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予作品独特灵魂以动人的,是艺术家倾心注入的精神和思想。服装如此,舞蹈亦然。(模斯.康宁汉舞团、黄琇瑜 提供)
日本 环球舞台/日本

动静表里间的身体说

从康宁汉与川久保玲谈起

在众多「舞蹈+服装」的艺坛佳话里,康宁汉与川久保玲的友情作《本事》成为全球舞坛焦点,《本事》不但尝试重新定义身体和服装的关系,更进一步加深舞蹈与服装间难以分割的亲密连结。

在众多「舞蹈+服装」的艺坛佳话里,康宁汉与川久保玲的友情作《本事》成为全球舞坛焦点,《本事》不但尝试重新定义身体和服装的关系,更进一步加深舞蹈与服装间难以分割的亲密连结。

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在月色中慢慢步向剧场的人群,看来和普通观众有点不同。人们身著深浅不一的黑与灰,一种修饰而内敛的暗调;即使在蒙蒙的灯光下,依然可以辨出那简约的线条,必是出自名家手笔。「服装也是一种身体主张吧!以穿著来支持另一种动态的身体主张,真有趣。」那时坐在路旁静观的我,心里是这么想的。当晚是模斯.康宁汉(Merce Cunningham)和川久保玲初次合作的《本事》Scenario在东京的首演之夜,台上是两种身体导向艺术形式(body-oriented art form)的融合,而台下,无论是康宁汉或“Comme des Garçons”的蘘苗,都以其当下的存在见证了各自意识到的身体主张。

选择「普拉达」等于选择「碧娜.鲍许」?

舞蹈和服装,两种为身体而存在的艺术形式,表面上看来无甚关连,仔细瞧瞧,却用一条脐带似的血脉相系;两种领域间恋恋不舍的相互倾羡,是促成双方在几世纪来频频结盟的缘因,尤其是编舞家与高级订做服装设计师(haute couturier)之间,更易滋生惺惺相惜的情谊。对编舞家而言,每一件作品的存在仅于演出的刹那,舞过后将只能在每一位观者独有的感知中重生;而高级订做服装设计师也面对著类似的情况。相对于大量制造的成衣(Prét-à-porter),高级订做服装(haute couture)不仅只是时髦衣裳而已,它还是设计师的理念呈现;而每件独一无二的服装,不是像川久保玲的作品一样只存在伸展台上,就是专为顾客量身订做,依著个人的线条生出仅此一件的作品。

当我们谈到「时尙」(fashion)和「品牌」(brand)时,舞蹈和服装也有其相似之处。所谓「时尙」,按照字义,不过是在某一时期受人崇尙之事,但就因为如此,「时尙」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大众心理、集体欲望,和当代品味。纵观历年的服饰演变与舞蹈发展,不难看出两者可资平行比对的表现。至于「品牌」,只要把所谓「香奈儿族」之类的名牌死忠顾客,与那些漏夜排队或千里跋涉,只为了亲眼目睹所爱团体演出的狂热观众相较,就会发现其实选择「普拉达」(PRADA)和选择「碧娜.鲍许」(Pina Bausch)的行为,在本质上没多大差别,只是欣赏族群不同罢了:两者都是基于对某种特定风格、表现手法、素材运用等的喜爱,以及对其制作品质与一贯形象的信赖与认同而加以选择,当然这个选择的背后不免也隐藏著某种阶级区分的象征意味。同时,在性别角色与意识的反映上,舞蹈和服装各有各的著力点和重要性,却也不可分割地重叠并交互影响著。

舞蹈和服装相互需要,甚至依赖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身体。身体是舞蹈和服装的最大共通点。服装不仅勾勒出身体的线条,借由服装,我们也想像著其下有形的身体,以及依附著的无形性格与灵魂;舞蹈不仅是身体的无声语言,借由舞蹈,我们在动作间发抒、传递、探索他人和自身的莫名情感、感官经验,和底层记忆。同样在舞台上演的身体故事,舞蹈和服装各自利用不同的成分组合,变化出千万种情节:舞蹈以动作(movement)、舞者本体(dancer),以及视听效果等环境元素(visual setting & aural element)来呈现;而服装则从剪线(silhouette)、织法质材(textile),和色彩(colour)等基本要素出发。虽然作品是各自各精采,大体看来,玩法却颇为相近。所谓世代间的流行差异,说穿了不过是选样与重组(sampling & remixing)的不同……把属于昨日的古典变成今日的前卫,让今日的摩登成为明日的经典,太阳底下本无绝对的新鲜事;而赋予作品独特灵魂以动人的,是艺术家倾心注入的精神和思想。服装如此,舞蹈亦然。

舞蹈和服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需要,甚至依赖的:对服装设计师而言,唯有藉著模特儿在伸展台上的莲步款摆和摇曳生姿,作品的特色才能在行进、转身、停格等连串动作间完全表露……试问,除了舞者,还有谁能将这种依体而生的动态美发挥到极致,另传达几分意在言外的人情况味?而对编舞家来说,服装无论是包围、缠绕、悬挂、堆积、流泻、飘浮还是蜷踞在身上,不但影响动作的表达,更是动作语言的一部分。利用服装,编舞家可以为舞作加添各种不言而喩的效果,可以是角色定位,可以是戏剧暗示;即使是极简的服装,或者乾脆一丝不挂,同是借此选择来传递讯息。

有了上述种种互惠共荣的亲密关系,编舞家与服装设计师要联手织出艺术美景,这梦想一点也不遥远。放眼国际舞坛,精采的案例俯拾皆是:勇于创新的三宅一生为极具前瞻性的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折出了超越的未来感;充满华丽戏剧感的吉尼.凡赛奇(Gian-ni Versace)提供墨利斯.贝扎(Maurice Bé-jart)一种满载历史光采和当代惊奇的盛会风情;刚在香港艺术节献演的《伯恩斯坦之舞》Bernstein Dances,是乔吉欧.亚曼尼(Geor-gio Armani)与约翰.纽麦耶(John Neumeier)的合作成果;而时尙教母香奈儿(Coco Chanel),早在一九二四年,就替由狄亚奇列夫领军的俄罗斯芭蕾(Ballets Russes)设计服装,在舞作《蓝色列车》Le Train Bleu中,展现她影响深远的「男装女穿」Garçonne风格。香奈儿王国的接班人卡尔.拉格斐(K arl Lagerfeld)承续了香奈儿与舞蹈的情缘,为许多舞作营造那永不过时的高贵质感,其中包括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的Apollon Musagète。

圆突充塡物重塑身体外观线条的设计

在众多「舞蹈+服装」的艺坛佳话里,康宁汉与川久保玲的友情作《本事》能成为全球舞坛焦点,并引发无数的后续讨论,自有其特出之处。《本事》不但尝试重新定义身体和服装的关系,更进一步加深舞蹈与服装间难以分割的亲密连结。

“The body becomes garment becomes body”,这是川久保玲的宣言,也是她的坚持。对这位与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并列三大日本时尙名家的服装设计师而言,从身体来构思服装,已是显而易见的常理;将服装视作身体,而非仅为蔽体之物,才是她设计的出发点。《本事》里的基本服装构想取自她九七年发表的作品「衣身相遇」(Dress Meets Body),圈内人则多以小名「凸隆」(Bulges)来称呼这一系列以圆突充塡物重塑身体外观线条的设计。当年「衣身相遇」推出时,反应毁誉参半:支持者赞为超时代的创见,而以「钟楼怪人」或「原爆异形」大肆嘲讽的负面批评也不在少数。

康宁汉与川久保玲的合作计划始于一九九六年,早在「衣身相遇」系列推出之前。川久保玲认为,舞蹈不但是所谓「衣身相遇的集中体现,更能融合形式和空」间于动静之间;而对康宁汉来说,采用这系列凸胸隆臀、肿肩驼背的前卫设计,是他自我突破的大胆尝试。在康宁汉往常的作品里,对服装的要求向来以简洁和淸楚呈现身体线条为原则;而今,当舞者的外观从天赋的身形转化成设计者自由意念的产物,对应的动作是否能因此获得新的诠释?

《本事》里用的音乐由康宁汉的老搭挡小杉武久所作,Wave Code A-Z以振荡器的单音模倣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配搭组合成某种脱离时空感的听觉氛围。由川久保玲一手包办的场景,提供的也是这么个冷淸异境:空荡荡的白色舞台,一排斜置的日光灯管垂悬于顶上,「不是伸展台,也不是剧场,只是个单纯的空间。」川久保玲说。

小杉武久与川久保玲的设计动机,与康宁汉的一贯编作理念不谋而合。小杉武久与康宁汉共事已久,自然深谙「随机」的个中三味;而川久保玲使用的红黑色块与蓝绿格纹,不但突显了动作间身形翦影的变化,更提供了某种指向性的趣味,这对追求纯粹的康宁汉而言,毋宁是种加分动作。

无论是褒是贬,《本事》在全球引起的热烈反应和绝佳票房,肯定为「舞蹈+服装=盛事」再添一桩成功案例。但在「形式」逐渐凌驾「内涵」的今天,如何自本质上融合各类艺术,在「话题」与「盛事」的风光表象下开发内在层面,以免流于「作秀」的无聊喧嚣,是创作者在结盟时应先自思的课题。

参考资料:

1.Merce's Modernity: Ripples in rhythm, shaps and time, Gilles Kennedy, The Japan Times, Oct. 25. 1998。

2.The Bulges, Robert Johnson, Ballet Interna-tional, Issue 12, Dec., 1997。

3.Over the Skin, Arnd Wesemann, Ballet Interna-tional, Issue3, March, 1998。

4.Merce Cunningham Dance Company一九九八日本公演节目特刊

5.Giving the Body Form, Nina Werderitsch, Ballet International, Issue3, March, 1998。

6.Rei Kawakubo, Arnd Wesemann, Ballet Interna-tional, Issue 12, Dec., 1997。

 

文字|黄琇瑜  伦敦城市大学艺术评论硕士后研究生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