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的创建者,从古早的贵族、十八世纪后的中产阶级担纲,蜕变迄今,近代也出现了许多指挥家,打造符合自己理想的乐团。如阿巴多就创了三个乐团;巴伦波英为了和平意义,创立了东西会议厅管弦乐团;而苏联解体后,因为「外资」的挹注,也让钢琴家普雷特涅夫、指挥家伊凡.费雪有机会成立自己的乐团。
一个全职业交响乐团的创立,从历史角度来看几乎都是由各国的贵族跟皇室来资助,才有办法维持下去,十八世纪以后中产阶级兴起,他们也想学皇宫贵族弄个自己的交响乐团,位在莱比锡的一群布料商人便出钱出力组成了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时至今日该团虽延用旧名,但乐团所有经费都是由莱比锡市政府与德国联邦政府来编预算支应。一八八二年五十四位演奏家因为不满原先Bilse乐团的待遇,愤而集体出走组成了今天的柏林爱乐,Bilse乐团当时也是私人乐团,柏林爱乐成立之初也是自负盈亏的乐团,要不是柏林喜好古典音乐的人口够多,柏林爱乐所有成员对音乐的坚持,加上高竿的经纪人跟绝对孚众望的音乐总监,今天也不会有帝王级的柏林爱乐存在。
指挥家阿巴多也创立了欧盟青年乐团、马勒青年乐团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第一代的马勒青年乐团团员后来自组成为职业性质的马勒室内乐团,而马勒室内乐团每年八月也是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的固定班底。犹太指挥家兼钢琴家巴伦波英与巴勒斯坦文学家萨依德,他们在一九九九年德国威玛创立了东西会议厅管弦乐团(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他们召集了一群来自以色列跟阿拉伯的优秀青年音乐家组成了乐团,这等于是数千年来两大因信仰、种族而互相仇视的民族却要共用一个谱架演奏音乐,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间的战争冲突至今仍未停歇,难得的是他们为了音乐却能放下歧见,互相面对物相理解,每年八月他们都在西班牙做密集的排练,接著在巴伦波英指挥下巡回演出。
二十世纪末由于共产主义的瓦解,原先在苏联跟东欧许多优秀的演奏家大量出走,在德国的音乐院许多知名的钢琴或弦乐教授几乎都是俄国人,但是也有人抓住这个机会,引进所谓的「外资」,以相对的高薪及合理的乐团制度吸引优秀的演奏家,在短期内便有办法成为国际级的交响乐团,也创造了一种另类的交响乐团奇迹。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普雷特涅夫与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还有伊凡.费雪与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