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翁达杰《穿越史劳特镇》(陈荣彬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酷!爵士年代 VIVA JAZZ ERA/音乐之外 音乐之外 爵士vs.文学

幅员辽阔的爵士文学地图

爵士乐的发展历史、爵士乐的艺术形式、爵士乐的文学隐喻、爵士乐的人物角色……都曾是文学创作者笔下挥洒的主题。除了大家最熟悉、提出「爵士年代」一说的费兹杰罗,红透半个地球、小说中总少不了爵士乐人名与乐曲的村上春树,你知道还有谁曾经「大作爵士文章」吗?

爵士乐的发展历史、爵士乐的艺术形式、爵士乐的文学隐喻、爵士乐的人物角色……都曾是文学创作者笔下挥洒的主题。除了大家最熟悉、提出「爵士年代」一说的费兹杰罗,红透半个地球、小说中总少不了爵士乐人名与乐曲的村上春树,你知道还有谁曾经「大作爵士文章」吗?

时间是十九与二十世纪的交界,地点在美国纽奥良市的「轶闻里」(Storyville),这里住著二千个妓女,七十个职业赌鬼,以及三十个钢琴手。当时「爵士乐」的名号还没被人叫响,但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音乐家叫做巴迪.波登(Buddy Bolden),他用短号进行精湛的即兴演出,没人比他厉害。但他的背景也比一般乐手复杂:白天他是个理发匠,晚上他在酒吧里面恣意发挥自己的才华,但酗酒问题与两个女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却把自己逼向疯狂边缘。

麦克.翁达杰的《穿越史劳特镇》

巴迪在三十一岁就因发疯而被送入精神病院,度过余生二十几年,身后也没有留下任何录音,但仍被视为爵士乐的「始祖」之一。如果你对巴迪的传奇感到好奇,你可以在《穿越史劳特镇》Coming Through Slaughter这部小说里找到某个版本的答案。这是加拿大斯里兰卡裔小说家麦克.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一九七六年的作品,他靠一些乐手、妓女等人的回忆与文件史料来拼凑出巴迪的生平;如果你看过翁达杰比较有名的小说《英伦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对这种破碎片段的叙事风格一定不陌生。

文学中的爵士年代:史考特.费兹杰罗与《大亨小传》

爵士乐与美国黑人的「哈林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aissance)之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运动早期的诗人蓝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或是晚期小说家詹姆斯.包德温(James Baldwin),都常以爵士乐为创作主题,爵士乐曾激发出无数的黑人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或戏剧。但爵士文学并非黑人的专利,甚至提出「爵士年代」(Jazz Age)这个说法的就不是黑人——而是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史考特.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费氏以《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1925)这部小说作为爵士年代的最佳注脚,男主角杰.盖茨比(Jay Gatsby)一方面在爵士乐流泄的笙歌晚宴中寻找旧情人黛西(Daisy),另一方面却又涉入职棒签赌与贩卖私酒等勾当;所以,在文学呈现中,一九二○年代号称爵士年代,是一段既华丽又堕落的历史。

阿根廷、捷克到日本:爵士乐的文学地图

爵士文学既非黑人的专利,创作者也不限于美加两国。例如,阿根廷小说家胡立欧.科塔萨(Julio Cortazar)的中篇小说作品〈追求者El perseguidor〉就是以萨克斯风大师「菜鸟」帕克(Charlie Parker)为灵感来源的传记式小说,小说中的主角强尼.卡特跟「菜鸟」一样吸毒、自杀,一步步走上自我毁灭。来自东欧捷克的小说家约瑟夫.史克沃莱茨基(Josef Skvorecky)早在一九五○年代就完成了小说作品《萨克斯风手故事》The Tenor Saxophonist’s Story,藉著书中萨克斯风手丹尼的生活来反映他对于布拉格政治圈的意见,爵士小说变成他进行政治批判的一种工具。至于日本,以爵士乐主题进行创作的,有谁能够忽略小说家村上春树?他的《挪威的森林》与《国境之南,太阳之西》里充斥了爵士乐手的人名,爵士乐曲也变成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突槌」的《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村上春树曾经在东京都的国分寺附近开过一家叫做「彼得猫」的爵士吃茶店,这段生活经验也变成他创作《国境之南,太阳之西》时的灵感来源。这本小说的男主角阿始是爵士酒吧「知更鸟巢」的老板,他虽然已经结婚,而且有两个小孩,但对年轻时的情人岛本始终念念不忘——酒吧里最常播放的就是他与岛本之间的爱情主题曲:黑人爵士歌手纳京.高(Nat King Cole)主唱的〈国境之南South Of The Border〉。最后,岛本虽然与阿始短暂重逢,但却又神秘失踪,这让阿始的生活又退回到一阵迷惘困惑中。有趣的是,如果你看过村上写的另一本书《爵士群像》Portrait in Jazz的话,就知道纳京.高不曾演唱〈国境之南〉这首歌曲——其实是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唱的——文坛最著名爵士乐迷居然也有「突槌」的时候?

从美国到日本,从阿根廷到捷克,爵士乐的主题跨越洲际的界限,成为世界文学的共通主题。那么台湾呢?我们期待台湾能够出现以爵士乐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出专属于台湾的爵士乐品味。

10部经典「爵士文学」作品

麦克.翁达杰《穿越史劳特镇》Coming Through Slaughter

以纽奥良知名短号手巴迪.波登为主角的传记小说。「史劳特镇」是一个路易西安那州的小镇,是波登疯掉以及死亡之后曾两度经过的地方。

黑人诗歌大师蓝斯顿.休斯的《精选集》Vintage Hughes

蓝 斯顿.休斯常常藉著爵士乐主题来创作具有黑人主体意识的诗歌,代表作如〈比莉.哈乐黛之歌Song for Billie Holiday〉、〈猫与萨克斯风The Cat and The Saxophone〉、〈爵士颂Jazzonia〉与〈小号手The Trumpeter〉等。

詹姆斯.包德温《将要去见那人》Going to Meet the Man

书中〈桑尼的忧郁Sonny’s Blues〉一篇,以摇摆爵士过渡到咆勃爵士的时代为背景,叙述男主角桑尼为追求咆勃爵士的创作而不被接受,但最后他哥哥还是去聆听桑尼的钢琴演奏,也象征著兄弟俩逐渐了解、接受对方。

史考特.费兹杰罗《大亨小传》

小说男主角杰.盖茨比(Jay Gatsby)是「爵士年代」的代表性人物:他为寻找旧情人而夜夜笙歌,但他的内心却是空虚、堕落的。如费兹杰罗曾写道:爵士年代(一九二○年代)是「奇迹的年代,是艺术的年代,同时也是讽刺的年代。」

胡立欧.科塔萨的《春光乍现与其他故事》Blow-up and Other Stories

科塔萨长期流亡巴黎,爵士音乐是其创作氛围中的重要元素。本书中有部中篇〈追求者El perseguidor〉是以「菜鸟」帕克为灵感来源的传记式小说。

奥斯卡.伊胡罗斯《曼波狂潮》The Mambo Kings Play Songs of Love

古巴裔纽约小说家奥斯卡.伊胡罗斯(Oscar Hijuelos)在1990年所作,曾改编为电影。故事描写来自古巴的一对兄弟:大胆外放的哥哥西萨和胆小敏感的弟弟内斯脱——这本小说所讲的除了古巴爵士乐,还有他们的爱情与梦想故事。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On The Road

美 国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藉著虚构主角Sal Paradise来诉说「垮掉世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人生哲学与生命观。这世代的人完全不信「美国梦」的伦理价值,因为对于死亡的恐惧,所以希望能在短暂生命中体验各种事物,爵士乐 则成为他们所向往的自由精神。

村上春树《挪威森林》

《挪 威的森林》在1987年出版,在日本创下四百三十万册的销售纪录。男主角渡边彻是个回忆大学生活的中年男子,记忆中的两个女人:安静、优雅而清澈的直子, 可以代表她的是比尔.伊文斯(Bill Evans)的酷派钢琴琴音;后来成为渡边女友的小林绿,渡边总是与她一起到Dug酒吧去厮混,一边听著孟克(Thelonious Monk)等咆勃爵士乐手的音乐。

村上春树《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黑人爵士歌手纳京.高在本书中成为联系男主角阿始与他小学时代情人岛本的媒介。

童妮.摩里森《爵士乐》Jazz

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有关爱情、谋杀、与赎罪,以一九二○年代为背景,是美国南方黑人到纽约市寻梦与梦碎的故事。「爵士乐」指作者把爵 士乐的开放结构与美学观点运用在小说的叙事手法上,而非描述爵士乐有关的人事物。

 

文字|陈荣彬 爵士乐评人。政大哲学系硕士,目前就读辅大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班,研究兴趣为「非裔美国作家的爵士文学」与「批评文学」。著有《当电影遇上爵士乐》一书。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