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中国大陆京剧的流派根柢深厚 台湾的京剧发展出了独特的表演美学 一代代的演员, 植基于角色情感,超越行当派别,挥洒出明星丰采 日前,有「戏包袱」之称的京剧界前辈马元亮先生辞世了。 身兼演员、主排、教师身分的他, 在京剧扎根台湾的过程中, 作育许多英才,也间接打造了台湾京剧的独特路途。 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特以专文 从马元亮先生谈起,探讨「台派京剧」的成形, 也向半世纪前筚路蓝缕深耕厚植的京剧前辈艺术家致敬。 另一方面 年轻的京剧演员们,也藉著近来「武戏」的制作 重新唤起观众的热情,绽放出明星的魅力。 这是否是台湾京剧发展的新契机? 我们也借此机会, 探讨这个风潮下可能打造的未来远景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会员登入 马上注册 马元亮 国光剧团 王安祈 台派京剧 Authors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