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出身美国小镇,身高一米六,二十二岁才开始习舞的女子,在九十七年的生命中,致力创作七十载,留下的一百八十一支舞作,取材从希腊神话、美国拓荒时代故事到圣经故事,时而纵情狂野、时而温馨雀跃,或将人类的贪婪、忌妒描绘得淋漓尽致。曾有人批评葛兰姆的性格沉默主观、寡言难搞,她在自传《血的回忆》说:「一个被视为异端的人,往往不论做什么都被误解,她总是逆著多数人的风向前进。我就是个异端,我的行事与一般人不同。」
PROGRAM 玛莎.葛兰姆舞团
TIME 3.25 2:30pm 7:30pm《迷宫行》、《阿帕拉矶之春》、《编年史》
3.26 2:30pm 7:30pm 独舞、《心灵的洞穴》、《光明行》
PLACE 台北国家戏剧院
INFO 02-27715676
二十世纪的世界艺术扉页上,「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无疑是传奇精采的重要篇章。这名出身美国小镇,身高一米六,二十二岁才开始习舞的女子,在九十七年的生命中,致力创作七十载,留下的一百八十一支舞作支支经典。她凭著坚定意念及不凡的创作能量,发展出一套朴素中带有强大张力,流泄深度思维与反抗的舞蹈符号,将现代舞升华为抚慰人心的世界主流艺术,三十二岁那年所成立的同名舞团,至今仍居世界重要地位。
二十二岁走入舞蹈之门,创意丰盈引发争议辩论
玛莎.葛兰姆诞生于一八九四年,成长于充满清教徒保守思想的宾州小镇,严谨的家庭教养和奔放的热情性格冲突,成为她创作生涯的原动力。在医生父亲的规范教化下,小女孩时期的葛兰姆曾经觉得跳舞是种罪恶,到了青少年时期,举家搬迁到艺术活动频繁的圣塔芭芭拉,一次观看露丝.圣.丹尼斯(Ruth St. Denis)的舞台表演,开启了葛兰姆的艺术视野及欲望,十七岁的少女心中,许下终生奉献舞蹈的心愿。
二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长相平凡、微胖、没有舞蹈基础的葛兰姆,敲响圣.丹尼斯的舞蹈学校大门,勇敢踏出梦想的第一步。坚毅的决心与不懈的努力,让她一路从助教、教师,突飞猛进成为团内重要舞者。时值一次大战爆发、工业城市急速兴起,葛兰姆的创作细胞也随著世界变迁蠢蠢欲动,急欲开创出有别于前辈浪漫情怀的形式,提供当代苦闷与冲突的出口,要求舞蹈和文学、音乐、美术一样,具有严肃而震撼的力量。
希腊神话、美国拓荒时代故事到圣经故事,都是葛兰姆取材的舞作主题。时而纵情狂野、时而温馨雀跃,或将人类的贪婪、忌妒描绘得淋漓尽致。她的舞作充满浓厚的女性观点,柔和了性与暴力,深深吸引观众,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却也引发争议及辩论。但她从未屈服或改变,她说:「我希望由观众中的识者来评我的作品,如果他们叫嚣,悉听尊便,如果他们不高兴要离席,请便!」骄傲得理直气壮,让人更加臣服于她的艺术世界。
研发出以小腹力量为原点的「葛兰姆技巧」
在狭小的曼哈顿卡内基音乐厅排练室内,葛兰姆创立了自己的舞团。三十二岁的她,与团员们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拿自己的肢体作实验品,发展出一套以小腹力量为原点的独特技巧,吸气时「伸展」(release)、呼气时「缩腹」(contraction),进而发展出无数仆倒与起立的动作,构成扣人心弦的强烈对比及戏剧效果。相对于芭蕾的轻盈优雅,葛兰姆舞者打著赤脚、线条强硬,跳跃笨重,明显表达对地心引力的抗拒,舞衣清一色是深暗连身大长裙,风格纯净有力。
一九二九年《异端》Heretic一舞,为葛兰姆自己与现代舞写下独立宣言,她扮演一个异教徒似的局外人,企图冲破舞者们群聚的巨墙,展现出「个体在创造新物时,面对一片黑暗的保守主义社会,所产生的终极挣扎」,这也是她后来作品中不断出现的主题。在良师兼伴侣、作曲家霍斯特(Louis Horst)的指导与鼓励下,她不再采用现成音乐编舞,所有曲子都根据舞蹈需要而写,合作的作曲家有柯普兰、巴布尔等人,造就了经典作品如:描写移民时代新婚夫妻喜悦与期待的《阿帕拉矶之春》Appalachian Spring,以及描述人性黑暗的《心灵的洞穴》Cave of the Heart。
从个人抒志到世界关怀,重病之际仍坚持创作
随著技巧的成熟,葛兰姆的舞蹈由个人抒志,逐渐转移到对美国文化的研究及对世界的关怀,并舍弃纯女性作品,加入男性舞者角色。《美国文献》American Document叙述美国开国历史、《致世界的公开信》Letter to the World则改编美国女作家艾蜜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诗作;独舞作品《庄严的舞姿》Imperial Gesture 及《深沉之歌》Deep Song是对当时西班牙内战的反响,规模甚大的群舞《编年史》Chronicle是表达对世界的恐惧。
接下来的希腊神话系列,历经世事的葛兰姆以精准的眼光剖析人性,《夜旅》Night Journey透过伊底帕斯恋母弑父的传说,描写宿命及命运的迷惘;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克莱田涅斯查》Clytemnestra诉说惟有透过忏悔的告白得以平息冲突,并且融合了古典东方的能剧及歌舞伎于其中,证实她对世界剧场的高明掌握。
随著年华流逝,葛兰姆的体力外表渐衰,意志力却从不言老,严以律己延续艺术生涯,直到七十六岁才在众人劝说下,放弃亲自登台跳舞,重病逝世之前仍坚持创作最后作品《女神之眼》The eyes of the Goddess,在世人眼中,她的确是位独一无二的舞蹈缪思,沉默自信的神情,犹如一尊永远的神像。
游好彦林怀民引导,葛兰姆技巧在台湾扎根
而强调「收」与「放」的葛兰姆技巧开始狂扫世界舞坛,台湾舞蹈家游好彦曾是葛兰姆舞团最早网罗的亚洲男舞者;一九七二年,旅美青年林怀民走进纽约东城六十三街陈旧的葛兰姆学校,「舞者像猫般地来回,老师们大叫著:缩腹时,身体不许往下掉!玛莎说不可以!」在林怀民眼中,「如果地心引力象征一种极限,葛兰姆技巧的地板动作,不是臣服,而是再度奋起的准备。」林、游两人相继回国,葛兰姆技巧广披云门舞集、以及所有的大学专科舞蹈系、高中舞蹈班、舞蹈补习班。国外舞蹈学者还曾将《薪传》中「拓荒」段落及《白蛇传》拿来与葛兰姆的经典作品互相比较。
曾有人批评葛兰姆的性格沉默主观、寡言难搞,她在晚年出版的自传《血的回忆》Blood Memory中自诉:「一个被视为异端的人,往往不论做什么都被误解,她总是逆著多数人的风向前进。我就是个异端,我的行事与一般人不同。」事实上,私底下的葛兰姆爱漂亮、体贴亲切,一九七四年来台时,临行前还将身上所剩的三千多元台币给了林怀民,说了一句:「For the rainy day!」雨天里的相援,鼓励他度过舞团初创的艰困期。
天才也好、异端也罢,能够坚持一生在艺术道路上拓荒创新,玛莎.葛兰姆已无疑是时代中,最值得尊崇的伟大艺术家。
延伸阅读
▲《表演艺术》第十六期,游好彦〈我是一名舞者—玛莎.葛兰姆自传《血的记忆》〉,p.80,1994年2月号
▲《表演艺术》第十九期,黄尹莹〈不朽的大师 永恒的舞者—玛莎.葛兰姆一百岁冥诞〉,p.41,1994年5月号
▲《血的记忆—玛莎.葛兰姆自传》,玛莎.葛兰姆著,刁筱华译,1993年5月时报出版社出版(已绝版)
「台湾之光」带回多年奋斗成果
许芳宜 展现「玛莎.葛兰姆传人」丰采
文字 郑淑莹
许芳宜呈现四支葛兰姆经典独舞
许芳宜近年来在世界舞坛大放异彩,考入葛兰姆舞团后,短短三年时间,一路从实习团员、新舞者、群舞者、独舞者,跃升为首席舞者,被美国媒体赞誉为「玛莎.葛兰姆传人」。而在荣登美国《舞蹈》杂志封面人物、获颁台湾总统勋章、纽约华人艺术协会「2006杰出亚裔艺术家奖」后,谦虚念旧的许芳宜依然心怀故乡,每年返台与云门舞集2合作「春斗」系列,去年底也曾返回母校北艺大,担任葛兰姆经典作品《天使的嬉戏》排练指导,传授学弟妹舞蹈技巧与海外经验。
今年,许芳宜终于带著「台湾制造、纽约发光」的光荣成绩,率领成立八十周年的葛兰姆舞团,返台演出多场经典舞作,以了故乡观众对她的思念与期待。一想到终于能踏上熟悉的家乡舞台,展现多年累积的艺术能量,许芳宜坦言「近乡情怯」,直说「是有史以来最紧张、也最兴奋的一次演出!」
此次许芳宜所担纲的四支独舞角色,包括:《迷宫行》Errand into the Maze、《编年史》Chronicle、《心灵的洞穴》Cave of the Heart、《光明行》Acts of Light;由其他团员演出的群舞及独舞作品则有《阿帕拉矶之春》Appalachian Spring、《深沉之歌》Deep Song、《嬉谑的节庆之歌》Satyric Festival Song、以及《悲恸》Lamentation,绝大部分都是葛兰姆在一九三○到四○年间的创作,充满浓厚的女性观点色彩。
《迷宫行》描述恐惧经验,《心灵的洞穴》诉说人性的妒忌复仇
《迷宫行》透过希腊神话中,阿丽雅德妮闯入迷宫遭遇人身牛头怪物的故事,描述人人生命中共有的恐惧经验。葛兰姆曾在自传中描述,如果要选一支舞给六到八岁的孩子看,《迷宫行》将是首选,「并非这支舞粗浅简单,而是因为透过简约的绳索空间布景,直接表达出人性对于陌生冒险的恐惧,即使孩童也能深刻感受。」《编年史》的开始片段,背景中扁平却富有棱角的建筑,则突显出葛兰姆在空间内对肢体作出革命性曲线的创意。
取材希腊悲剧《米蒂亚》Medea的《心灵的洞穴》,诉说人性的妒忌复仇,赤裸呈现由爱生恨的极端性格;许芳宜说,其中的〈毒蛇之舞〉独舞,必须以强烈的肢体颤抖及狂放情感,跳出人性深处的黑暗恶毒,每次演出犹如「火在烧」。《光明行》则是葛兰姆技巧的完美呈现,歌咏表现年轻的美好,创作灵感来自纽约居所后花园的小芽,顺著光攀长到两层楼高,启发舞者应该不停发掘、成长自己的身体,从中经历痛苦,也享受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