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德思名列最常被国外搬演的当代法国剧作家,他的剧作在法国各地剧院的年度戏码中也从不缺席。讽刺与张力兼具,现实感与寓言性俱足,批判性与悲悯交织,读他的剧本很容易被鲜明的情境吸引,一口气读完会立刻想从头再读。
2008国际剧场艺术节─创作社《R. Z.》
3/13~15 19:30
3/15~16 14:30
台北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当代有许多优秀的剧作家,不断写出反映时代、针砭社会的佳作。但八○年代的戈尔德思(Bernard-Marie Koltès,1948-1989),九○年代的莎拉.肯恩(Sarah Kane,1971-1999),他们用文字制造的不只是剧本,而是炸弹,是把剧场、把人心炸开的炸弹。他们走进剧场仿佛前无古人,重新定义剧场可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让每个看过他们作品的观众,对艺术、对剧场、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开始不由自主地质变。这样激烈的革命家,从前曾有过布莱希特、贝克特、惹内,幸而今日我们还有戈尔德思和莎拉.肯恩。
直指社会生存本质,提升到现代神话高度
戈尔德思是因爱滋过世的当代艺术家中,最著名者之一。身为同志,长在法国乡下的封闭小城,戈尔德思自幼叛逆,却无处发泄,直到他二十二岁那年初次进剧场看戏,彷如天启,立刻找到表达的形式、感觉、语调。他开始写作,以典雅深富象征诗意的语言,书写黑人、流浪汉、杀手等边缘族群的卑微处境,却能直指社会的生存本质,提升到现代神话的高度。
法国当代导演巨匠薛侯(Patrice Chéreau)对戈尔德思的知遇,是一段剧坛佳话。自一八九三年主掌巴黎南郊南德禾(Nanterre)的杏树剧院起,薛侯即接连上演戈尔德思的剧作,部部成绩斐然,让戈尔德思声誉扶摇直上,每有新作皆动见观瞻。有薛侯这样的导演为之背书并掌控首演品质,戈尔德思剧作的戏剧张力与深层寓意令人难以错失。到了他的天鹅之歌《侯贝多.如戈》Roberto Zucco,他逝世后才进行的首演则是由德国的导演大师彼得.胥坦(Peter Stein)在柏林所制作。
一九七九年完成的《黑人与狗的争斗》Combat de nègre et de chiens灵感来自戈尔德思之前一年的非洲之行,写的是黑人向白人殖民者索讨兄弟尸体的情节。然而本剧不只在写黑白斗争、种族歧视、权力压迫,事实上,索讨者和被索者一起陷于无路可出的僵局中。一如他一九八五年的《棉花田的孤寂》Dans la Solitude des Champs de Coton,一名商人和一名顾客间的交易谈判,既是资本主义的买空卖空,也是情欲的交换流动,但归根究柢,仍是买不成也卖不了的僵局。也许僵局还算好的,如果有出路,可能更糟。像一九八五年以美国之旅为灵感的《西边码头》Quai Ouest和一九八八年的《侯贝多‧如戈》,出路都是死亡。
最常被国外搬演的当代法国剧作家
杨莉莉曾如是分析:「交易关系甚至可说是他的戏剧角色的人际关系。大多数的剧作家状摹戏剧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戈尔德思则写其交易买卖/语言交换(échange)之实,足见剧作家观察我们这个『消费社会』入微之处。说到底,所有的情感交换,不也是一种交易吗?」确是一语中的。戈尔德思的中文译介功臣便是上引这本杨莉莉编译的《戈尔德思剧作选》,内收四部代表作与相关论述。其中慧眼独具选入小品《达巴达巴》Tabataba,此剧也是一个僵局:一对姊弟困在燠热的院子里,时值子夜,姊姊不断怂恿弟弟出去找女孩子约会,弟弟不甩,只一迳擦著他的摩托车。姊姊哭,弟弟笑,在奇特的幽默气氛下,乱伦情欲呼之欲出,足以见识「行家一出手」的功力。
戈尔德思曾表示自己的写作目标是:「我只希望,有朝一日,能用最简单的字,好好地叙述我所知道最重要、并且是说得出来的事情,一种欲望、一样情愫、一处地点、一些光线和声响,总之是我们世界的任何一隅同时共属所有人所有。」以小见大,本是剧场的能耐与天职,戈尔德思当之无愧。无怪乎他名列最常被国外搬演的当代法国剧作家,他的剧作在法国各地剧院的年度戏码中也从不缺席。讽刺与张力兼具,现实感与寓言性俱足,批判性与悲悯交织,读他的剧本很容易被鲜明的情境吸引,一口气读完会立刻想从头再读,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强烈经验。
延伸阅读
▲ 杨莉莉译,《戈尔德思剧作选》,台北:桂冠出版,1997
- 《表演艺术》杂志第45期,杨莉莉〈戈尔德思:法国95年度最热门的剧作家〉,p.44,1996年8月
- 《表演艺术》杂志第53期,杨莉莉〈哲学与戏剧—《飨宴》与在《棉花田的孤寂》〉,p.91,1997年4月
- 《表演艺术》杂志第60期,杨莉莉〈暴力、媒体与戏剧—谈戈尔德思之《侯贝戈.如戈》〉,p.18,1997年12月
- 《表演艺术》杂志第82期,杨莉莉〈重见天日的《遗产》〉,p.86,1999年10月
- 《表演艺术》杂志第100期,杨莉莉〈迸发能量的肉身剧场—谈阿梅尔‧胡塞尔执导之《侯贝多‧如戈》〉,p.55,2001年4月
- 《表演艺术》杂志第111期,杨莉莉〈一个神秘的启蒙故事—贾克.尼学(Jacques Nichet)执导《黑人与狗的争斗》〉,p.21,2002年3月
- 《表演艺术》杂志第114期,杨莉莉〈「你从街角弯进来的时候……」—谈法国剧作家戈尔德思的《夜晚就在森林前面》〉,p.44,2002年6月
文本导读
《侯贝多.如戈》 从杀人犯的故事透视人生荒寂
戈尔德思以十五个短景勾勒如戈从越狱、犯案、逃亡、被捕、到最后跳楼的过程,一路涉及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借机透视各种人生的荒寂。
文字 鸿鸿 诗人、电影暨剧场导演
《侯贝多‧如戈》Roberto Zucco灵感源自一个真实人物:侯贝多.苏可(Roberto Succo,1962-1988)。苏可是义大利的一名连续杀人狂,十九岁时因双亲拒绝借车,一怒手刃父母,接著还杀了一名警察。他被判心智失常,求刑十年。他服刑五年后越狱成功,此后纵横欧洲四国,连续犯下抢劫、强暴、绑架、杀人罪行。两年后(1988)他在故乡威尼斯被捕,再度越狱时跌下屋顶,后来在狱中自杀。
十五个短景,透视各种人生的荒寂
这起「无动机犯罪」震惊世人。戈尔德思在病榻上得悉此事,灵感泉涌。他以《沃伊采克》式的表现主义手法,以十五个短景勾勒如戈从越狱、犯案、逃亡、被捕、到最后跳楼的过程,一路涉及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诸如非法交易、少女卖淫、问题家庭等等,借机透视各种人生的荒寂。部分场景相当骇人,诸如杀母、强奸少女。
如戈并未透露任何杀人动机,有评论认为他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毁行动──但如果意图自毁,又何必要越狱?我反而觉得个个受害者都像想要寻死,如戈如同上帝派来的杀手,被上天和人世一起遗弃,只能孤独地对著公共电话喃喃自语。杨莉莉指出:「细读每场对白,会发觉几乎没有人认真在听别人说话。……最后只有自毁一途,方能逃出杀或被杀、出卖或被出卖的交易逻辑。」
如戈最后是被他强奸的少女出卖的,然而戈尔德思把这出卖写得像生死恋情──剧中最动人的,当推这一暧昧的恋情。少女失身于如戈之后,离开她的问题家庭,卖身为娼以便再度找到如戈,最后用出卖他的方式,始与如戈重逢。这种毁灭性的爱的强度,足堪平衡如戈看似无情的暴力。
格局规模不小,仍可能在小剧场呈现
戈尔德思写作同时,一位法国记者Pascale Froment也以苏可为题写了一本报导文学,于二○○一年由Cédric Kahn拍成电影Roberto Succo。影片以纪实手法拍摄,显得凌乱失焦,成绩反而不如戈尔德思的借题发挥。
彼得.胥坦的版本在大舞台上呈现了丰繁的世界群像,为如戈的行为设定座标。这出戏格局与规模不小,是否可能在小剧场中完整呈现?我以为的确可能。我曾在亚维侬OFF艺术节中看到一个法国剧团Ozagê,在小剧场里,以一道浴帘、几座平台,便精准调度出十五个场景,导演Tony Le Guern自饰如戈,其他演员一饰多角,却深具说服力,饰演少女的Maud Imbert的造型与演技更是魅力无敌。那场演出让我至今回味无穷。我们且期待王嘉明的演绎。
剧场诠释
是杀人犯、英雄、或是其他?
王嘉明 以自创语言新诠《R.Z.》
王嘉明这次选择用「自创语言」作为表演风格。他和演员摸索出一套结合了德、法、粤、日语特色的外星语,挖掘剧作中「命名」、「沟通」和「共识」错综复杂的关系。
文字 周行
擅长在小剧场以实验手法表现流行文化议题的「顽童导演」王嘉明,此次应两厅院「2008国际剧场艺术节」邀请,执导法国当代剧作家戈尔德思生前的最后剧作《侯贝多.如戈》,剧本取材自真实事件,以一名年轻的连续杀人犯如戈为主角,这位戈尔德思笔下唯一的「有名之人」,与其他二十几个无名姓的角色,在十多个短场中展现杀人犯与周遭社会的互动。
质疑理性社会的创作核心
曾以另一个美国连续杀人犯为题材编导《Zodiac》的王嘉明,认为杀人犯的存在和动机,皆和以理性为圭臬的当代社会相悖,也因此,这个剧本反映的并非主角为何杀人,也非展现杀人的暴力,反而是相对于杀人犯以外的整个社会的暴力性。
「我一直在想这个社会体制到底提供了我们什么,以致我们很轻易地用『成熟』、『幼稚』等分类去判断别人?」他认为,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其实是可怜的,必须面对外界的命名、定义;侯贝多.如戈作为剧作者唯一命名的角色,是解读剧本时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如戈的名字是他最大的秘密,他被捕是因为女友供出他的名字,而舆论和媒体不断地谈论他、定义他,又是另一种命名;剧末如戈坠楼的行动,被众人视若悲剧英雄,「但什么是悲剧?什么是英雄?当人们粗率地解释他人时,一切反而都变得不可信了。」
自创外星语,说出荒谬悲喜剧
即便诠释现有剧本,王嘉明亦力求以崭新、独特的手法表现剧本内容。继二○○三年用傀儡身段演绎莎士比亚的《泰特斯》后,这次他选择用「自创语言」作为表演风格。「我对国外剧本翻译成中文始终觉得尴尬和不耐,因为翻译常常只针对意义进行,却忽略了原著用『语言』表现剧场氛围和节奏的用心」,此次王嘉明和演员摸索出一套结合了德、法、粤、日语特色的外星语,挖掘「命名」、「沟通」和「共识」错综复杂的关系。
此外,舞台设计王孟超将打造一个如电影取景框般、突出表演部分的空间:三个橱窗,框出十多个流动场景,供四位演员所饰的二十多个人物进出,窗外的世界则显现为一脏乱嘈杂的空间,对比窗内的乾净纯粹。服装设计莎拉则让如戈以外的所有角色都穿著印上样板服饰(如警察制服)的T恤;而整出戏以黑布套遮住面孔、穿著真实衣物的如戈,究竟是杀人犯、英雄、或是其他?就请观众走入剧场,与王嘉明一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