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硏究中心(CPR)一九八〇年中期改组之后,除持续推出创作,并开始制作与引荐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与另类的表演艺术,举办各式形色的工作坊、示范讲习、大师课程、座谈、学术硏讨,与论文发表会等等活动。透过硏究、分享,CPR正戮力扮演著剧场新思维的催化剂。
这里是英国国铁的西威尔斯终点站,再过去就是海了。一九九六年,已有二十余年历史的表演硏究中心(Centre for Performance Research,以下简称CPR)选择以此地─艾渤芮丝萃斯(Aberystwyth)为新居,大概与边陲的坚持有关。
剧场新思维的催化剂
从一九七四年,当CPR还是卡地夫剧场实验室(Cardiff Laboratory Theatre)之时,其触角就倾向另类。表演硏究中心(CPR)一九八〇年中期改组之后,除持续推出创作(注1),并开始制作与引荐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与另类的表演艺术(注2),并举办各式形色的工作坊、示范讲习、大师课程、座谈、学术硏讨,与论文发表会。如其公开揭橥的自我期许,希望透过硏究、分享以影响剧场史的演进,CPR正戮力扮演著剧场新思维的催化剂。
以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七年的活动「京剧探索」(Peking Opera Exploration 1986-1987)为例,在八六年系列一「京剧学院(Peking Opera School)」活动当中,除邀请北京京剧院二团演出《大闹天宫》、《红娘》、《盗仙草》等七个剧目,巡回英国十四个城市外,并举办了为期二十六天的训练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表演工作坊与音乐工作坊。表演工作坊课程侧重身体与声音的基本训练,包括基本功、把子功、毯子功、唱腔、化妆,并以北京京剧院此次的演出剧码为本,作各行当的介绍及练习。音乐工作坊则侧重汉乐记谱、演奏技巧、和弦理论介绍,由于意在「中乐西弹」,课程只向有读谱能力的西方打击乐、管乐、弦乐演奏者开放。工作坊之后紧接著就是三天的国际学术会议,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本地的知名学者专家,就京剧形式的特质及其对欧洲剧场的影响展开讨论。整个系列的活动以CPR的新创作为结语,回应此一系列的讨论及学习经验,回到剧场藉实务操演,以验证各式假设,及试探未来京剧世界化的风向。一九八七年系列二「梨园奥秘(Secrets Of The Pear Garden)」,延续系列一演出、训练课程及学术硏讨等活动形式,将重心指向昆曲,邀请上海昆剧团除演出《牡丹亭》、《女战士》等传统戏码外,并祭出新作《马克白》,化莎翁独白为笛之咏叹……
除了中国京剧之外,针对剧场型类作过探讨的计划有丑角学院(The Fool School)、亚洲影戏(Playing In The Shadow);以表演方法论为焦点的有声音专题(Giving Voice)、导演训练系列(Directors' Trainng Series)、「虚构的身体、延展的心、隐匿的舞」(Fictive Badies, Dilated Minds, Hidden Donce),及追逐阴影(Chasing Shadow)。另外跨领域的硏究包含表演、政治与主义(Performance, Poli-tics & Ideology);表演、自然与文化(Performance, Nature & Cul-ture);表演、食物与烹饪(Perfor-mance, Food & Cookery);表演、仪式与萨满(Performance, Ritual & Shamanism);表演、人类学与剧场人类学(Performance, Anthropology & Theatre Anthropology)。历年来曾参与者,包括台湾读者较为熟悉的尤金尼欧.巴尔巴Eugenio Barba, 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 Zygmunt Molik, Meredith Monk, Kristin Linklater, Enrique Pardo, Richard Schechner, Philip Zartilli, 以及葛罗托斯基Jerzy Grotowski。
自一九九六年春,CPR计划性地将其硏究转化成文字定期出版,Perfor-mance Research是一本专业取向的季刊,自古典到当代,从欧洲、美洲到亚洲,企望为世界剧场提供跨文化的刺激,在学术界、剧场人、评论者之间搭起互动的桥梁,在表演艺术这个以戏剧、舞蹈、音乐等型式被解读的范畴里,寻找再定义的可能。今年初CPR属下的黑山出版社(Black Mountain Press)更将重点放在欧洲,计划出版一系列以剧场实务探索为焦点的著作「欧洲当代剧场经典(European Contem-porary Classics Theatre)」系列,二月刚出版的有尤金尼欧.巴尔巴的Land of Ashes and Diamonds: My Apprenticeship in Poland。
每年固定的主题活动
累积多年的耕耘,CPR在摸索中厘淸往后的工作走向,锁定几项主题,在每年特定的时间推出,在既有的基础上,向未来眺望。其锁定的主题如下:
一、声音专题(Giving Voice):每年春季复活节期间,以不同的议题出发,展开一连串的工作坊、示范演讲、学术会议及演出。曾经举办过的专题有:声音考古学(An Archaeology of the Voice)、声音地理学(A Geography of the Voice),今年四月刚结束的主题为「声音神学(A Divinity of the Voice)」。
二、国际夏令营(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去年首度举办的活动,计划构想每年夏季邀请一著重另类思考的导演或团体,针对表演及导演方法,作实务与理论并进的探讨。去年邀请纽约希缇剧场组织(SITI, Saratoga 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介绍铃木方法(Suzuki Method)与导演安.鲍嘉(Anne Borgart)所发展出来的观点训练体系(View Point)。今夏计划中邀请四位指导者:莎睿大学(Sur-rey University)教授Phillip Zarril-li,威尔斯大学讲师Mike Pearson,CPR艺术总监Richard Gough,发声指导Joan Mills。
三、交会点(Points of Contact):每年秋季举办跨训练的学术硏讨,目标在于开发表演艺术与其他学科联结的各种可能。这两年的主题有表演、旅游与认同(Performance, Tourism and Iden-tity)、及表演、地方与过去(Performan-ce, Places and Pasts)。
四、大师系列(Past Masters Series):以表演、工作坊、学术会议的方式,探讨近二十世纪剧场改革者的思考,并重新评估其对剧场的贡献。曾经讨论过的大师有梅耶侯德(Vsevolod Meyerhold)、亚陶(Antonin Artaud)、德库鲁斯(Ehenne De-croux)等。今年十一月的主题人物将是波兰死亡剧场(Theatre of Death)的肯托儿(Tadeusz Kantor)。
五、演出与呈现(Theatre Perfor-mance, & Presentation):制作并推广来自不同国家及文化表演团体的演出,今年五月将邀请装置及表演艺术实验工作者Guillermo Gomez-Pena与Roberto Situentes制作演出作品《威尔斯旅馆》Hotel Wales:九月更将制作推出「城市戏剧馆」,邀请来自纽约、巴黎及新加坡等大都会的剧团演出。
走进CPR的图书馆,各类已出版或未流通的文字、声音、影像等搜罗,以及历年来的活动文件、纪录,不难窥出其不愿在剧场史留白的野心,及多年经营下所累积的剧场资源与网络,艾渤芮丝萃斯(Aberystwyth)─西威尔斯铁路线的终点站,或许也是下一趟旅程的起站吧!
注:
1. 除在卡地夫剧场实验室时期的二十三部作品外,CPR的创作含The Origin of Table Manners, The Burning of the Dancers与From Honey to Ashes。
2. 曾引进的演出团体与个人,自中国的京剧、昆曲;古印度剧场的奥德希舞蹈(Odisst Dance),与卡达卡里舞蹈剧场(Katha-kali);韩国的讲唱艺术潘索利歌剧(P'an-sori Opera);到峇里岛的舞蹈剧场;以及哥伦比亚的托勒.意马根(Taller Imagen),美国纽约的理查.谢喜纳(Richard Schech-ner)、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欧洲波兰的加兹尼萨剧团(The Gardzienice Association),义大利的庞德黛拉实验室(Compagnia Laboralorio di Pontedera),丹麦的奥丁剧场(Odin Teatret)等等。
文字|陈惠文 威尔斯大学剧场硕士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