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皇家美术学院里,几乎每晚都有「征友」晚会,他们只要有空,就会来参与,见见这些跟他们同好的朋友,有时,他们也会带新的朋友来。当然,他们能在特别的时间参观展览,参与特别为他们准备的讲座与晚宴,还有他们每次来到美术馆,就好像到另一个家一样。
十六世纪的培根,在一篇有关「友谊」的随笔中,以这样来做开头与结尾:……除了神与野兽之外,没有人是享受独居的……在人生的舞台上,缺乏朋友的话,你的角色也消失了。
朋友,大概是人与生俱来最有成就的礼物,因为朋友是由自己选择的。每个人根据生活的环境与经验,在芸芸众生中找寻朋友,为的是要「了解」自己。就像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宝贝,据说最好的玩具就是挂在他身边的小镜子, 因为透过镜子,他发现了自己这个新生命的存在。
当朋友,是不能强迫的。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随缘。
朋友,不知不觉地走入你忙碌的现实生活,而在时光的筛子下,当所有精神都耗尽时,存留的就是朋友。
成为艺术的良友吧!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自由恋爱大行其道的时代,也是人们能够打破阶级,享受艺术的时代。家家户户里的客厅几乎都能有一架小钢琴或是拥有一把小提琴。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晚上是与家人或朋友共聚的欢乐时光,在书店买本刚上架的布拉姆斯交响曲四手联弹版本,弹上一个晚上,都能让宾主尽欢。等到发薪水的时候,买张票到音乐厅欣赏交响乐团演奏,这样的生活下,让德国产生了第一份音乐杂志与第一所音乐院, 因为艺术真正成为了所有人生活中的朋友。
艺术一旦与平面媒体还有教育结合,就产生了对社会更丰富的价值。因为知识的传播,让其他地方的人也对产生这样艺术的地方有兴趣,所以增加了观光的事业,而有观光的需要,交通运输就要加强。所以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一走出来,就是音乐厅,音乐厅的隔壁是CD店,再过来是皇家音乐院,而背面是美术馆,还有数不尽的餐厅、古董店与甜食店,这样的资源让比利时成为全欧洲平均收入最高的国家,而比利时这个一国双语的小国跟台湾几乎是一模一样大。
跟台湾一样同样是岛屿的英国,有一个在一七二八年创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到现在仍然存在。这个学院,自己还经营美术馆,原本是为了让这些有天份的学生的创作作品能有被展览的机会,同时被购买的作品的收入,可以让学院继续维持下去。一开始,他们还需要皇室的补助,但后来就完全靠自己就可维持。目前他们维持的方式是由一群称为「皇家美术学院之友」的捐款来支撑的,现在总共有八万五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在帮忙这个美术学院与美术馆。然而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忙之下,他们还是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他们自己想办法, 在博物馆内再多设了两个餐厅,三家书店,还有卖了一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与艺术为友,人生不寂寞
这些帮忙艺术的朋友他们得到什么样的回馈呢?
在比利时,只要是为本国举行的国际音乐大赛接待国外选手的家庭, 都能得到音乐比赛时的入场券(但通常他们都会再付钱),如果你接待的选手成为赢家,身为接待家庭的成员就能与音乐家一起到皇宫里去接受国王与王后的恭贺与感谢,因为他们是比利时最好的民间大使。
在英国的皇家美术学院里,几乎每晚都有「征友」晚会,他们只要有空,就会来参与,见见这些跟他们同好的朋友,有时,他们也会带新的朋友来。当然,他们能在特别的时间参观展览,参与特别为他们准备的讲座与晚宴,还有他们每次来到美术馆,就好像到另一个家一样。
记得在伦敦坐地铁时,看到这样一幅广告:你的遗嘱里还有多余的钱吗?请给需要捐赠的地方,我们将为您安排。
这个广告,安静地在空气稀薄的地铁站中,默默地在传送著一个强烈的善意讯息。
有艺术为友的人生舞台,不会寂寞的。
培根大师,您同意吗?
Zoe佐依子
专业训练之歌剧演唱者
美国茱丽亚音乐学院学士硕士与驻校歌剧中心训练成员
国际比利时依丽莎白声乐大赛铜牌奖得主
在欧美歌剧院期担任主唱与钢琴排练伴奏
2003年获遴选为行政院文建会第一届赴英之文化创意产业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