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浦契尼《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是歌王帕华洛帝的拿手戏,他那阳光般的声音唱活了穷诗人鲁道夫。戏中,一群巴黎的艺术家,穷得只能靠烧手稿和作品取暖。戏外,歌王帕华洛帝来台湾,歌喉小开,屁股没坐热就卷走六十万美元(约新台币二千零四十余万元)。什么是艺术家?有的富到麻木不仁,有得穷到脱裤。理想和面包之间,永远是日以继夜的拉距。

两个《吉屋出租》原创者亚隆森和拉森,大概在纽约穷怕了,灵机一动,把切身经验写成《波希米亚人》现代摇滚版。可见,《波希米亚人》和《吉屋出租》并非故事取向,而是呈现艺术工作者共通的情境。没想到本剧从外百老汇攻进百老汇,还抢滩世界,从非主流成了主流。这次台湾演出,甚至请出天后莫文蔚。看这些剧,我脑中两种思绪经常开战,就像看张学友在《雪狼湖》中饰演穷园丁一样。

剧场是矛盾的,艺术也是矛盾的,价值连城和一文不值,只是一体两面。《吉屋出租》好歹有个正牌的非主流出身,它写实的部分,大部分算相当诚恳,而细节设计和整体制作品质也很扎实,相信所有搞艺术的,或是有艺术骨子的,都能从这部剧的戏里、戏外读到一些讯息,而心有戚戚焉。

 

文字|杨忠衡 乐评人兼唱片表演制作人、普普文化副总经理兼音乐总监、乐赏音乐教育基金会董事、音乐时代出版社总编辑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