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薇.姬兰(Gilles Tapie 摄 黑潮艺术 提供)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芭蕾女神降临——西薇.姬兰/人物专访 独家越洋专访芭蕾天后

西薇.姬兰 永远开放 永不设限

国际芭蕾舞巨星,来自法国的西薇.姬兰将于今年四月首度来台演出「6000 哩外」。这位极少接受采访的舞蹈名伶,这半年来,破例成为英国BBC纪录片的主角,并在二○一三年年底也在日本同意台湾电视媒体的专访,以及这次在她二月四十九岁生日前几天,接受本刊的越洋电话访谈。

笔者曾经在二○○七年的香港艺术节,观赏她与阿喀郎.汗的双人舞《圣兽舞姬》,也于二○一二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看过这次将来台演出的「6000 哩外」,印象深刻。我们的访谈,就从林怀民为她在《圣兽舞姬》所编的一段独舞谈起。

国际芭蕾舞巨星,来自法国的西薇.姬兰将于今年四月首度来台演出「6000 哩外」。这位极少接受采访的舞蹈名伶,这半年来,破例成为英国BBC纪录片的主角,并在二○一三年年底也在日本同意台湾电视媒体的专访,以及这次在她二月四十九岁生日前几天,接受本刊的越洋电话访谈。

笔者曾经在二○○七年的香港艺术节,观赏她与阿喀郎.汗的双人舞《圣兽舞姬》,也于二○一二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看过这次将来台演出的「6000 哩外」,印象深刻。我们的访谈,就从林怀民为她在《圣兽舞姬》所编的一段独舞谈起。

Q:可否请你先谈谈与林怀民合作的经验。因为那段独舞和你平时身体所惯用的舞蹈语汇不同,重心比较低,动作比较绵延。是否为了这段舞,经历一些不同的训练?

A《圣兽舞姬》是个相当有趣的制作。那段时间,我刚好在想下个计划该做什么时,电视上看到了阿喀郎的相关报导,对他的舞蹈产生兴趣。而几乎同时,他的经纪人也和我联系上,商量合作的可能性,于是我们就决定一起试试看。

起初,我们知道彼此都会有一段独舞,但哪种形式好呢?这支舞和我们各自的训练传统有关,但若我表演一段古典芭蕾,想必很不搭。在思考如何呼应阿喀郎的传统卡达克(Kathak)舞时,因为看过云门的作品,被深深吸引,认为应该可以和阿喀郎的风格产生有趣的对比,于是决定尝试。

我知道我无法立即达到云门舞者的表演方式,毕竟他们经过多年的特殊训练。但我有兴趣的是如何接近林怀民的方式,可以进行交流。其实我那并不能称作真正训练,只是从他那儿学到如何静坐(meditation)。例如有时我排练进行不顺,无法做到时会相当沮丧。但他非常体贴,会牵著我的手,要我别著急,先静下来一段时间再说。毕竟要能接受这一切是需要时间的,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转化它。

他如此坚强的一个人,却可以让人平静,定下心来。我那次和他工作的经验,真的非常难忘。

回想排《圣兽舞姬》的那段日子,挑战性相当高。因为阿喀郎的舞和林怀民的舞很不同。上午我要排林怀民缓慢、重心下沉的舞风,下午则立刻转换成阿喀郎快速、奔跑、跳跃的段落。两种肌肉的使用方式也非常不同。再加上我们当时是在泰国排的;上午排练非常安静,下午音乐家一起加入,热闹非凡,对比非常强烈。

Q:这让我想到:妳和加拿大导演罗伯.勒帕吉与英国编舞家罗素.马里凡特的跨领域制作《德翁女形》Eonnagata(2009),也和东方的文化有关。(注)

A那也是一个很特别的经验。我当时在澳洲看了勒帕吉的演出,非常敬佩,便鼓起勇气到后台找他。我无法不去认识这位我非常欣赏的艺术家,甚至还开口询问合作的可能性。没想到他说过两周他会到伦敦,我们可以再细谈。反正我们就在不同城市会合,慢慢讨论,即兴探索,像孩子般玩出一些可能性。

因为我们对日本文化都有共同的向往,例如歌舞伎、武术等等,当罗伯看到我和罗素两人的一些即兴段落之后,提出可以用德翁骑士的一生来贯穿。刚好他想做这个主题也有一阵子了。罗伯就是这么聪明,我们只是做些动作,他就可以想到情节来贯穿,真是一拍即合。

后来我们三人合作相当愉快。作品一边巡演,一边再细修,整体轮廓愈来愈清晰。后来这个节目也到过日本演出。

Q:请问你现在有什么定期的身体训练方式,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随时可以上台表演?例如固定上芭蕾课?到户外行走之类?

A我很喜欢大自然。而且我有两只狗,必须常常带出去遛遛。(访谈过程中,也不时听到她爱犬的叫声!)至于舞蹈训练,我每天固定做一个半小时的古典芭蕾,外加别的体能训练,依据我当时身体的需求。例如:可能加强腿部或上半身的肌耐力,视情况而定。甚至也会开始做一点太极,受到林怀民的影响!

Q:从你最近的官网与BBC纪录片,得知你对“Sea Shepherd”(海上牧羊人)这个海里野生动物的保育组织相当投入。

A没错,但这非常花时间。必须随时惊觉到这些捕捉或滥杀鲸鱼与海豚等现象的严重性,并迫害全球资源平衡。如何有效地对抗外界的强大势力,这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切割的关注焦点。

Q:你自己早在九○年代就邀请不同著名编舞家(佛塞、艾克、英国的强纳森.勃罗斯等人)共同以影片的方式结合舞蹈,推出概念相当前卫的舞蹈影片Evidentia。这次来台演出的艾克作品《再会》,也结合影像与现场表演。请问你对舞蹈影像,以及与现场舞蹈的结合,有何想法?

A使用影像必须有它的目的,而不能盲目追随流行。很多人想录制我的舞台表演,但我觉得这种方式没意义,还不如观众现场来参与,才可体验舞台上表演者的能量。这种现场交流互动很重要。若真要做舞蹈影片,必须考虑到影像、舞蹈,甚至在电视播放的效果。

例如在Evidentia里,导演Françoise Ha Van与我合作,拍摄与剪辑关于不同人与动物之《动作》系列的影像集。或者另一段由佛塞特别为影片编创与亲自演出的《独舞》Solo。甚至艾克和我合作的第一支舞蹈影片作品《烟》Smoke,他还亲自掌镜,考虑到镜头的运用、剪接、特效等等。总之,舞蹈结合影像,首先必须有好的理由,其次要能够善用并发挥这媒介的特质。

Q:至于佛塞的作品《排列组合》,他要求你们两位在台上即兴,又是另一种挑战吧!

A的确,Billy(佛塞的小名)喜欢舞者在台上随时警觉,但同时,他也给舞者发挥的空间,因此不喜欢把舞作固定下来。比较属于绕著特定主题的自由变奏。他真是个孩童与科学家的综合体!

Q:形容得真好!

A他有些疯狂,但这也算正常吧,因为是出自于他对舞蹈的探索,永远充满好奇心,对肢体的可能性充满兴奋!但跟他合作非常具有挑战性,他的思考逻辑像数学家。但人脑不能像电脑一样,必须透过身体本身的智慧,亲自摸索。跳他的舞真的非常累!必须随时自己掌控住,察觉体内情感的讯息,再结合肢体的律动表现出来。不能放空,等待情感出现,而必须沿著佛塞的大方向,设法揣摩他的意思。

这档节目三个作品必须一起看待,因为结合了三位顶尖的编舞家,代表我们可以同时喜爱不同风格的作品。

很多人都只偏好一种东西,热中于一种事物,心胸不够开放。若别人有不同的才华与价值,为何不能同时接纳?这是关于一种对别人的接受度(tolerance)。生活上更是如此。为何不张开眼睛正视周遭的一切美好事物?不要固步自封,只为了保护自己而厌恶他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点。

我以前小时候就觉得为何只能喜欢一种人事物,排斥其他的?这非常愚蠢(stupid),太自大,太从本位出发。甚至最近在伦敦,听到人们讨论自己的身分特色(identity)快要消失了的话题,简直无法理解。我们的身分认同本来就不断在演变,经由学习而产生新的。一个人不可能失去他的特色,甚至可以不断培养。有过去,现在,才有可能有未来!

Q:看得出,这种开放的胸襟,与你愿意尝试自己所熟悉并专长的古典芭蕾以外之不同舞蹈与表演形式,息息相关。

A我并非出生就穿tutu(芭蕾舞蓬蓬裙),原本的训练是体操。当然后来转换跑道,也很喜欢。但是在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时期,是纽瑞耶夫开始引进不同舞风的作品,开了我的眼界。这更让我确认了尝试不同舞蹈形式的可行性,一直到现在,依然不变。芭蕾舞若只能不变地传授旧有的一切,不断复制,一定会凋零。

Q:一九九八年,妳不也和芬兰舞团合作,重新诠释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儿》?

A对,分别在赫尔辛基及米兰(史卡拉剧院舞团)上演过。原本有人邀请我参与制作一部芭蕾舞剧的影片,我立即想到《吉赛儿》,因为它虽然有童话般(fairytale)的内容,但剧情非常真实,关于爱情与背叛这个永远存在我们身边的议题。但很多版本都没有清楚表达这些讯息,所以我想将它重新搬演。可惜后来因为要外拍取景,人数众多,再加上资金等问题,无法拍摄,但还是完成了现场的演出。至少可以为《吉赛儿》雪耻!因为这是个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舞剧,角色之间的情感丰富、复杂,并非像一般人所看到的不真实表演方式,我加入一些更明显的大动作,希望观众可以较清楚了解。

我在意的不是历史的考究,那对我一点也不重要。而是从我自己诠释过的经验,所体会而来的!

Q:这是否意味你对编舞也有兴趣?想尝试?

A这不太一样。排练群舞需要不断重复,每个细节都要盯到位,还有人的因素等等。有趣,但……或许未来吧。

Q:你有教过芭蕾吗?当过老师?

A并没有,只有教导舞者一些和编排相关的动作。我想若我当老师,我一定很痛苦。

Q:在台湾,我们没有专业的芭蕾舞学校及芭蕾舞团。大部分舞者,一周只上三小时芭蕾课,不够受到重视。

A芭蕾舞是一个好的身体训练,很多人喜欢它,有它本身的价值。像马兹.艾克六十几岁了,据我所知,还每天练习芭蕾舞的把杆基本动作。佛塞舞团舞者也是。它可以提供好的基础,但可惜世上好的芭蕾老师不多。

一位好老师,应该要传授对芭蕾的热爱及智慧。光技巧好,不够!芭蕾是一种思考模式与生活态度。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应该算是最好的芭蕾舞者的摇篮了,但培育出好舞者,并不等于好的人格。多数的老师无法点燃学生心中对舞蹈的热情。这要怪老师。

我也尝试过不同的身体训练方法,每人适合的不同。像阿喀郎练卡达克,罗素练武术、瑜伽等。我必须聆听自己身体的需求,达到暖身的目的。芭蕾的技巧可以提供系统性的基础身体训练,给予身体、精神稳定性。

学习不同的身体技巧,就像学不同的语言。基础打好了,就可以自由运用,再学新的语言。芭蕾也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想要跳好舞,就要好好学会它。

有时,学芭蕾的人会气馁,是因为老师批评他不够好,害他对芭蕾产生反感。该讨厌的是那位老师,不是芭蕾舞!例如:现在穿芭蕾舞硬鞋,因为经常会磨破疼痛,所以发明了矽胶做的点子,可以保护脚。但有些食古不化的老师禁止使用,只因为他们以前没有,所以也要学生跟他们一样忍受疼痛。真的非常不可思议。或者,禁用松紧带绑住脚踝,加强稳定性,也一样。科技进步,为何不跟上时代的脚步?为何不能带给学生更多对舞蹈的喜悦?

请告诉你们的学生,生命中不是只有舞蹈,还有生命本身要去体验。例如:可以接近大自然,爱好动物。别忘了,我们是世界的一分子。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必须打开他们的视野,看得更高更远!

注:Eonnagata是新创的字,综合剧中主人德翁骑士(一位传奇的十八世纪法国雌雄同体/亦男亦女/性别不明的外交官/间谍)名字的前三字母, 以及日本能剧与歌舞伎表演艺术中,训练男演员饰演女性角色的传统方式:「女形,女方」(onnagata)所组成。

参考资料:

1. Guillem, Sylvie. Evidentia: a film conceived by Sylvie Guillem, Germany: NVC Arts, 1995.

2. Sylvie Guillem and Akram Khan. Sacred Monsters, Sadler’s Wells on Screen series. Axiom films, 2008.

3. Sylvie Guillem and Russell Maliphant. Push, Sadler’s Wells on Screen series. Axiom films, 2013.

4. Francoise Ha Van, Sylvie Guillem: On the Edge, Deutsche Grammophon: 2009.

5. 西薇.姬兰官网 sylvieguillem.com.

6. The Culture Show: Sylvie Guillem--Force of Nature, 2013. (2 parts)

7. youtu.be/PsXXycSjgcs & youtu.be/C4lizDvvZrc  accessed January 21, 2014.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 1965年生于法国巴黎,为当代芭蕾女神代名词。

◎ 12岁进入巴黎歌剧院的芭蕾舞学校;16岁签约加入该剧院的芭蕾舞团,19岁演出《天鹅湖》惊艳四座,由纽瑞耶夫钦点为首席舞者。24岁出走歌剧院,成为传奇,对自我的坚持也使「不小姐」之名不胫而走。

◎ 芭蕾舞者可以说是「上帝的运动员」,而姬兰舞技高超,不可思议的舞蹈技巧对她来说轻而易举,更有「天下第一腿」的美誉。姬兰对作品解读的灵性,更使她成为世界知名编舞家们的心头宝,合作过的编舞家无数,如贝嘉、威廉.佛塞、季利安、马兹.艾克、阿喀郎.汗、罗素.马利芬特、罗伯.勒帕吉、林怀民等。

◎ 至今获奖无数,除了「巴芙洛娃奖」、首届「尼金斯基世界最佳舞蹈女演员奖」等,也在2012年获威尼斯舞蹈双年展「金狮终身成就奖」(Golden Lion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