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音管拆开后成为四节,乐器名称在义大利文的意思是「一捆柴」。(许斌 摄)
先修班 The Beginners' Class

关于低音管的天才十问

为什么低音管又长又直的好像甘蔗啊?

低音管看起来这么重,小朋友能够学吗?

学低音管会不会很难呢?

低音管又称巴松管,造型特别的它在乐团中分外引人注目。七月份,徐家驹低音管室内乐团将举办「百人巴松庆百年」音乐会,上百人拿著长长的低音管站在台上演奏,声势想必相当惊人!趁此机会,我们也来请教台湾的「低音管教父」徐家驹老师,请他带著我们,进入这个有趣乐器的世界!

为什么低音管又长又直的好像甘蔗啊?

低音管看起来这么重,小朋友能够学吗?

学低音管会不会很难呢?

低音管又称巴松管,造型特别的它在乐团中分外引人注目。七月份,徐家驹低音管室内乐团将举办「百人巴松庆百年」音乐会,上百人拿著长长的低音管站在台上演奏,声势想必相当惊人!趁此机会,我们也来请教台湾的「低音管教父」徐家驹老师,请他带著我们,进入这个有趣乐器的世界!

徐家驹低音管室内乐团定期音乐会~「百人巴松庆百年」

7/17  14: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1. 这个乐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发明的啊?

低音跟长笛一样,都是很古早就有的乐器。但这样乐器是一直到十六世纪义大利人阿尔伐尼欧(Alfanio, degli Albonesi)才把这个属于低音区的乐器定型。低音管跟双簧管是同样的乐器家族,高音的双簧乐器发展成了双簧管,而低音的双簧乐器就成为低音管。在发明的当时曾经称为Phagotus,就乐器构造来说,Phagotus开始有了低音管的雏形。在国内一般都称为低音管,但因为英文名称Bassoon的关系,也有人将它翻译为「巴松管」。

 

2. 低音管看起来又长又直好像甘蔗喔!

没错,只要去查义大利文字典,就可以发现低音管的原意就是「一捆柴」,低音管拆下来总共是四节,放在一起就真的像是一捆柴一样!

低音管的长度有两公尺半以上,一般人一定会认为它是最长的乐器,但它的道理就像法国号、长号、小喇叭、低音号等铜管乐器相同,只不过它们是将乐器卷起来而已,否则的话根本就无法操作。

说它又长又直也不完全正确,低音管是一个锥形体,最上面接著簧片的吹口非常小,前面的弯管也是小小的一根,接到乐器主体后到底管部分有个从外表看不出来的U型管,将气流绕道往前,直到尾端的出口已经变得很大了,因此外型看起来直径虽然似乎一样大,但拿头尾相比较起来就可以证明它是个锥形的乐器。

 

3. 低音管看起来好像很重,又是侧一边演奏,长期演奏会不会有职业伤害?

会,低音管可能因练习、携带等因素而造成腰部或脊椎的伤害。但是,严格说来,所有的乐器演奏姿势都是不符合天性、不自然的,所以说,这种职业伤害会发生在任何一样乐器身上,包括钢琴、小提琴等无一幸免。因此,放松、暖身、辅助运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平常的练习不管键盘、管乐或弦乐器,手指都是持续向掌心运动,因此不妨在练习或演奏之前让手部的筋骨做些反向的运动,例如双手十指交握后反转向外伸展等动作,至少可以减低一点受伤的机会。

 

4. 乐器那么重,要怎样演奏与携带呀?

现在都有一些辅助的工具来减轻身体的负荷了,早期吹奏时都是用吊带勾住脖子,让双手可以轻松地演奏而不必负担太大的重量。后来从德国发明了肩带钩住乐器,用双肩来支撑更可以分散重量,最重要的是,避免了颈椎受伤的可能性。另外,美国也发明用「坐带」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用一条皮带钩住乐器底部之后再坐在皮带上面,也就是用身体的力量压住带子,让低音管悬挂在旁边,大大地减低身体上承受的重量。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必须坐在座位上,所以欧洲就不常使用,因为站立演奏跟歌唱一样,气会比较顺。

携带时,因为乐器可以拆成四节方便移动,而且这几年来设计的盒子愈来愈轻便与美观,可以双肩背起来,总体积就比一个○○七手提箱还要大一点而已。想背著骑摩拖车、脚踏车都非常方便。

 

5. 乐器的价格会不会很贵?

的确,低音管在所有的管乐器中是最贵的,普通要十几、廿万起跳,演奏层级的则是上百万,这也是推广低音管中遇到的困难之一。

铜管乐器只要保存得好,几乎都可以当传家之宝。反观低音管,即使是材质非常好,大约也只能保存八十年至上百年,而且还要看使用的频繁度而定。这是因为低音管不像提琴,它是一种以金属钻洞、锁螺丝等侵入式的方法制作而成,因此用久了就很容易损坏。此外,虽然美国很流行大战前制作的低音管,但这个乐器在演变过程中经过改良,可以让音量增大、传得更远了,因此旧有乐器的声音传导都已经不符现代的需要了。

 

6. 这个乐器那么大,小孩子可以吹得动吗?有没有身材限制?

只要手不是过分地小(也得参考一下孩子父母亲的块头呢,哈哈),也不是太瘦,应该就没有问题。当然,个头大,有先天的优势不只是吹低音管,是学习许多东西的优势。

弦乐器的规格有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都有,但管乐因为气柱的问题,改变大小就会影响到调性,因此小孩子就只能拿正常大小的乐器练习。当然,由于乐器的体积与重量的关系,吹低音管的孩子不可能像钢琴、小提琴那样,从三、四岁就开始接触,一般年龄大概在小学三年级左右才可能学习。

低音管的气柱很长,低音是比较耗气的,不过吹不吹得动这个问题可就不是体型可以判断的了。有的人一口气吹出来的长度有时可以比他高大的人长过三分之一,这点非常不可思议。也许是身体里气的容量天生就比较大,因此不一定个头小,气就一定小。

 

7. 低音管的入门会不会很难?

照我教学多年、还有以前吹过单簧管的经验,吹低音管跟双簧管的入门是比其他乐器要难一点。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发声体:因为单簧乐器只是一个簧片,它的发声就比双簧要来得容易,而无簧乐器像长笛只要气进去、方向对,声音就出来了。比长笛更好发声的就是直笛,因为就像哨子一样,气流的方向都已经固定好了。但每个乐器要吹到变成名家都是困难的,我们认为看起来简单的直笛,在欧洲的音乐学校却是一项主修乐器,可见它的复杂度也是难以想像的。

 

8. 低音管的音全是低的吗?

低音管的音没有想像中的低,它的音域类似弦乐器的大提琴,所以我认为应该算是一个中低音的乐器。它的音域在管乐器中算是宽广的,有三个半以上的八度,三个区域的音色都不一样,而且最高音非常高。像斯特拉温斯基的《春之祭》开头的独奏,或者拉威尔《波丽露》主旋律的后半段等旋律都是相当高的。所以它的可能性与变化都很大。低音管家族中只有一个倍低音管,比低音管低一个八度,这才真正叫做低音的乐器。

 

9. 它只能在管弦乐团里面演奏吗?

当然不是,低音管有吹不完的独奏曲,比较有名的协奏曲在古典时期的有莫札特的K191,这是他十八岁时候写的曲子;韦伯也有Op.75,F大调的协奏曲,这都是为了他们那个年代宫廷乐队的低音管演奏家所写的。两首乐曲流传到现在,都还是低音管的经典作品,不管什么样的考试都常常被拿来当作指定曲,算是学低音管一定要吹的曲目。现代的乐曲就更多了,特别是法国作品,有很多技巧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10. 低音管的声音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它可以作什么样的变化吗?

这个乐器非常有趣,因为乐器很长,每个音区发声的位置都不一样,最低音在最上面,高音在中间的区块。音色上来说,不同的音域听起来也各不相同:中、低音区有鼻音的感觉,高音区则兼具华丽与神秘感。就因为如此,许多录音师都说过要录低音管的音乐是最困难的了。如果收音的麦克风放得不好 到某一个音域,录起来的音质就会变得不像低音管,所以录音师要正确地录好低音管的声音,是需要花费不少心血的,但这种音色多变的特性,也是低音管与众不同的地方。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徒子徒孙聚一堂  百人上阵吹巴松

二 ○○八年,为了应台北世纪交响乐团创办人廖年赋的邀请策划出一场全部由低音管担纲的演奏会,庆祝该团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徐家驹灵机一动,藉著这个机缘,不 仅成立「徐家驹低音管室内乐团」,在他的号召下,一代、二代的学生齐聚一堂,更在当年创下了六十二个低音管演奏家同台演出的纪录。

在台湾堪 称为低音管「教父」级的人物,徐家驹投身演奏和教学,对这项乐器的推广更是不遗余力。他在国内各地演奏、演讲、举办观摩活动,还自掏腰包购买数把乐器租给 初学者使用。超过卅余年的耕耘,如今台湾主要乐团的低音管首席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今年,他更首度举办低音管夏令营,包括有大师班、室内乐、讲座、呼吸法、 乐器维修保养、簧片制作……林林总总的课程,相当吸引人。

三年前创下纪录后,徐家驹就一直想要将上台演出的人数扩增至一百,恰巧今年庆祝建 国百年,他于是顺势推动「百人巴松庆百年」音乐会,徒子徒孙一下就来了一百廿十多人。全场低音管音乐会有皮亚佐拉、盖西文等经典作品,也有电影《真善美》 及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改编,雅俗共赏的曲子加上百人大阵仗,让台上台下都热闹滚滚。(李秋玫)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