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野米剧场「此时新剧」平台打头阵的作品《潜》,讲述情人间的虐待关系,9月份在野米剧场的小工作室演出。(截自野米剧场脸书)
新加坡

两平台推出培育编剧计划,打造剧场创作未来

野米剧场新设立了「文艺部门」,今年推出一项崭新平台「New & Now」(作者译:「此时新剧」),旨在培育新剧本创作,为新创作提供演出机会。「此时新剧」公开征集新剧本,获选的剧本将受委约在野米剧场内呈现演出。为「此时新剧」打头阵的是编剧Laura Hayes的新剧本《潜》(Dive),讲述情人间的虐待关系,于9月份在野米剧场的小工作室演出。Laura Hayes是资深演员╱剧场人,可见「此时新剧」未必聚焦在年轻编剧,任何对创作剧本有兴趣的剧场人皆可参与。

而另一培育年轻编剧的平台,则有「42新剧中心」(Centre 42)的Playwrigh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idency(编剧专业发展驻留计划),此计划于2022年开始,今年迈入了第二阶段。这项计划的基本理念是培育编剧,而非仅仅培育一个新作品或一次新创作。在驻留期间,编剧们都必须定期聚集、讨论、创作、反思,引领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挑战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今年9月,参与第二阶段的新编剧们进行了他们的第一轮对外演读,主题是「打破事物」:如何「打破」旧习惯、打破对写作的恐惧、打破固有的剧本创作形式,探索新领域。

42新剧中心「编剧专业发展驻留计划」活动现场。(截自Centre 42官网)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项计划的负责人都是同一人,即新加坡编剧Joel Tan。Joel Tan自2011年起创作剧本,在英国与多个剧团合作,参与多项演出;在新加坡亦与多个剧团共创新剧,并出版了剧本合集。如今Joel Tan积极为新加坡剧场发展培育新编剧的平台,甚是可贵。

新作品之重要,因为观众需要能够帮助他们厘清当下社会现象的新观点。野米剧场艺术总监王爱仁在关于「此时新剧」的访谈中也提到,站在剧场产业的角度思考,新作品能为剧场生态提供就业机会,少了新作,剧场生态亦会枯竭。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两项编剧培育计划的负责人Joel Tan。(截自野米剧场官网)

剧本,「一剧之本」,于是剧场工作者往往以剧本创作为优先;导演尽管已有了诠释剧本的自由,但戏剧创作的方式依然是以剧本先行。但戏剧创作能否有更多可能性?我们可否对「创作」拥有更多的想像:能否由导演带领演员们完成一部创作?能否由演员们集体创作出一部剧,并将成果记录成「剧本」?能否由灯光、音效、舞台设计师们一起共同带领演员们完成演出?能否由演员们进行内容创作,再由剧场构作帮忙拼凑、筛选、整理成一出戏?

当我们在探索如何创作新作品时,是否也可让剧场工作者们一起来颠覆对「创作」的固有观念,一同实验、犯错、失败,只为了对「戏剧」与「创作」这回事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成立培育新剧作的平台,让剧场生态意识到新创作的重要性,依然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这些平台已孕育了好些有潜能的编剧,亦让人兴奋,并开始期待这群新编剧们未来的各种创作。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4/10/13 ~ 2025/01/13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