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表演艺术」在现今一切讲求科技、效率的社会里,很不幸的,是一项「落伍」的行业──数十个人必须经过多次的排练才能在台上整齐地奏出同一个音符,跳出同一个动作,而每一次演出却只能给有限的人欣赏──这样「纯人工」的产品又难完全借助科技来提高产量,或降低成本。制作一旦简陋了,观众可不愿掏腰包买票入场!然而「表演艺术」之所以引人入胜的地方就在于观众现场的参与和台上台下的互动,这是CD、影带等科技产品永远也无法替代的。
政府对表演艺术的补助除了有政治、社会功能的考量外,其先天薄弱的经济体质是大多数国家决策的一大要因。而表演的艺术里观众的参与是基本要件,因此花纳税人的钱来补助艺术,其质与量的成长便成了政府政策执行的成绩,补助的技术也多以此为设计。
在「文化补助」单元中,我们介绍了西欧、北美、亚洲各国的补助政策后发现,欧陆国家大都以文化部直接培养「国家团队」,强势主导文化政策走向;而英语系国家则大都透过委员会来作间接的补助,以避免政治箝制艺术的疑虑。补助的方式,有的以直接扶植团体本身营运为主,不愿接受补助的团体则发展另一套市场导向的系统;也有以补助每次计划性演出为主的。前者以英国为例,如皇家莎剧团、歌剧院都被视为养大为患的头号怪兽,每年预算大饼一出炉就先被刮走一大半,不给或少给都会引来抗议,令人困扰不已;而后者,台湾便是一例。
虽然近两年来,文建会也开始了扶植国际团队的计划,但实行时间太短,至今还难论「成败」。为了了解我们的现行补助政策,《表演艺术》杂志特别针对戏剧、舞蹈、音乐生态作了一次普查,希望借此看看政府补助政策实行多年以来,演艺生态的发展现况如何?其利与弊又为何?并且请您来当一当「文化」老板,测验您的政治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