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宝冢魅力的核心是「梦想」。无论是华丽至极的舞台布景与服饰,姿容美丽、演唱与舞蹈技艺精湛的演员,取材无国界、主题多涉爱情的戏剧内容,舞台上的一切元素如梦似幻,演员与粉丝漫长的升级挑战也是梦想的实践,而宝冢音乐学校与剧场的所在,更是梦之国度的体现。
男装丽人、绝美歌姬、华丽的舞台与装扮、宛若少女绮梦中出现的浪漫爱情……闪烁著爱与青春的辉光,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型歌舞剧团宝冢,在欢度剧团百岁前夕,总算满足台湾观众的引颈长盼,首次来台公演!
自前年公布台湾海外公演、去年底正式来台举行记者会后,宝冢公演票券早已售罄,除了台湾的「宝冢饭」(宝冢粉丝)与想亲炙宝冢魔力的观众外,更有日本粉丝千里爱相随,观光与看戏一网打尽,让人十足好奇,为什么宝冢选择以世界少有的全女班剧团作为诉求?而女演员担纲高挑帅气的男性角色,与众人在台上载歌载舞,这样的风格何以延烧百年、造就惊人的剧场魅力?
精准设定观众群的表演
宝冢歌剧团并非爱好表演艺术的民众所创,而是一位眼光精准、希望藉歌舞表演吸引人潮,兴盛地方观光产业的企业家小林一三所设办。小林一三是日本知名企业家,一手打造阪急、东宝、东电等企业体。廿世纪初,宝冢是一正待开发的新温泉区,将阪急电铁沿伸到宝冢一带的小林一三,抓住了女性、家庭将成为未来消费主力的趋势,先在一九一三年成立前所未有的少女歌唱队,一年后,以余兴节目的型态,在温泉博览会中举行第一次公演。可以说,宝冢自创立便有了清晰的消费族群设定,而这是由小林一三敏锐的商业眼光做出的判断。
但,光能相准商机还不够。小林一三延揽东京音乐学校的名师为少女们进行教学,在「清纯、正直、美丽」的规训下,宝冢少女们孜孜矻矻地朝一位专业表演者迈进。此外,女性组成的歌舞剧团是相对于日本传统歌舞伎仅限男性演员的型态,出现后果然引起瞩目,算是站稳「温泉区娱乐表演」的起步。
二战前后,「男装丽人」、「男役与娘役」等表演风格逐渐出现于宝冢舞台上,这个风气或许与当时日本女性地位的提升有关;仔细想想,男装丽人不也正是三○年代时,德国女星玛琳.黛德丽在《摩洛哥》一片率先引领的风潮?当时的宝冢除了刻意经营专业女性演员的形象,也致力开发具异国情调的表演内容,在仿照法国歌舞秀的《我的巴黎》(1930)造成轰动后,取材欧洲各国的歌曲和表演型态,成为宝冢的演出特色。
与粉丝携手朝梦想顶端迈进
宝冢歌舞剧团理事长植田绅尔曾说:「宝冢的男装丽人用一般男性说不出的温柔言词与动作,慰藉女性空乏的心」(注),这句话可视为五○年代后,宝冢在表演和行销策略上更为聚焦女性观众的主要理由。
这种从观众心理出发的剧团经营方式,从小林一三创办宝冢以来,一直是很明确的,不仅是宝冢,从阪急电车的车厢颜色、阶梯等细节,都反映出阪急对女性消费者的重视。
当风度翩翩、浪漫倜傥的男役,与纤弱娇美的娘役在台上脉脉传情,执手共舞,歌咏爱情与梦想的永恒不朽,这样的舞台形象和爱情剧码,能让女性观众将对浪漫爱情、理想男性的想望尽情投射于台上的人物中;但,光是这样还不足以维系宝冢与观众的长期关系,宝冢以年功序列的升迁制度,和较演艺圈更极致的明星制,更是让宝冢拥有一群长期核心粉丝作为剧团后盾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要成为宝冢演员的前提,是考进宝冢音乐学校。随著战后观众人数不断攀升,宝冢音乐学校也远近驰名,成为怀抱宝冢梦的少女们实现梦想的起点。宝冢音乐学校的录取率仅3%至5%,然而,考上也只代表站在宝冢金字塔的底端,从入学后,严格的评分和升级制便如影随形跟著这群宝冢少女,她们必须接受为期两年的基本课程:现代舞、芭蕾、日本传统舞蹈、钢琴、日本琴等,努力争取最佳成绩。获得佳绩,便能顺利在金字塔层层晋级,揹上愈来愈华丽的羽毛、谢幕时愈来愈往中间站……她们的目标,正是剧团各组的TOP STAR——首席男役与娘役。
宝冢有官方的戏迷组织「友之会」,但真正支撑起宝冢明星制循环不息的,其实是戏迷自发成立的粉丝俱乐部(Fan Club,简称FC)。由于宝冢演员每年都有学校毕业生源源不绝地供应,而演员到了一定年资多会退团,达到新陈代谢的作用,在这样的循环中,戏迷会物色自己喜爱的演员,为她组成FC;有趣的是,即使是自发成立的组织,也和剧团演员一样有分级制——要申请成为粉丝俱乐部成员,获得不同层级的优惠和福利(例如参与茶会、晚餐秀、亲手呈送信件给演员等),甚至最终成为接送演员上下班的代表……粉丝和他们钟爱的演员一样,为了实现梦想,也须历经长程跋涉。
这种自我经历的投射,间接强化了粉丝对明星乃至对剧团的忠诚,而宝冢也掌握了粉丝对明星的效忠心理,除了开发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商品,还有推陈出新、场次繁多的演出剧码,既满足粉丝的新鲜感,也让他们的死忠指数不断累积。这种独特的剧团粉丝文化,绝对是造就宝冢魅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宝冢就是梦想的花园
一言以蔽之,宝冢魅力的核心是「梦想」。无论是华丽至极(并砸下重金制作)的舞台布景与服饰,姿容美丽、演唱与舞蹈技艺精湛的演员,取材无国界、主题多涉爱情的戏剧内容,舞台上的一切元素如梦似幻,演员与粉丝漫长的升级挑战也是梦想的实践,而宝冢音乐学校与剧场的所在,更是梦之国度的体现——每年,无数的粉丝来到宝冢朝圣,从阪急线宝冢站下车后,迎向他们的店招、路边雕像、通往剧场的「花之道」,无一不是梦想成真的景观。
事实上,宝冢的粉丝或许比宝冢本身更能说明梦想的珍贵。他们是宝冢之梦最坚定的守护者。许多台湾的粉丝即使耗尽身家也要定期前往日本观赏演出,把站在「花之道」护送演员上班下班视为荣幸,加入粉丝俱乐部者,更自觉背负重责大任,务求绝对遵守俱乐部的内规,对可能破坏宝冢明星形象的言谈绝口不提,也对俱乐部的营运内容保密为上……一个剧团能让粉丝有如此强大的自制力和责任感,或许跟日本严谨的民族性有关,但,能养成一群高度忠诚的观众长期和剧团一起造梦,这点颇值得国内苦苦拓展市场而不可得的表演团队深探究竟,宝冢能,台湾,可不可能?
注:引自台湾中山大学企管研究所硕士论文《日本商业剧团顾客关系行销模式之研究―以剧团四季与宝冢歌剧团为例》,古晓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