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大标看起来有点表演艺术自吹自擂的味道,不过对一月份的这几部电影来说,却是一点也不为过。从芭蕾舞到钢琴家郎朗,从歌仔戏到击鼓表演,又是国际又是台味,能说不丰富吗?
《跳芭蕾舞的男孩》My Dad is Baryshnikov
1/20起 光点台北
INFO www.skydigient.com
《郎朗 钢琴英雄—李斯特纪念演奏会》Lang Lang Live on Franz Liszt’s 200th Birthda
1/6起 全台威秀影城
INFO www.im.tv/myvlog/vievision
《龙飞凤舞》
1/13起 全台联映
INFO http://taiwanopera2012.pixnet.net/blog
《阵头》
1/20起 全台联映
INFO http://dintaomovie.pixnet.net
一月份有几部与表演艺术相关的影片,却也各自不同。
前阵子才在光点放过瑞典国宝编舞家马兹.艾克(Mats Ek)的作品Place,由他老婆与巴瑞辛尼可夫跳出精采的双人舞,这个月却有一部妙片《跳芭蕾舞的男孩》,剧情一如原片名直译《我爸是巴瑞辛尼可夫》,故事发生在苏联大改革时期,热爱芭蕾的单亲小男生,他对芭蕾舞的狂热无人能比,却因为瘦小无法举起女主角而总是丧失演出机会。看到不知哪来的巴瑞辛尼可夫演出录影带,让他坚信身上流著巴瑞辛尼可夫的血液,总有一天能成为波修瓦的首席,拿带子给自己舞团的首席男孩看,照著练习结果受伤,演出在即,他的大好机会来了,但究竟是不是巴瑞辛尼可夫的私生子,能不能如愿以偿踏上波修瓦剧院的舞台?看了便知。
《父后七日》班底再现 这次要搬演歌仔戏
台湾不大,真要到台北看个演出,高铁两小时就能到,但是纽约的演出呢?不是每个人都住在纽约市,搭地铁就能到林肯中心,而且下班时间也不一定刚好赶得上,随著科技的演进,这几年美国已经有一些电影院,现场即时转播热门大卖座的演出,概念就像是上回柏林爱乐来台演出时的「数位音乐厅」,只是用更低的票价,也不需大老远跑到剧院,在电影院内也能同步观赏。这个月有一部很特别的电影《郎朗 钢琴英雄—李斯特纪念演奏会》就是这样的例子。去年十月廿二日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诞辰两百周年纪念,SONY唱片继马友友之后力挺的华裔青年钢琴家郎朗,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合作的音乐会,就是透过Live Cinema这个系统同步在电影院放映,现场的声光效果十足造成话题而一票难求,而古典音乐演出跃上大银幕,这不仅是朗朗的头一遭,也是台湾观众的第一次。
继民国百年,台湾电影本著「台湾味」大放异采,一○一年一月就有七部台湾电影上院线,《父后七日》导演找来原班人马,这回从台湾的丧礼风俗,转战台湾庙口的歌仔戏外台的《龙飞凤舞》,请来了卫武营的邻居「春美歌舞团」当家小生郭春美,一人饰两角,以及一班歌仔戏演员吕福禄、李珞晴、周岑颐、郭姿容,同时也找来剧场演员吴朋奉、张诗盈、朱宏章、蔡柏璋、王琄、朱家仪、陈家祥等,以老团长骤逝而风雨飘摇的歌仔戏班为背景,贯穿出戏班家族的三条人生主轴,身为当家小生的女儿因车祸受伤无法登台,女婿朱宏章找了神似她的人顶替,失落的春美去印度治疗,却遇到智者蔡柏璋的开导,准备回台重振旗鼓;而搞不定自己,却想要搞定两个女人的长子吴朋奉,也决心痛改前非、倾全力协助妹妹整顿歌仔戏班。戏如人生,人生却比戏更精采!
从阵头到击鼓 台味十足的追梦故事
台中九天民俗技艺团因辅导中辍生透过鼓的学习扬名国际,但当真正接触到个个江湖味十足的团员,不得不佩服九天在这些年的耕耘有成,背鼓环岛爬玉山走撒哈拉沙漠,用击鼓的训练来消磨这些年轻人的过剩精力而走上正途。而这段从「九天灵修院」的阵头,转型以「击鼓」为主的民俗技艺团过程,被拍成了一部感人的电影《阵头》,以民间庙会的阵头文化来包装,骨子里却是在描述社会上的家庭与父子关系,「九天」收留各式各样被社会遗弃的边缘人,他们有各自令人心酸的故事,导演从中抽取元素,结合传统与现代,打造了一部视觉上非常台湾本土,却触碰到典型台湾家庭中父子关系,与勇于追求梦想的主题。透过两个阵头家族的拚场,带出两代关系的紧张与冰释,让人感动。片中柯有伦目睹树林间由朱宗庆打击乐团的演出,而让他起了扛鼓环岛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