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年代初期,国内艺文资讯缺乏,每月发行一次的艺文杂志,成为大众获取资讯的少数管道。如今,网路时代来临,艺文资讯的传播比以往更快、更直接、更便利,只要在google输入关键字查询,第一手资讯铺天盖地而来,表演艺术类杂志的角色变得尴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渐降低。当然,网路不可能完全取代杂志的专业性,但艺文媒体生态、角色的调整和改变,重新找到存在的优势与定位,是所有媒体工作者必须思索的。
回顾台湾艺文媒体的发展,一九八七年,政治解严、报禁解除,可视为重要的关键。解严前,报纸受到张数限制,只能刊出三大张,影剧和艺术合为半版,艺文新闻被讥为「在女明星大腿的夹缝中生存」,副刊版面肩负起艺文传播的使命。解严后,各报纷纷推出独立的文化艺术版,甚至实际介入表演艺术活动的参与或主办,艺文类杂志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时之间,繁花似锦、盛况空前。
就大环境来看,一九八○年代,也是台湾经济高速成长,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的时期。国人的生活水准向上提升,整个社会文化与价值观进入重新形塑的阶段,有钱有闲的民众,以最直接的参与艺术展演,来填补长期以来精神的匮乏。于此同时,耗资七十五亿元兴建的两厅院落成启用,国内外表演艺术团体交流频繁,艺文展演热络不已,酝酿积累的能量乍然迸现。这股时代潮流亦为艺文媒体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众中的主流 音乐杂志盛极而衰
其中,音乐类杂志是「小众市场」里的主流。一九七三年,文化人张继高创办《音乐与音响》杂志,在文化资讯荒芜的年代里,广受欢迎,也掀起一波音乐性杂志的出版热。接续问世的包括《音响杂志》、《全音音乐文摘》、《音乐生活》、《音响世界》、《乐典》、《唱片与音乐评鉴:音乐月刊》、《爱乐人》、《古典音乐》、《音乐时代》等二、三十种。这些刊物的内容多半兼顾音乐知识和音响资讯的传递,尤其唱片公司大量进口古典音唱片,为满足发烧友的需求,唱片评鉴、版本评比都是不可少的单元。古典音乐不再是少数菁英分子的休闲娱乐,开始走进大众的生活。
九○年代初期,是音乐类杂志的全盛时期,不仅发行量持续增长,广告收入更是惊人。然而,百家争鸣的荣景,虽为整个市场带来蓬勃气象,分食大饼者众,难免出现排挤效应。九○年代中期后,随著国外唱片公司纷传购并、音响公司相继关门,市场严重萎缩,音乐杂志也吹起一阵倒风。曾为指标品牌的《音乐与音响》杂志,在一九九五年停刊。被视为后起之秀,且发行量一度窜升到市场排名第一的《音乐时代》,也难敌低迷的市场景气,亏损严重,在一九九九年底吹熄灯号。二○○三年,市面上最后一本音乐刊物《古典音乐》杂志,正式画下句点。除了少数音响类杂志外,以古典音乐为主的杂志自此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直到二○○六《MUZIK谬斯客古典乐刊》出现,才又有了转机。
分类杂志与综合杂志 亦难敌市场淘洗
同样诉诸专业的分众市场,一九九四年六月推出《台湾舞蹈杂志》,是全台湾唯一的舞蹈杂志,由台北民族舞团团长蔡丽华创办。原本看好台湾近十万习舞人口,再加上无数爱舞观众,毅然投入,拼斗两年,惨赔收场。爱好京、昆剧的夫妻档陈鹏昌和贾馨园创立的《大雅》杂志,则是市面上仅见的传统戏曲刊物,虽然在台湾带起了一片昆曲观赏热,还是无法拉抬杂志的发行量,无疾而终。
至于,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等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杂志,虽然观照面广,却不免在专业与通俗的市场天秤上拉扯。庄福文教基金会在一九九三年赞助出版的《盼盼表演艺讯》,在市场考量下,改版涵盖流行文化的《Pam城市情报》,依旧难脱经营困境,只能宣告停刊。一九九四年创刊的《大风表演论坛》杂志,以两张报纸型附赠CD的形式,勉强维持一万份发行量,即使人事和印刷成本均低,也难达收支平衡,最后认赔收场。朱宗庆打击乐团在一九九八年四月创办《蓺类》,同年八月因不堪财务亏损,改版为报纸型态,作为其击乐教室推广教育之用。
面对网路潮流 如何重觅存在优势与定位
如今,还流通于市场通路的,仅有一九九二年创刊至今的《PAR表演艺术》杂志及《MUZIK谬斯客古典乐刊》,另有乐团刊物国台交的《乐览》和北市国的《新丝路》。难道,台湾的艺文环境比起九○年代衰退?事实是,表演艺术类杂志的消长与市场供需虽有关系,但更客观来看,观众对表演艺术的参与,多以购票观赏作为完成支持的表现,仅少数观众为培养自己的观赏能力,再延伸阅读专业刊物,以至表演艺术人口数和专业杂志读者群始终有著悬殊的差距。
再者,九○年代初期,国内艺文资讯缺乏,每月发行一次的艺文杂志,成为大众获取资讯的少数管道。如今,网路时代来临,艺文资讯的传播比以往更快、更直接、更便利,只要在google输入关键字查询,第一手资讯铺天盖地而来,表演艺术类杂志的角色变得尴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渐降低。当然,网路不可能完全取代杂志的专业性,但艺文媒体生态、角色的调整和改变,重新找到存在的优势与定位,是所有媒体工作者必须思索的。
今年十月,国际最知名的杂志品牌之一,走过近八十年岁月的《新闻周刊》Newsweek,宣告即将停印纸本。面对网路时代,阅听众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新闻周刊》全面数位化的决定,突显了平面媒体共同面对的困境。但电子e化真的是杂志媒体的救赎吗?且看近年来全球各式媒体争先恐后地为在网路上取得一席之地,战得血流成河不支倒地的,亦不知凡几。尤其在读者在网路世界仍多有免费、低价的消费使用习惯,且广告主对电子杂志广告效益仍有存疑的心态下,对表演艺术类杂志而言,美好的一仗是否已经打过?有待我们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