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应该是怎样一个人?指挥要扮演什么角色?在作曲家、乐团团员、观众,甚至乐团经营者、唱片公司或艺术经纪公司心中,要求的指挥形貌都很不一样。他总是在同一个夜晚同时扮演神、魔、人三种角色,也是乐团的灵魂所在。他要型态多样满足不同的人,但却心态单一「从音乐而来、朝音乐而去」,始终不变。
作曲家把宛若巨兽般的庞大管弦乐,用密码符号封存到乐谱中,千丝万缕的思绪化成平淡无奇的几页豆芽菜。
直到指挥站到台上,双手一挥,带动乐团整齐地运动起来,音符顿时立体成音乐,飘荡在空间里,气氛庄严神圣不可侵犯,这时他是「神」。当被唤醒的管弦巨兽被指挥巧妙地掌控于股掌之间,且让全场观众听得混然忘我、如痴如醉,这时他是「魔」。曲毕,当指挥回头谦卑地向台下鞠躬,接受掌声荣耀时,无疑是「人」。
这就是指挥!一个总是在同一个夜晚同时扮演神、魔、人三种角色的职业。
不同的人往往对指挥有不同的看法与期待,一个没有指挥的乐团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到底这个指挥台上的英雄人物,是透过怎样的魅力、能力、与创意,塑造出交响乐团的典型与风格。
对作曲家来说,希望指挥是精确的转译者,能忠实传达乐念。
因此,创作者如果能身兼指挥似乎是最好不过。从音乐史看来,远的有白辽士、华格纳、布拉姆斯、孟德尔颂,近的则有马勒、理查.史特劳斯、斯特拉温斯基、柯普兰,甚至是布列兹、辛诺波里等人都有指挥自己作品的纪录。不过,讲究专业分工的年代,自己诠释自己作品似乎顶多称得上「称职」,却也难逃「敝帚自珍」的疑虑。
对团员来说,则希望指挥是专业涵养与人际关系兼具的领导。
我想,每个团员都会喜欢态度不愠不火、练团循循善诱的华尔特;如果遇到塞尔或莱纳这种与团员不苟言笑、排练严格且超时的指挥,难免私下有怨。如何训练乐团,拿捏与团员相处之道,甚至是搞定合唱团、舞团、独唱家、独奏家,完全看指挥的「内功」修为。
但对观众来说,却希望指挥是个把音乐搞得轰轰烈烈的魔术师。
无论是像伯恩斯坦在指挥台上飞跃而起,小克莱巴(Carlos Kleiber)如花蝴蝶般在空中揉撚音乐,这些吸引全场的视觉动作;或是卡拉扬细火慢炖的优美弦乐,更动乐谱追求新声响的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这些不可思议的听觉体验。这些指挥的魔法能满足买票进音乐厅的人的心,给观众一场时而沉潜、时而激昂的曼妙之旅。
对乐团经营者、唱片公司或艺术经纪公司来说,希望指挥是深具市场号召的摇钱树。
二十一世纪是「乐政分家」的年代,如果没有乐团经营团队、唱片发行或经纪巡回三方面的奥援,再杰出的指挥恐怕也只能故步自封走不出去。因此新一代指挥不光是要把音乐演好,更要有募款能力,懂得跟管理阶层沟通,以及市场的号召力。所以找个充满色彩魅力的指挥,大大吸引媒体与市场注目,无非是条「乐政双赢」的终南捷径,就像柏林爱乐找来诠释现代作品有一套的赛门.拉图,就成功扭转窠臼古板的乐团印象,在唱片与巡演也获得国际系统加持。
这就是指挥,他要型态多样满足不同的人,但却心态单一「从音乐而来、朝音乐而去」,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