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鹰导演的《哥本哈根》。(北京 蓬蒿剧场 提供)
北京

在社区拚出专业戏剧节 东城区发展戏剧有魄力

五月上旬在北京东城区揭幕的「南锣鼓巷戏剧节」,不过是第二届,规模就从第一届的四出戏发展到四十出戏,整整扩大了十倍,而且具备国际性的视野,参演品质重量均叫人刮目相看,让戏迷除了看到世界级的经典,也同时看到青壮辈编导演的新作。这也是近年东城区大举投入资金,戮力发展戏剧产业的成绩之一。

 

五月上旬在北京东城区揭幕的「南锣鼓巷戏剧节」,不过是第二届,规模就从第一届的四出戏发展到四十出戏,整整扩大了十倍,而且具备国际性的视野,参演品质重量均叫人刮目相看,让戏迷除了看到世界级的经典,也同时看到青壮辈编导演的新作。这也是近年东城区大举投入资金,戮力发展戏剧产业的成绩之一。

 

二○一一年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五月十日大张旗鼓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拉开帷幕,将一路演到七月十二日落幕,四十部国内外优秀剧码将分别在十五个中小型剧场进行一百八十场演出。这是北京第一个地区性戏剧节,去年由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创办,「街道办事处」可以说就等同于台湾的一个「里」的行政单位与范围。由于辖区内交道口及南锣鼓巷地区汇集著中央戏剧学院、国家话剧院等全国最重要戏剧艺术资源,并拥有中戏逸夫剧场、中戏北剧场、国话小剧场、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北京儿艺七色光剧场,以及民间的蓬蒿剧场等剧场资源,北京城保存最好的胡同建筑群环境,也让节庆充满现代与传统交融的趣味与独特的时空感。

第二届就扩大了十倍

和去年草创仅有四出话剧、廿四个场次相比,第二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剧码和场次都扩大了近十倍,包括十九出「邀请参演剧码」和廿一出「加盟剧码」,其中邀请剧码在辖区内剧场演出,加盟剧码则在离南锣鼓巷不远的其他八个剧场上演。虽然是一个年轻的社区戏剧节,但具备国际性的视野,参演质量均叫人刮目相看,让戏迷除了看到世界级的经典,也同时看到青壮辈编导演的新作。本次邀演的原创剧码方面有王晓鑫导演的《遗嘱》,根据老舍原著改编的《我这一辈子》,王晓凡导演、纪念曹禺生平的《寻找剧作家》,黄盈编导的《都》,还有童道明创作献给曹禺和契诃夫的《秋天的忧郁》。

世界经典名剧最新演绎则有徐昂导演的《动物园的故事》The Zoo Story、刘立滨导演的《低音提琴》The Double Bass、赵立新导演的《审查者》The Censor、王晓鹰导演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王绍军导演的《奥莉安娜》Oleanna、谷亦安导演的《尘归尘》Ashes to Ashes、吴朱红导演的《安妮日记》。另外还有来自国外的剧码,如瑞典史特林堡A. Strindberg编剧,M. Lafolie导演的《鹅塘》The Pelican、美国Joseph Graves导演的《狗,还是老婆,这是个问题》Man’s Best Friend,法国默剧大师Philippe Bizot亲自登场的默剧《静默回忆》Nostalgia,法国Carole Ventura导演并表演的话剧《岁月的泡沫》Form of the Daze,以色列Ariel Cohen与Osnat Kelner的舞蹈剧场《迁徙的动物》Foreign Animal,以及唯一一部台湾作品——外表坊李建常导演的《今天早上我们回家》。

东城区卯起来发展戏剧

北京东城区二○一○年成立了「东城区戏剧建设促进委员会」,区内的戏剧院团、院校、剧场、媒体、票务加盟也组成了民间「东城区戏剧联盟」,共同投入戏剧公益事业发展和戏剧产业发展。并以五年为期,区政府每年将拿出人民币一千万元的戏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优惠借款、直接投资、专项补贴等方式,引导、带动、吸纳社会资本;每年三百万人民币戏剧发展公益补贴资金将重点支持戏剧品牌活动打造、公益戏剧普及、剧场和剧码奖励等。补贴资金还将对到东城区创业发展的戏剧名人给予贴息贷款或租金补贴。

有此资金与办法后盾,本次南锣鼓巷戏剧节继续以公益性演出为主,戏剧节邀演的十九出剧作的30%以上席位为特价和赠票,主要对象为学生和社区居民。尽管这样的投资也许难以在短时间之内见到成效,但毕竟对于潜在观众的养成,是一个实质的官方扶植行动。除了南锣鼓巷戏剧节,东城区更推出「北京东城国际独角戏戏剧节」,今年夏天同时在进行的还有「全国戏剧文化奖.2011小剧场优秀戏剧展演季」,并积极与各国使馆合作推出一系列新锐与经典的表演艺术展演活动。北京东城由政府、资金、产业到民间垂直横向整合的具体务实行动,要让戏剧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只是口号而已。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