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厅院制作《洛神赋》(林铄齐 摄)
两厅院达人

谁知道哪里有好的表演?

相较于剧场圈内人通常经由口耳相传,搜集情报决定欣赏菜单,一般观众则是多靠大众媒体,获得新作资讯。如今少了报纸大篇幅的报导,大众如何从新的媒体通路中,接收到没有八卦渲染、专业不变质的演出讯息与评论,已是一项有趣的挑战!

相较于剧场圈内人通常经由口耳相传,搜集情报决定欣赏菜单,一般观众则是多靠大众媒体,获得新作资讯。如今少了报纸大篇幅的报导,大众如何从新的媒体通路中,接收到没有八卦渲染、专业不变质的演出讯息与评论,已是一项有趣的挑战!

从台北的《洛神赋》、《杰宏.贝尔》、祖克曼小提琴独奏会、差事剧团的《米糖》、玛丽书娜的《身体重组》,到香港詹瑞文与林奕华的《万世歌王》、北京孟京辉的《镜花水月》;五月下旬到六月初,我跑遍两岸三地,一共看了七场演出,戏剧、音乐、舞蹈,无一不放过。赶场看表演,几乎成了第一、也是唯一的下班生活。

每年四至六月、十至十一月,台北的演出节目不仅量多,内容也十分精采,算是台湾表演艺术界的旺季,每每在剧场见到的观众也多是熟面孔——说实在,这点十分值得骄傲!台湾剧场界用功的人士真不少,不仅在国内剧场常碰面,甚至到国外走著走著,也会不小心碰到。例如在法国亚维侬艺术节,就曾巧遇过导演鸿鸿;五月底在北京的先锋剧场更是遇见黎焕雄、程介人等一群台湾剧场人,间接地也认识了来自香港,目前人在北京林兆华工作室的张辉。

专业不变质的演出资讯哪里来?

演出频繁的季节里,剧场人总是疲于奔命地在各个剧场间穿梭赶场,市场生态看似欣欣向荣;然而,前所未有的大考验正来临——随著媒体通路的消长变化,过去掌握资讯优势的平面媒体式微,读者们渐渐把目光转向新兴电子媒体,报纸艺文版面因而遭到缩编命运。不久前文化界前辈许博允先生有感报纸艺文版逐遭删减的厄运,痛心疾呼台湾的文化根柢就要消失;我自己从事表演艺术这一行也近二十年,眼看他楼起,似乎就要面临看著他楼塌,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相较于剧场圈内人通常经由口耳相传,搜集情报决定欣赏菜单,一般观众则是多靠大众媒体,获得新作资讯。如今少了报纸大篇幅的报导,大众如何从新的媒体通路中,接收到没有八卦渲染、专业不变质的演出讯息与评论,已是一项有趣的挑战!

这些年来,「文化产业化」口号不断被提出,但是倚赖高密度专业人力的表演艺术,制作成本不由得也逐渐被拉高,卖座票房于是成了演出成败的重要关键,也影响表演团体及艺术家的生活命脉。因此,艺术在宣传包装的强调下,似已逐渐走向商品化,只要包装得宜,照样能吸引大批观众,演出的品质有时似乎不太重要了。

摆脱「明星」迷思,让口碑来宣传

我曾经在上海亲眼目睹,音乐厅外一群群买不起天价入场券的爱乐者,索取中途离场者的票根惨状,文化消费目的全为了社交,令人心痛。假使艺术可以像商品一样被贩卖和行销,导致艺术家的个人丰采和外表远比创意和技艺重要,艺术评论的焦点集中在「明星」的光环上,一窝蜂的八卦取代专业的报导,过多的宣传攻势和资讯也让观众或消费者无所适从。恶性循环下,艺术创作的本质是否也就逐渐被牺牲?我想许先生应该更为此而忧心吧!一次又一次上当的观众会用行动拒绝呢?还是继续被操弄呢?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表演艺术团体,采取逆向操作宣传,虽然辛苦,但是死忠支持优质节目的观众群仍值得期待,表现也都令人满意。例如绿光剧团《求证》经口碑传播,一路从台湾艺术教育馆演到国家戏剧院,叫好又叫座,就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例子。面对媒体环境及新闻口味的变化,如何强化艺术焦点、建立观众信心,是艺术团体要共同深思的挑战!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李惠美
美国伊利诺州大学教育公学硕士,
现任国立中正文化中心节目企划部经理。
在两厅院还是管理筹备处的时代即已任职,迄今已有二十年。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