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古老传说:在西班牙战乱时绝不射杀手抱吉他者──至少要等他弹奏完。吉他,在西班牙的阳光下,在热歌劲舞的气氛中,从中世纪以来便幽幽缈缈于西班牙的街头巷道中,传唱著人们的哀愁与欢乐。
欧洲中世纪有甚多拨弦乐器。然而,到了十六世纪后数量却变少了,原因是因为百年战争、黑死病猖獗造成了多种乐器失传。但是留下来的拨弦乐器,却能广泛被接受,其中以鲁特琴(lute)、比维拉(vihuela)及四组弦吉他(four-course guitar)为主,而使得文艺复兴时期成为拨弦乐器家族第一个黄金时期。
吉他的演变历程
早在中世纪文学中即有与吉他(gui-tar)相关的名称出现,法国于一二〇〇年时有giterne,英国在一三〇〇年亦有gitarer。由于当时guitarra latina,guiterne或guinterne的音量不能与鲁特琴相抗衡。因此,不能在欧洲大陆形成风尙,须等到西班牙出现了比维拉琴及四组弦吉他之后才奠定了吉他的雏形。
古典吉他又称西班牙吉他,因为十六世纪后,比维拉琴及四组弦吉他在西班牙半岛上萌芽发展。当时西班牙正値无敌舰队称雄世界,为一军事、经济、文化强国,因此在吉他制造上及曲目拓展方面都能给与吉他最优良的发展环境。
十四、十五世纪吉他家族乐器名称,如guitarra,guiterne及chitarra渐渐在欧洲被用来指称吉他。当时,在西班牙比维拉琴意味广泛的和弦乐器(chor-dophones),有三种弹奏方式:用弓、用琴拨(plectrum)及手指头;第三种又称vihuela de mano,也就发展成吉他弹奏方式的比维拉。
西班牙的比维拉为贵族的吉他,如同欧洲其它地区使用鲁特琴般的重要。路易士.米兰Luis Milan(1500-1561)于一五三五年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比维拉琴音乐的书──《大师》El Maestro。米兰在书中描述比维拉像吉他,有著六组弦(每组二条弦),调音方法如鲁特琴音程4–4–3–4–4(当时没有固定音高,只有相对音程)。书中还包括了六首西班牙villanesco、六首葡萄牙作品、六首义大利sonettos、四十多首幻想曲、四首天都舞曲,及经常在现代演奏家曲目中出现的六首孔雀舞曲pavanas。米兰这本书中最主要是以教学为主的,但令人讶异的是,这本四百多年前的书,仍然对现代吉他家们有所助益。
虽然比维拉及吉他的名称有时会交替使用,大部分史料亦显示其相同性,但是在十六世纪时这两种是绝然不同的乐器。吉他是比较卑微的,不是贵族们所使用的乐器,形状比比维拉小,弦数也只有四组弦,音柱只有十条左右,有时更少,只有四、五条,用来弹奏简单的伴奏。因此,史料上很难发现相关重要著述及作品。
比维拉及四组弦吉他,在十七世纪左右开始逐渐离开了吉他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五组弦吉他(又称巴洛克吉他)。在白慕德及佛兰那的文献中得知,五组弦吉他源自西班牙。在白慕德的Declaraion de Instrumentos Musi-cales中描述,五组弦吉他调音方法如四组弦吉他外,还增加了第一弦,并且调成四度差距,结果和比维拉一模一样,只是少了低音弦。
五组弦吉他在十六世纪末及十七世纪初快速成长,后来西班牙以外的义大利及法国也受其影响甚大。在一六〇〇—三〇年之间留下的吉他音乐大部分都在义大利,如罗马、威尼斯、拿坡里、米兰都有有关西班牙吉他(chitarra alla spagnuola)的文献。至于法国,则以宫廷乐师郭贝塔(F. Corbetta)的贡献最为重要。
郭贝塔曾经为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宫廷作曲家卢利(Lully)的歌剧写过巴洛克吉他的间奏曲,之后出版了二十本吉他全集La Guitarre Royalle,其中第二本献给了路易十四。郭贝塔舍弃了习惯的字母记号用法,采用了和弦记载的记谱法。这种变革,将吉他从和弦伴奏地位,提升成为一门主奏乐器的艺术。在郭氏去逝后一年,他的学生维斯(de Visée)是第一位用组曲形式写作吉他作品的作曲家,其组曲由稍快的前奏,然后以对比方式进入慢板的阿拉曼(all-mande)及轻快的库朗(courante),最后以快速的吉格(gigue)结束。
十七世纪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的吉他书籍是桑斯(Sanz)所写的《西班牙吉他教本》Instruccion de Musica sobre la Guitaxra Española。桑斯的教本获得空前热烈的反应,仅从一六七四到九七年就印了八版。他著名的西班牙组曲La Hachas、Españoletas、Zarabandas,及Canarios充分流露出西班牙热情扬溢及吉普赛流浪的气质。桑斯的音乐一直到二十世纪还有演奏家不断地从事硏究及演出。作曲家罗德利哥(Rodrigo)还将他所写的西班牙组曲旋律改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吉他协奏曲──《给贵绅幻想曲》。
记谱及奏法的改变
记谱法的演进对吉他亦有直接影响,十七世纪末从图表记谱法转变成现代五线谱法,使得吉他音乐更得以成为一独奏乐器。而柯瑞特(Corrette)的Les Dons d'Apollon是本首先出现的图表记谱法及五线谱法的吉他教学著作,从此比实际音高低八度的记谱法,沿袭至今。
六组弦吉他出现在十八世纪的西班牙。最早文献记载了一七八〇年巴耶斯底洛(Ballestero)的六组弦吉他作品Obra para guitarra de seis on-denes;而德国制琴家奥图(Otto)也曾说过,诺曼(Naumann)在五组弦吉他加了第六弦(最低音E),因而形成了当今古典吉他的标准音高。
到了古典时期,西洋音乐以器乐音乐为主流,而多半为合奏、协奏及管弦乐的交响曲,因此又称这时期为交响乐世纪;然而,吉他的音量却无法和交响乐团乐器匹敌。虽然吉他不像管乐、弦乐必须互相依赖,或找钢琴伴奏,可以成一独奏乐器,但是它不能如钢琴般有大音量的独奏及伴奏性,加上一流的作曲家,如海顿、莫札特、贝多芬等不曾为它写过任何作品,因此这时期吉他可以说一直受到忽视。
在「古典」所讲究的平衡、淸晰、节制的大潮流之下,六组弦的复杂调弦方法,并不能为当代所接受,应运时代要求的简单、方便调弦的六弦吉他取代了六组弦吉他。
与苏尔(Sor)同是当时西班牙重要吉他作曲家的阿瓜多(Aguado),于一八二五年出版的音乐教本Escuela de Musica是本六弦琴的吉他教本。阿瓜多弹吉他时用了自己设计的三角架,让吉他能完全放在架上,因此左右手便能自由弹奏,音量也不会遭到身体消音,但他设计的三角架却从未被广泛使用。二位大师为吉他写了不少练习曲,至今仍被各音乐学院、音乐系列为必修课程,他们的作品更是演奏家们不可或缺的曲目。
二位大师演奏吉他时,右手小指均置于琴桥上,这种演奏方式有著正反二面的解释:赞同者们认为小指固定住后,右手便能完全稳定,不会跳动,因此右手的正确性可大大提高;然而反对者认为,小指离开琴桥右手才能放松,不会因小指固定而影响其他手指的运动。
而吉他大师泰雷加(Tarrega)则奠定了现代吉他演奏的姿势。他确立了右手姿势,解决了冲突许久的右手小指问题,不再将小指置于指板或琴桥上,右手指和弦垂直的弹奏,及使用了压弦弹法(Apoyando)。但是大师却谦虚地对他的学生普赫(Pujol)说,压弦弹法乃是由先辈阿尔卡斯(Arcas)所创立。
音量的突破提升地位
现代吉他在十九世纪末,便消失了华丽的外表。工业革命后不但木制的弦纽改成金属,西班牙制琴家杜瑞斯(Torres)也制成了弦长六十五公分的标准古典吉他形状。而长期以来一直以羊肠弦为材料的琴弦,到了一九四六年才由美国制造家奥古斯汀(Augustine)改用了尼龙弦替代,因此在音量、音色上提供了演奏家更宽濶的演奏诠释空间。
吉他音色除了在弦的材料上有显著的改变外,右手是否以指甲触弦亦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在泰雷加当时,弦的材料是肠,因此指甲所能改变的不多。到了西戈比亚(Segovia),他极力推崇以指头、指甲的触弦方式。他自己就以右边指甲触弦,法国吉他家普蕾斯蒂亦采用右边触弦,然而美国演奏家亚茨(Artz)却用左边指甲触弦,总之,指甲的运用更拓宽了现代吉他音乐的演奏天地。
几个世纪下来,吉他因为音量的关系,只能在宫廷或较小的音乐厅中演出,但经过改造后的吉他,音量上已能够适应于大演奏厅,因此应运而生的作品也大为增加。
由于吉他曲目为数不多,作曲家泰雷加、演奏大师西戈比亚,相继从巴哈、萧邦、舒曼,甚至贝多芬改编不少吉他作品。相对的现代作曲家也因为吉他在音乐舞台重现而产生了更多作品,如此良性的循环下,二十世纪可说是古典吉他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不论古今,吉他在西班牙人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西班牙是个舞蹈的国度,有舞的地方就有吉他伴随。南国热情洋溢的佛拉明哥舞者舞动著鲜艳的裙摆,加上快速的吉他轮指,让人想起欧洲难得一见耀眼的太阳。无论在地下铁、街头巷尾、咖啡小店,吉他声不绝于耳。有个古老传说:在西班牙战乱时绝不射杀手抱吉他者──至少要等他弹奏完。
文字|方铭健 辅大音乐系系主任
(「台北国际吉他节」全省演出详情请洽主办单位:752-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