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分52秒》是季利安舞作《14分20秒》的完整版,这个讲述时间的舞作,精采交织出黑暗的争斗,人性的脆弱与华美。(Lesley Spinks 摄 黑潮艺术 提供)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芭蕾女神降临——西薇.姬兰/即将上场 致日本三一一地震的「6000哩外」

三位大师挥洒 女神起舞祝福

芭蕾女神西薇.姬兰来台,带来三位舞蹈大师的作品──威廉.佛塞《排列组合》、尤里.季利安《27分52秒》与马兹.艾克的《再会》,内行人争相走告。然而二○一一年姬兰排练佛塞作品时,正值日本发生三一一大地震,身为日本迷的她,即刻将这个作品定名为「6000哩外」致日本,惊惧守望那隔著一汪大洋的创伤土地。

芭蕾女神西薇.姬兰来台,带来三位舞蹈大师的作品──威廉.佛塞《排列组合》、尤里.季利安《27分52秒》与马兹.艾克的《再会》,内行人争相走告。然而二○一一年姬兰排练佛塞作品时,正值日本发生三一一大地震,身为日本迷的她,即刻将这个作品定名为「6000哩外」致日本,惊惧守望那隔著一汪大洋的创伤土地。

西薇.姬兰—6000 哩外

4/12  19:30

4/13  15:0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27060088

年初芭蕾女神西薇.姬兰即将来台消息一出,内行人载欣载奔争相走告,资深记者徐开尘、舞评人卢健英为本刊检选年度不可不看的表演节目时,也不约而同直指女神的「6000哩外」:「今年四月姬兰来台,我期待灵魂再次被触动的感觉。」「这个节目就是不管,不管,就是要看 。」

这个在二○一一年首演,由西薇.姬兰与英国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共制的节目,或许是亲近这位传奇天后最值回票价的作品了,共汇聚三位在舞蹈史上各占一席之地的大师——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尤里.季利安(Jiří Kylián)与马兹.艾克(Mats Ek),其中威廉.佛塞与马兹.艾克本次皆是为姬兰量身打造舞作。

值得一提的是,二○一一年姬兰排练佛塞的作品时,正值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作为不折不扣的日本迷(姬兰不仅多次前往日本演出,也曾与导演罗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编舞家马利芬特(Russell Maliphant)合作,将日本歌舞伎元素融进舞作《德翁女形》,并长时间将学习日文作为固定日课),她即刻将这个作品定名为「6000哩外」致日本,惊惧守望那隔著一汪大洋的创伤土地。

《排列组合》  古典却叛逆 激发肢体的有机性

演出由「舞蹈国王」威廉.佛塞为西薇.姬兰和巴黎歌剧院著名舞星尼可拉斯.勒里奇(Nicolas Le Riche)量身创作的《排列组合》Rearray拉开序幕,这不是佛塞第一次帮这两位杰出舞者编舞了,早在一九八七年的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从古典芭蕾延伸出崭新的身体律动,即被视为大师之作。

姬兰是国际媒体眼中出了名的「不小姐」,她曾这么说道:「我反对的不是古典,而是守旧性。」姬兰立基于古典却叛逆、创新的生命力与佛塞不谋而合,《排列组合》以廿分钟呈现了佛塞的冷冽气质,他借由拆解传统芭蕾肢体,解构、辩证、再创造,而对动作产生精准的阅读,某种程度上,既表现了姬兰芭蕾训练生涯中不可思议的肢体能力,却也给予了更多有机性。

相较于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姬兰指出《排列组合》少了身体极限的挑战,却「多了一点数学运算与理性思考」。此外,自一九八九年便长期与佛塞合作的作曲家David Morrow,清冷的音乐如同微风窜过破窗的窸窣叹息,金属声响与滴落的水声也赋予了观者清晰且立体的空间感受。

姬兰曾在接受《卫报》访问时,谈起与佛塞的合作过程:「他会给你几个阶段,并促使你延展出各种可能性。这个过程会让人思考且大笑,但同时也有激怒你的可能。我也曾经跟他说:『你要求的事情,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想像是好的,疯狂也是。如果你触及了某种极限,那势必不是身体的,而是心灵的极限。」

《27分52秒》 平淡却庞大的时间命题

简单来说,《27分52秒》27’52’是甫于国家戏剧院结束演出的「季利安计划」中的舞码《14分20秒》14’20”完整版,由现代芭蕾传奇大师季利安在二○○二年时,为纪念荷兰舞蹈剧场二团(NDT II)创团廿五周年所创作。 

相较于佛塞的冷,季利安无疑是暖烫的。这个讲述「时间」的作品,并非由姬兰演出,而是由两位年轻舞者Aurélie Cayla、Kenta Kojiri挑大梁。季利安谈论这个作品时说:「它不只关于『时间』,也关于『速度』、『爱』与『年老』。老实说,它非常简单,但也复杂难解。」维持他对于时间与空间一贯的关注,这个演出时间为廿七分五十二秒的作品,平淡却庞大的命题,季利安却精采地交织出黑暗的争斗,人性的脆弱与华美。

此外,季利安也透过这个作品,呈现了他对于音乐的精准掌控。音乐由德国作曲家Dirk Haubrich所作,萃取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作品重新编曲,强烈的机械节奏声响配合口白,仿佛由身体深处吐纳的回响,让整个作品笼罩在深沉的气压之中。扭曲的力动与寂静的定止,在Aurélie Cayla的身体中激烈地摆荡,而Kenta Kojiri变换著侵略者、伙伴等多重身分,推拉出人与人之间纠葛的关系,也格外吸引人。

《再会》  最贴近姬兰本人的作品

身为绝世舞伶,姬兰合作过的顶尖编舞家不计其数,而曾与姬兰合作过的林怀民则称马兹.艾克是「最懂得使用姬兰的编舞家」。

这位来自瑞士的创作者,一九九六年为姬兰编导的舞蹈录像《烟》Smoke,透过摄影镜头,马兹.艾克将男女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得美丽不可方物。相较于佛塞《排列组合》的理性,艾克的独舞《再会》Bye则感性十足,配以贝多芬的最后钢琴奏鸣曲,简单且坦承,或许是三个舞码中最贴近姬兰本人的作品了。

「艾克总能把握住内心最深刻的情感,给你最想要的舞蹈。」姬兰说。在《再会》中,我们先是看见姬兰巨大的眼睛,接著是她穿著鲜艳黄裙子、绿色开襟羊毛衫、鞋子起舞(身为「不小姐」,她理所当然有许多规则与坚持,坚持穿鞋跳舞就是其中一条)的身影,而她古怪如孩子一般的动作,也呈现与前两作相异的气质,这个作品感性地表现了西薇对青春过往的告别,她戏剧性且细腻地让每一个细琐的动作都无比厚实。

「我想这是马克对我的看法——像一个从未真正长大的人。这确实是我的一部分,我能够感受事物的幽微处,能非常的疯狂,像一个小丑。」她说。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