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在英国举办的ECM三十周年音乐节,集合了ECM旗下的多位知名乐手一起演出。其中「伊凡帕克(Evan Parker)的电子共鸣乐团」和「杨葛柏瑞克(Jan Garbarek)与Hilliard Ensemble」两场演出,经过精密的音效安排,并充分利用演出现场的空间特性,呈现出与唱片演奏大异其趣的聆赏效果。
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ECM音乐节之后,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很多音乐,真是非听现场不可!有好几场演出,让原先从唱片里得来的印象彻底改观,透过现场的聆听,对音乐家的创作意图,似乎又多了解了一些。
伊凡帕克的电子共鸣乐团
伊凡帕克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位萨克斯风手把他近年来结合电子音乐的乐团组合称为「电子共鸣乐团Electro-Acoustic Ensemble」,成员包括他本人、鼓手保罗黎登(Paul Lytton)、低音大提琴巴瑞盖(Barry Guy)、兼任提琴手与音效工程师的菲利普华胥斯曼(Phillipp Wachsman)以及数位专职的现场音效工程师。这个组合的演出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将「共鸣」部分的萨克斯风、鼓、提琴等乐器的演奏输入电子器材之中,经由负责「电子」部分的音效工程师取样、扭曲、变形之后立刻将声音送回来,乐手再根据处理过的声音继续演奏,而乐手的演奏和工程师的处理,不断地按照这个模式交互影响,周而复始地持续到音乐终了。
不论是帕克的哪一张专辑,Toward The Margin或者是Drawn Inward,听众从唱片得到的,大都是长段破碎不连续的声响,穿插著匪夷所思的音效,声音重复堆叠之间,累积出令人不安的巨大张力。纯粹从唱片欣赏,帕克快速的乐句、巴瑞盖具爆炸性的低音大提琴,各种奇特声音元素的拼贴组合,往往是音乐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可是,在英国听到伊凡帕克电子共鸣乐团的现场,才发现以往用家里的破烂音响听他们的唱片实在是糟蹋了!
在布莱顿大学容纳三百人的小剧场里,工程师们在前一天晚上,就大致安排好了帕克乐团所需的器材,演出当天晚上六点钟左右访问了帕克,他说:「乐团的工程师从早上八点开始作sound check,到现在我们还是不太满意,可是没有时间再做调整,只好就这样演出。」花十个小时调整现场音效,听起来非常夸张,等到音乐会开始,才知道那是绝对必须的。
将近七点钟,演奏开始时,坐在小剧场中间,突然发觉帕克的一小段即兴音符,经过取样以后,透过音效的控制,听起来会像活物一般,快速地由舞台往听众席移动,再由出口消失。提琴的声音,可以从一个角落慢慢地扩散到全场。齐奏的时候,常会听到乐手们的演奏聚集在一处,然后电子取样的奇特音效在前后左右此起彼落,整个空间中,时有不同声响淸淸楚楚地在空间里推挤、拉扯,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迷宫。唱片里难以索解的诡异声音,在现场听起来,都是牵引听众情緖的绝佳调味料,原本以为帕克的音乐是完全随机发挥的集体即兴,到了现场,才明白每一个段落,都经过精心设计,结构远比想像中更为严谨复杂。原本以为已经对伊凡帕克的音乐有点了解,其实还真是有很多要好好想想的地方。
杨葛柏瑞克与Hilliard Ensemble
以往一向对这两方的组合没有太大的兴趣,当然一直都知道葛柏瑞克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萨克斯风手,但是一想到他,宁可听葛柏瑞克在凯斯杰瑞(Keith Jarrett)欧洲四重奏中的演奏,或者是他自己结合前卫爵士与挪威民乐的作品。葛柏瑞克与古乐人声团体Hilliard Ensemble的合作,尽管在欧洲美国各大评鉴都获得一面倒的好评,但是他们甜美幽雅的音乐效果,却总是有点让我提不起劲来。
在英国的最后一个晚上,到著名的伦敦皇家亚伯厅(Royal Albert Hall)欣赏葛柏瑞克与Hilliard Ensemble的演出,原本是抱著既然来了就顺便听听的心情,聆听的结果,却让我对这名震江湖的组合彻底改观。
葛柏瑞克与Hilliard Ensemble在英国的名气极大,他们的成名作《圣祷》Officium当年在英国上市不久,销售就突破十万张,也因此,他们几乎每年都会到英国巡回,去音乐会之前,还听说因为这样的长期曝光,这次的卖座可能不会像以往那么理想。
结果,可以容纳约五千人的亚伯厅仍然客满,会场外排队购票的听众和黄牛相映成趣,一进入亚伯厅,才知道自己的运气有多好,座位刚好在音乐厅的正中央,两条主要的走道就在我身前交叉。音乐会一开始,葛柏瑞克拿著萨克斯风上台,听众热情的鼓掌欢呼自是不在话下,正当台下怀疑Hilliard Ensemble的四位歌者哪里去了的时候,遥远的左后方,在音乐厅的角落,传来一阵细微的人声吟咏,然后是正后方,再来是左边,陆续有人声的吟唱加入在厅中回荡,接著三位歌者缓缓地步向舞台,细微几不可闻的人声在宽广的大厅中来回激荡,所有听众人人摒息静气,一刹那间,乐评文字所谓的「神圣」、「天堂般的质感」像是淸淸楚楚地凝结在空气中,明确而可供辨识,那真是美到让人头皮发麻、不知所措的声音。当三位歌者登上舞台,Hilliard Ensemble的最后一位成员也从后台出现,加上葛柏瑞克,五个人才算正式开始了他们的演出。
演出的形式,一如唱片的录音,葛柏瑞克以极为优美的萨克斯风音色,搭配Hilliard的人声共鸣,偶尔葛柏瑞克会来上一长段独奏,也许是要提醒大家他仍然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即兴演奏高手,葛柏瑞克的萨克斯风,就像在空旷厅堂中飘荡的回音,尽管他就在眼前吹奏,听起来却有一种遥远的距离感,Hilliard的演唱则是另一种味道,虽然四人总是不疾不徐地吟咏,绝对没有任何激昻的呐喊,声音却像是一直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人声和萨克斯风配合的极其完美。演出的曲目来自他们的新作Mnemosyne,从现场听众近乎疯狂的热情反应,相信这张专辑在英国的畅销也是指日可待。
后记
回到台湾以后,和一位乐手聊起英国见闻录,谈到帕克与葛柏瑞克这两场音乐会,这位乐手朋友大为感叹地说:「台湾的音乐环境实在跟不上国外。Hilliard Ensemble要是在台湾做这样的演出,歌者在场中缓行的时候,说不定还得跟迟到的听众挤来挤去;而帕克的工程师,想要在音乐会开始之前十几个小时就来做声音调整的话,他可能会发现,台湾的演出场地不是根本不能调整现场的器材,就是得等到演出前三四个小时设备才架设完成!」
文字|苏重 电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