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布兰登堡大门前,巴伦波英指挥演出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Hamish Appleby 摄 Kulturprojekte Berlin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柏林围墙倒塌廿五年 乐音中见证历史时刻

今年适逢柏林围墙倒塌廿五周年,柏林市政府扩大庆祝,除了请艺术家包德兄弟设计大型户外艺术装置《光之界线》,也邀请音乐团体在历史场景演奏古典音乐。十一月九日倒塌纪念日当天,更由知名指挥家巴伦波英率领柏林菩提树下大道歌剧院的柏林邦立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磅礡乐音中,让人再度见证历史的时刻!

今年适逢柏林围墙倒塌廿五周年,柏林市政府扩大庆祝,除了请艺术家包德兄弟设计大型户外艺术装置《光之界线》,也邀请音乐团体在历史场景演奏古典音乐。十一月九日倒塌纪念日当天,更由知名指挥家巴伦波英率领柏林菩提树下大道歌剧院的柏林邦立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磅礡乐音中,让人再度见证历史的时刻!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围墙倒塌,原本充满冷战、分裂、截断意象的墙,一夕变成和平自由的普世象征。今年适逢柏林围墙倒塌廿五周年,德国政府扩大庆祝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一天,以大型户外艺术装置《光之界线》Lichtgrenze,邀请市民与全世界一起到街头上见证这历史时刻。

柏林的表演艺术蓬勃发展,主办单位策划的时候没忘了音乐的力量,音乐人成为庆祝重要的环节。大师指挥,歌手欢唱,管弦乐响彻全城。

《光之界线》让围墙再次消失

柏林围墙倒塌之后,除了几面留存为纪念碑之外,几乎都拆光了。廿五年过去,东西柏林界线已经模糊,但是墙曾经把这个城市割裂为半,那暴力的边界在人们的心中是个永恒的伤疤。为了让各个世代都记住这重要的日子,德国政府编列预算,扩大庆祝,以《光之边界》在柏林市区重建一道光的围墙。

《光之边界》的设计者为兄弟搭档克里斯多夫.包德(Christopher Bauder)与马克.包德(Marc Bauder)设计,花了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打造。这对兄弟打造超过七千个承载发光白色气球的基座,沿著柏林围墙曾经存在过的边界摆放,绵延十五公里。十一月七日,千颗气球出现在柏林街头,入夜后,晶莹发亮的白色气球,在城市里建造了一道光的边界。气球装置的高度,就是当年柏林围墙的高度。十一月九日纪念日当晚,柏林人几乎都来到了街上,目睹气球逐一被释放,整个柏林天空飘满发光的白色气球。气球升空,光之界线消失在城市里,象征这道光之围墙再度被人民推倒。每颗气球都绑著小卡片,卡片上由民众书写,充满公民对于自由与和平的渴望。

精采乐音让人感受历史力量

历史的庆典少不了音乐人,以澎湃的音符,带领人们重回历史现场。

欧盟青年管弦乐团(The European Union Youth Orchestra)受邀在十一月八日这天,于查理检查哨、围墙公园、东边艺廊等知名围墙景点演奏音乐。此管弦乐团的成员年龄为十四至廿四岁,分别来自廿八个欧盟国家,廿五年前柏林围墙倒塌时,他们都还未出生。透过亲自在历史场景演奏古典音乐,这些年轻的音乐家亲自体验了巨大的公民力量,廿五年前的事件他们无法参与,但是他们在廿五年后学会了在音符里加入自由,让这个庆典有更深远的世代传承意义。

十一月九日当晚,布兰登堡大门前,流行乐手、古典乐手轮番上台献艺。彼得.盖布瑞耳(Peter Gabriel)在大型编制管弦乐的伴奏下,献唱名曲〈英雄Heroes〉,磅礡慑人。在《光之界线》开始释放气球时,指挥家巴伦波英(Daniel Barenboim)登台指挥,率领柏林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Berlin)演奏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音符随著气球升空翻飞,艺术装置与古典音乐跨界结合,许多目睹这一刻的柏林人都忍不住热泪。古典乐音中,柏林庆祝城市的转型,姿态昂扬自信。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