之间的性行为不再被视为刑事罪行以后,艺术工作者们不约而同地在创作中回应这项决定,剧场向来是反映现实、提高社会意识的空间,更是为弱势群体展开愈合过程的宝贵平台。 编按:纪录剧场的一种,源起于英国,相较于发展较早的德国纪录剧场,引录剧场更著重口述语言的特性,剧中的一字一句,甚至语气及停顿均来自录音访问。
-
新加坡
多个实验性创作平台激荡缤纷创意
今年初,「新加坡艺术周」以实体和线上形式登场,以「戏耍」为主题,从1月6日至15日一连10天,在全岛推出超过130项艺术活动和展览。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艺术周节目之一的「岛:时基艺术节」(Islands - Time-based Art Festival),其名称取自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之意,试图为各种艺术媒介之间搭桥,让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进行交流。 「岛」由艺术工作者林凯烈与谢燕芳联合发起,为艺术工作者们提供非正规、实验性的艺术表演平台。今年,「岛」邀请了19名艺术工作者,以「及时」为主题,一起探讨,面对各种危机与灾难时,人类如何处理自身与「时间」的关系。参与的艺术工作者呈现行为艺术、声音艺术、即兴表演、集体创作、舞蹈等;除了演出,艺术工作者们也进行讲座、为公众进行艺术工作坊。对喜欢肢体艺术、实验性音乐、非传统艺术创作的观众来说,这是新加坡难得一见的实验空间,也是独立艺术家向来少见可贵的创作平台。 同样为多元艺术创作提供平台的「M1新加坡艺穗节」,今年一改以往增设主题的方式,首次以无主题、开放式的形式邀请艺术工作者们思考:「你们关心什么?」,让这次的艺穗节百花齐放。今年的「华艺节」也已全面实体进行,邀请了台湾的果陀剧场、骉舞剧场、云门舞集、拾念剧集前来演出。除了大型演出,华艺节也推出「华艺酝酿厂」这个培育创作的计划,让独立艺术家在华艺节的支持下进行具实验性的艺术创作。 今年,观众有机会浸濡在一系列的实验艺术作品里,艺术工作者们则有机会在多元的、跨领域的艺术平台上进行实验性创作,这绝对是让人鼓舞的现象。
-
新加坡
「戏剧盒」创办人郭庆亮获颁新加坡文化奖
2022年12月,资深导演、编剧、戏剧顾问郭庆亮(注)与印度舞团总监阿拉文斯.库马拉萨米(Aravinth Kumarasamy)同获新加坡文化奖。 郭庆亮是「戏剧盒」的创办人,该剧团自1990年便以关注社会议题为戏剧创作的重心,旨在为弱势群体发声。他踏足剧场,关心民众,并踏入政坛(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代表艺术界的官委议员)。郭庆亮在2022年卸下戏剧盒联合艺术总监及戏剧盒董事成员之职,以艺术工作者的身分继续创作。 郭庆亮也是新加坡论坛剧场的重要推手。自2000年起,他与剧团不断与社群实验论坛剧场的各种可能,成功让论坛剧场在新加坡「解禁」。郭庆亮亦积极与外地接轨,例如与香港的莫昭如、广州的木棉剧团进行交流,也曾应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的邀请,在牯岭街小剧场推出论坛剧场《小地宝》及《一雇二主》(2011)。 郭庆亮的社区艺术创作横跨多领域,例如关注环保议题的《补天计划》(2008、2009、2012)、《两面之间》(自2013年至2022年)。尤其《两面之间》探讨的生死课题,是郭庆亮长年的尝试与实践,在2021至2022年,郭庆亮甚至把触角伸到马来族群,在马来文化圈内探讨这个禁忌课题。近年来,他的作品也关怀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关系,例如《在不久的将来》和《ubin》。 这些年来,郭庆亮和戏剧盒从「人与体制」的探索,到跨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到跨国交流、乃至跨文化,慢慢走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郭庆亮以思想家的身分,透过艺术表达手法去关怀人性,从未忘初衷,以戏剧界巨人姿态,默默进行「育人」、「育仁」的工作。 注:郭庆亮介绍请参https://fb.watch/hnQxwGpkqn/。
-
新加坡
中型剧院「新电信水滨剧院」建成启用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新剧院「新电信水滨剧院」原本预计在2021年建成启用,艺术工作者们引颈翘望,今年终于盼到了剧院的落成。 新剧院于10月13日正式开幕,是新加坡第一个多形式的中型剧院。4层楼的剧院空间可以容纳700名观众,观众席的配置也可灵活改成容纳400至600位观众。新加坡目前虽有两所中型剧场,但演出场地供不应求,因此「水滨剧院」的建成,正好可以改善演出场地不足的情况。 早在1979年,时任副总理的王鼎昌先生(也是后来的新加坡首位民选总统)建议设立文化艺术中心,但直到2002年,滨海艺术中心才建成启用。在1994年,由于工程浩大,资金昂贵,当局宣布滨海艺术中心必须分两个阶段进行,于是先建了大型音乐厅与剧院,以及小型的吟诵工作室与剧院工作室。当时,作为第二阶段工程计划的中型剧院,只好被无限期搁置。如今,水滨剧院在滨海艺术中心20周年庆开幕,这项历时40余年的艺术愿景,终于落实了。 在开放给一般观众之前,水滨剧院于9月7日组织了一场特别演出,邀请特别嘉宾们前来先睹为快他们便是参与修建的建筑工人、保安、清洁人员、技术团队人员等。在10月至12月期间,水滨剧院为大众呈现5部委约作品,包括郭瑞文和「人.舞团」的舞作《无限的接近》、钢琴家陈灵的《龙女不哭》、戏剧人张子健对《摩诃婆罗多》重新构想呈现的《分离的王国》,以及音乐制作人沙富安打造的视听体验作品《RATA: new grounds, new sounds》。
-
新加坡
多元戏剧内容刺激观众独立思考
2022年下半年,新加坡剧场保持活跃,以英语剧居多,题材与种类纷呈,为观众呈现多样的戏剧演出。 7月至9月间,TOY肥料厂与新加坡专业剧场分别呈现了独角戏《柯玉芝》和《光耀建国路》。前者讲述新加坡建国总理夫人柯玉芝的人生故事,后者则是于2015年首演,聚焦在李光耀政治生涯初期的历史故事,如今是二次上演。事有凑巧,两部戏刚好在同一年上演,观众也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回顾新加坡历史。 也是凑巧,十指帮与戏剧盒分别呈现了与青少年议题相关的演出《少年Jun与八爪鱼》*与《集会》*。十指帮的《少》剧改编自同名绘本,以偶戏呈现,邀请学生们思考儿童性侵害的艰难课题。戏剧盒的《集会》是原创剧,以沉浸式剧场的形式,邀请学生们在剧场内自由跟随剧中人物反思霸凌与自杀课题。8月,必要剧场呈现《戏子.疯子》*,探讨剧场演员的心理健康;年轻艺术组织「所谓工作室」则透过8部原创短剧,探索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故事。 8月至9月期间,野米剧场呈现《动物农庄》与原创剧《蒲罗中》*。世界各地战乱纷争升温,剧团再度把《动物农庄》搬上舞台,透过乔治.欧威尔的经典作品,探讨革命、霸权和政治的本质。《蒲罗中》追溯还未被殖民者开发的蒲罗中(蒲罗中即新加坡最古老的名字),借由与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历史学家、活动分子等相关人士进行的访问,探索全球暖化的议题,刺激观众思考地球的未来。 世界动荡,新加坡剧场继续为观众开启独立思考的珍贵空间。 注:*作品为英语剧,剧名由笔者自行翻译成中文。
-
新加坡
「跨界」掀起疫后艺术大潮
新加坡疫情暂缓,「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也华丽归来,今年新任总监Natalie Hennedige以「表演的解剖学仪式」为艺术节的主题,探讨表演的仪式感。 今年艺术节强调跨表演媒介、跨艺术领域的创作,在跨界合作中进行融合、碰撞与创新的艺术实验。例如《Ceremonial Enactments》是由MAX.TAN(服装设计时尚表演)、Nadi Singapura(马来打击乐队)和Bhaskars Arts Academy(传统印度舞蹈)综合而成的演出;《project SALOME》由导演王景生重新解构王尔德的名剧,并以社交媒体、纪录片形式,探索女性与权力的课题。回想2020年艺术节被迫取消、2021年部分演出临时被取消的窘境,今年艺术节的盛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新加坡艺术家也有机会进行跨国合作。由市区重建局主办、星展银行呈献的「照亮新加坡」(i Light Singapore),以「火花之光」的主题围绕环保课题,由来自14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塑料鲸鱼》、互动投影装置《单独一起》等作品,则是由新加坡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联手创作的作品。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华彩」,今年主题乾脆就围绕著「跨界」,呈现14部数码和现场演出:有融合华族舞和印度舞元素的《化蝶》、以讲座音乐会的形式重塑传统的《承古扬新》两年的封锁和隔离,让艺术界「报复性」似地以「跨界」进行艺术实验,在连结中探索人性,甚是可贵。
-
新加坡
艺术工作者积极进行各类跨界尝试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去年推出了「自雇人士津贴」,为艺术工作者制造艺术创作的契机,催生了各类的艺术作品,既有线上呈现,也有实体表演。所有获得补助的作品在今年3月底呈现,线上数位作品以音乐表演居多,戏剧演出则多以实体演出进行,例如单人剧《餐饮外送》(Order On The Go)刻画外送员的苦乐心酸,便是邀请观众到街上随著戏剧主角穿街走巷。
-
新加坡
表演团队「与病毒共存」展开新尝试
历经艰辛,新加坡终于迈入「与病毒共存」期,从近期的多样活动也可看到表演团队重新拾回创意与活力,展开全新尝试。
-
新加坡
原创剧浪潮将延烧至2022
野米剧场在2021年底顺利呈现了一年一度的圣诞童话剧《桃太郎与超厉害巨桃》,为了防疫,剧组并没有如往年那样,邀请儿童演员一起上台参与演出,但观众有机会带著孩子们到剧院看戏,也让人欣慰。
-
新加坡
新常态下,新剧绽放
新加坡近期放宽防疫规范,实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措施。剧场重启,不少作品都是原创剧。据约略统计,9月以来,16部上演的戏中就有8部是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