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林社区在三年来运作下,已成为台北社区界一块响亮的招牌。(图为社区居民在社区公园跳自己编作的社区舞)(张文连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①/表演新生态/民间参与/民间相招来扮戏

艺术进驻,点燃社区生气

随著各级机关政府近年来「社区主义」计划的大力推动,及住民自觉思想的抬头,-时间台湾似呈现一片社区主义热的景象。在社区发展中,艺文活动与专业表演艺术活动是不相同的,在此多半是业余、自娱成份较浓,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近年来有许多社区已自行发展出具专业规模的艺术活动。

随著各级机关政府近年来「社区主义」计划的大力推动,及住民自觉思想的抬头,-时间台湾似呈现一片社区主义热的景象。在社区发展中,艺文活动与专业表演艺术活动是不相同的,在此多半是业余、自娱成份较浓,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近年来有许多社区已自行发展出具专业规模的艺术活动。

一九九一年秋天,位于台北近郊的福林社区,以「社区环境改善及民众参与的实验」为议题,开始推动起社区居民参与地方事务,并于次年元月在台北市开放空间文教基金会协助下发行了《福林家园》社区报,对家园营造加以记录。三年多来不但参与了社区的河滨公园、彩虹白鹭广场兴建工程,并举办各种社区日、社区音乐会、社区讲座等艺文活动,成立社区妈妈合唱团、社区戏剧社等社团来凝结社区居民的向心力、及对社区的认同感,让福林社区成为台北社区界一块响亮的招牌。

社区主义抬头,艺文进驻社区

随著各级机关政府近年来「社区主义」计划的大力推动,及住民自觉思想的抬头,一时间台湾似呈现一片社区主义热的景象。然不同于国外对社区的淸楚定位,台湾对「社区」的意义及功能仍处于摸索阶段。「社区」一词始于一八八七年德国社会学家杜尼斯(H.J. Tonnies, 1885—1936)所著《社区与社会》一书,书中「社区」系指是一群居住在特定地域的人,借由自由结合以谋取最大之生活利益,并形成守望相助功能。在国外,社区居民不但直接参与相关之地方议题、形成约制力量,更成为一国经济文化发展评估指标。反观台湾,虽然早期庄园、村落亦具相近功能,但在高度工业化后,此一功能便随著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消失殆尽。加上目前的内政机关对邻里的制式规划方式,并未将地域特殊性考虑在内,也造成居民对居住地区无认同感,在此情况下,要重新建立社区功能便格外费力。

在社区发展中,艺文活动与专业表演艺术活动是不相同的,在此多半是业余、自娱成份较浓,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近年来有许多社区已自行发展出具专业规模的艺术活动,其中又以台中县淸水镇的成果最为耀眼,全镇居民在短短八年间便由一默默无名的小镇,一跃成为中部艺文重镇,甚而凌驾台中。不但成为八十四年文建会文艺季活动地点,并获选为文建会推动「社区总体营造」示范社区。

以艺术活动再造社区特色

淸水镇上的华笙音乐城二楼是推动小镇艺文创始地,八年前,在台湾畜产试验所养了一年猪的兽医吴长锟回到小镇来,开起了音乐城。因业务需要,开始接触古典音乐,从而改变了以往认为古典音乐是贵族音乐的想法,开始积极向顾客推荐、灌输古典音乐。累积了一群知音后,三年前正式成立「台中港区音乐协会」,开办音乐活动。初期,为了筹措经费,吴长锟亦曾尝到四处碰壁的滋味,后来他找镇上商家赞助,以票券做交换,开始了淸水的音乐扎根工作。活动场地也由华笙二楼蔓延到小镇的各个角落,从一百余人的小学视听室到一千人的大礼堂,音乐的种子随处可见。

在积极推广音乐活动之外,这群爱乐人又结合了当地其他文化朋友,成立「牛骂头文化协进会」,从事淸水历史、文化整理工作,并于去年七月间推出「牛骂头艺文季」声名大噪。

相对于淸水以艺术带起社区的发展模式,嘉义新港则刚好相反。

原在台北开业行医的陈锦煌,在一次云门舞集的返鄕演出中,与同为新港人的林怀民长谈后,决定回到新港,行医之余,开始新港文化整理及社区再造工作。虽为土生土长的新港人,陈锦煌初时的推展工作仍遭到一些挫折,幸而在多位热心地方事务的人士大力协助推动下,小城开始有了新的面貌。每天看诊完毕,陈锦煌便直奔「别墅」──一栋木造房屋,和那群热心朋友商讨、策划活动,并招募小义工帮忙,在短短几年,将小城改造得焕然一新。

新港是著名的历史古城,有众多的文化遗产,陈锦煌便从这儿著手记录、整理,此外,为配合新港众多的民俗活动及一年一度的妈祖祭祀,陈锦煌伙同别墅战友找来老技师开班,传授年轻一辈日益凋敝的民俗技艺,如狮阵、北管等在活动中演出,兼及保存和发扬。活动参与者由原先的寥寥数人,渐渐的扩充到整个小城都自发性的动了起来;年度妈祖祭祀盛会,上百万人涌入新港,在调度得宜情况下,去除以往进香客拥挤现象,上百个小义工也让街上一直保持淸洁,充份发挥新港精神。

除新港、淸水社区发展案例,尙有台中大肚山理想国、台北淡水等地亦在陆续进行中。

萌芽中的社区艺文社团

而位居首府的台北,在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跨邻里的社区成立,加上市长陈水扁上任后大力提倡市民主义,更使得社区活动日益兴盛,许是因位于资讯冲击最快速的首都,其共同特色是在社区共同议题之外,可见对艺术文化的关心。

天母天玉社区总干事张文连本身学过舞蹈,对推广社区舞蹈不遗余力,不但邀请身体气象馆王墨林教导社区儿童认识身体,并成立爵士舞班,从小培养小朋友的舞蹈美感。张文连强调,天玉社区特别重视从小艺术的培养,但不以表演为目的,「我们走得方向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学舞蹈不是为了表演,我们比较常做公益演出,或到附近的启智学校教小朋友跳跳舞。」

隔壁三玉里也因地缘关系正计划与大叶高岛屋及诚品书店进行一连串的表演活动,社区总干事尙淑倩表示,他们希望能借此让社区才艺班小朋友及社区中对表演有兴趣的居民有一展才艺的机会,进而凝聚社区向心力。其余如永康、龙安、金龙社区等均不定期推出艺术活动,内容多属业余社区才艺团体发表。

除社区自行成立艺术社团外,近年来许多表演艺术团体亦常主动至各社区参与演出,为业余的社区表演生态注入新鲜活力,也拓展表演团体的演出空间,形成良性互动,若能加以资源整合,例如:吸收表演团体为常驻社区团体,由社区提供资源,则对社区及表演团体可收双赢之效。

在政府鼓励、民间自觉双重因素下,使得社区艺文发展虽有日益蓬勃的趋势,但也遭遇若干难题,如抽象社区与掌实权的里间的权责划分问题、地方学校及相关单位的配合意愿、社区本身之资源整合及居民参与度等,若能就此诸多问题加以解决,对长远社区艺文发展将更有助益。

 

特约撰述|忽子言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