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秀娟为台湾多年来尚派旦角的唯一传人。图为梁秀娟十六岁时的花旦扮相。(白其龙、杨莲英夫妇 提供)
追忆与悼念 In Memoriam 追忆与悼念

春风化雨育英才

记台湾京剧教育家梁秀娟

台湾京剧艺术教育,能依政策而具体落实,对京剧文化的提升,功不可没!而梁秀娟正是其中坚实的媒介,透过她的奉献与带动,才使得戏曲教育,进入高级学府殿堂。 一位不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却对台湾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推展,有著无与伦比的影响。

台湾京剧艺术教育,能依政策而具体落实,对京剧文化的提升,功不可没!而梁秀娟正是其中坚实的媒介,透过她的奉献与带动,才使得戏曲教育,进入高级学府殿堂。 一位不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却对台湾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推展,有著无与伦比的影响。

千禧年十月二十八日,一位对台湾京剧教育有著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梁秀娟,病逝于美国洛杉矶。那精神饱满,经常身著绸缎裤袄、绣花平底鞋、轻快俐落的步履、嘹亮急促的语调、挥舞的教鞭、吆喝学生进教室的身影,从今之后,除了记忆深处的涌现,人世之间,将永远再难觅寻了……。

超越舞台技艺的成就

熟悉京剧戏曲艺术的人士,多半认为梁秀娟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是她年轻时代那色艺双绝的灿烂舞台生涯;实际上,综观她真正以艺人身分出现在舞台上的时间,非常短暂。从她十一岁正式登台,到十九岁嫁入山西白氏望族,职业演员生涯就此全部告终。由于夫家家世显赫,囿于传统社会保守的观念以及时局上的动荡不安,梁秀娟辗转迁台定居之后,除了义演或教学示范演出,几乎不曾有过在职业剧团献演的纪录。如果说农业专家的成就不在务农,律师的成就不在法庭,那么梁老师的成就,当然也就不能仅以「名演员」等同视之。一位不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却对台湾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推展,有著无与伦比的影响,将薪传戏曲文化艺术的重责大任,一肩挑起,直到她罹患中风、卧床不起方歇,她的成就,若仅以「艺人」视之,真正未尽公允。

台湾京剧教育,历经科班、职校等基础教育后,再度提升层次,转型进入大专院校,居功厥伟的政策执行者,当以梁秀娟为首。民国四十四年,时年三十六岁的梁秀娟应国剧大师齐如山邀请,担负起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学院前身)国剧科的筹备工作,并出任艺专国剧科科主任,正式开展她为戏曲教育奉献终生的职志:民国五十一年她应聘于中国文化学院体育系舞蹈组、民国五十三年应聘于国立艺专影剧科、民国五十四、五十六年应聘于文化学院五专部舞蹈科与戏剧科、民国六十四年应聘为华冈艺术学校国剧科主任、民国六十五年应聘于国立艺专国乐科声乐组、民国七十六年应聘为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驻校艺术家等。从舞蹈到国乐、从戏曲到影剧、从专科到学院,从高职到大学,梁秀娟薪传戏曲表演的化雨春风,造就了今日无论在戏曲、影剧、舞蹈的领域内,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例如,舞蹈界的云门元老级团员吴素君、国立台湾艺术学院教授蒋啸琴;影剧界知名影星卢燕、张俐敏、崔苔菁等多在门下请益学习外;在戏曲界,举凡剧校生至艺专、文大深造者,皆受教于梁秀娟门下,由于人数众多,无法一一列举,其中正式叩头行拜师礼者,惟有雅音小集创办人郭小庄。

渊源的家传与优异的资质

上述这些教学资历,所显示的意义在于:京剧艺术的从业者,自往日无法获得正当管道接受教育的束缚中,破茧而出!以往传统艺人只能在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欢呼,步下舞台,卸下浓厚的脂粉铅华,依旧只是任人轻慢的戏子玩物。不能接受正规教育,是传统艺人无法自我提升的致命缺憾。台湾京剧艺术教育,能在专科与大学开创科系,是国立艺专与文化大学主事者伟大的襟怀,对京剧文化的提升,功不可没!而政策的具体落实,却必须有一个任劳任怨的政策执行者,才能真正推动这良好的立意。梁秀娟正是两者结合的坚实媒介,透过她无私的奉献与风潮的带动,才使得戏曲教育,正式在高级学府殿堂推动起来,从此培育出无数优秀的戏曲文化事业的接棒人。

由于梁秀娟艺术成就的精妙,使她虽不以名演员自居,但无论内外行人士,都将其视为京剧界的著名艺人。其舞台生涯虽然短暂,但她资质优异,家学渊源,母系亲属皆为梨园行知名演员,如母亲梁花侬,专擅老旦、彩旦、丑角行当,姨母梁桂亭专攻小生;父系亲属则为书香门第,祖父为清代知府官员、父亲檀则藩也为知名学者。梁秀娟五岁入私塾,读过《孝经》、《四书》等传统经典,奠定基本学养。由于她坚持在十四岁全心投入演艺事业,从此改从母姓,而来自父系的影响,也孕育出她清丽脱俗的大家闺秀气质。同时,在她学艺的过程中,曾受教多位名师如李玉龙、王蕙芳、张彩林、韩世昌、侯瑞春、阎岚秋、尙小云等,更造就她精湛的技艺成就。特别是尙派旦角表演创始者尙小云,最喜她聪颖过人的领悟力,也认为她的嗓音,十分符合尙派高亢刚直的特色,而将尙派独门戏倾囊相授,从而奠定梁秀娟在台济多年来,尙派旦角唯一传人的金字招牌。

弃艺术生涯而投入戏曲教育

艺术上获得的认可,使她所带领的戏曲教学,也快速地扩张领域,从板桥、华冈到关渡,从高职、五专到大学,早年戏剧科系毕业的学生,鲜不由梁秀娟亲自教导。在学生们眼中,她是严厉又亲切的良师与益友,课堂上极为严格,学生们如有丝毫松懈懒散,梁老师举起手里的教鞭,准确地矫正学生的误失。这份出自浓郁爱心的严格管教,学生们心中莫不感念;课堂之外,围绕著她,老师长老师短,叽叽喳喳说笑不止的,也只有梁老师拥有那般强大的「群众魅力」!

与一般艺人教学相较,梁秀娟著重理论方法,体系淸楚明确。尽可能将戏曲表演身段,步骤分明地传授学生。教学之余,积极撰写戏曲身段教学教材,彻底根除旧日科班里口传心授的疏漏。与汪其楣教授合著的《手眼身法步》一书,正是将传统技艺教学,转化品质为以理论基础出发的艺术教育。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为后来陆续出现的戏曲教育论文,开拓一条明确路径。经过了十数年的努力,戏曲教育无论在方法上或教学品质上,或都已较十年前进步,但是梁秀娟标竿式的精神与研究方法上的启发,则是她无可取代的伟大成就。

在职场,梁秀娟一副女强人的架式,回到家后,她依旧保持传统妇女的美德,为夫婿洗手做羹汤,照顾众多子女。多年婚姻生活,夫妻伉俪情深,子孙更是贤孝。在梁老师中风卧病期间,众多子女轮番照顾,三年前移居美国,子女们还按时飞美探视。这也是梁老师多年来,为戏曲教育无私奉献,所获得的福报罢!

—代戏曲艺术的教育家,在千禧年这样特别的时代,告别她热爱的艺术、敬爱她的故旧门生,与她奉献终生的戏曲教育,从此长眠于山西太原白氏宗祠祖茔,享寿八十二岁,留给后人,许多的感念与追思……。   

(本文特别感谢梁秀娟老师次子白其龙、杨莲英夫妇提供的资料与图片,特此致谢。)

 

文字|刘慧芬 文化大学中国戏剧系兼任讲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