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一起尴尬拥挤地移动,舞出人际关系的奇妙伏流。(Tristram Kenton 摄 国家两厅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舞向未来的从前/阿根廷探戈/即将上场

《米隆加》 重组肢体语汇 挑逗当代复杂人际

西迪.拉比 热烈传达腰带以下的精采

在探索探戈的历程中,西迪.拉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米隆加》试图描绘当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如同爱情,作为探戈「舞会」,舞者并不总是一男一女成双成对;或同性舞者成对、或以三人之姿尴尬拥挤地移动、或是三男竞技,仿佛要一较高下。借由带有强烈情感的舞蹈动作,角色之间的哀伤、冲突、愤怒等情绪,也因此一览无遗。

在探索探戈的历程中,西迪.拉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米隆加》试图描绘当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如同爱情,作为探戈「舞会」,舞者并不总是一男一女成双成对;或同性舞者成对、或以三人之姿尴尬拥挤地移动、或是三男竞技,仿佛要一较高下。借由带有强烈情感的舞蹈动作,角色之间的哀伤、冲突、愤怒等情绪,也因此一览无遗。

2016TIFA西迪.拉比X英国沙德勒之井剧院《米隆加》

4/1~2  19:30

4/3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浓烈的情欲、鲜明的节奏,探戈是如此特色鲜明,又如此吸引人。说起探戈,脑中顿时浮现的,也许是电影《女人香》中,艾尔.帕西诺的舞技;又或许是皮亚佐拉所作的乐曲《天使米隆加》,红玫瑰、热情快速的舞步及性感的挑逗。

探戈是亲密的肢体互动,因著跳舞产生的连结,不仅可从舞伴彼此的信任和默契中展现,更存在于舞池的众人之中。在西迪.拉比写下的笔记里,他描绘:「即便舞池变得拥挤,仿佛仍有一股看不见的水流漩涡其中,就像慢动作的人群龙卷风……可每个人的眼睛确实是闭上的,这其中有著对众人和人性的信任。」跳探戈时,「表演给别人看」并非主要目的,在这过程中的社交功能才是。一如调情时挑逗的媚眼,只为特定的人。

然而,西迪.拉比的《米隆加》m¡longa的创作企图则不为此所限,将现代舞与探戈结合搬上舞台,首先挑战的,即是观赏者与舞者之间的关系。「跳舞」不仅是舞者自己的事,还成为台下观众观看的焦点。如何与探戈的传统对话、注入新的想法,却又不失其精髓,著实挑战编舞者的功力。

擅长融合传统元素  西迪.拉比瞄准探戈

生于比利时,摩洛哥裔的西迪.拉比有著多重的文化背景,茹素、不饮酒的他,身在以啤酒知名的国度中,也总是个局外人。或许正因为隔著距离看周遭环境,他对各种文化的敏锐观察、演绎并融合传统元素于创作的特色,已展现在他数个知名作品中。当阿根廷籍制作人Ricardo Szwarcer向伦敦知名的舞蹈剧场沙德勒之井剧院提议合作、共同策画另类的探戈作品时,剧院欣然同意。显而易见地,身为剧院协同艺术家的西迪.拉比,是挑战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一如他先前的创作,无论是与少林僧侣合作的《空间》Sutra,或是与阿喀郎.汗合作的《零度复数》Zero Degrees都有与传统对话、展开新局的企图。《米隆加》是首次由非阿根廷裔的编舞家将探戈搬上舞台,从另一种视角来诠释探戈。

探戈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阿根廷,后来在廿世纪初传至欧洲,如今已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探戈里,「米隆加」一词有多重意涵,首先,它指的是源自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探戈舞会。在「米隆加」舞会中,乐队会一口气演奏三至五首曲子,而后稍事休息,让参与者借此机会找新舞伴。「米隆加」亦可指步调较快、形式较不繁复的探戈,或专指某种音乐类型。而《米隆加》作品名称中,刻意将小写的i 代换成西班牙文的倒写惊叹号 ¡,仿佛要让此名字在言说时,就有了节奏感、就值得令人期待和惊叹。

对「舞伴关系」感兴趣  编织入舞

为了理解并学习探戈的舞蹈语汇,西迪.拉比花上三年时间了解研究。他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由奈莉达.罗德里奎兹(Nélida Rodriguez)领进门了解探戈。自一九七○年代便享有盛名的奈莉达.罗德里奎兹是著名舞星,同时也是《米隆加》的排练指导和顾问。纵横舞坛四十余年,奈莉达与搭档阿维拉(Nelson Ávila)组成自己的舞团,配合音乐家及舞者,向全世界推广探戈。谈起探戈,她认为作品中的编舞和舞步固然是重点,但更核心的任务,则是将跳舞时热烈的感觉传达给观众。

在探索探戈的历程中,西迪.拉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如何触摸彼此、借由身体沟通,不必然经由眼神相对,而是透过碰触和舞步来传达彼此的意念,跳脱语言来进行对话。探戈舞动时,最吸睛的,往往是女舞者从高衩舞裙中勾起的腿。正如西迪.拉比的观察:「精采动作都发生在腰带以下」。常见的探戈多是男女成对起舞,即便双人舞中带领的那方握有主导权,可不表示舞伴只能呆呆地随之起舞、任其摆布。舞者可能突然将腿向上一踢、生猛地有如虎尾;亦可能一腿藏入伴侣的双腿中。丰沛舞蹈技巧和舞步一如语言文字,组合起来有无穷的可能性。然而,却也唯有在经历无数试错、掌握了基本技巧后,才能有即兴发挥的空间。

西迪.拉比对舞伴关系的探索,最后呈现于编舞安排中。《米隆加》作品中共有五对探戈舞者,不仅舞技精湛,也展现各自独特的个性。在长期合作之下,这些舞者对彼此的身体非常熟悉,也发展出良好的信任与默契。除此之外,西迪.拉比还加入一对现代舞舞者,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探戈的动作,不同的身体训练和表达方式,在作品段落中有明显对比。

一场舞会  呈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编舞中,西迪.拉比没有全然扬弃探戈最为人熟悉、甚至略显陈腔滥调(cliché)的语汇;相反的,他认为那有助于认识探戈,并从中挖掘更深层而复杂的元素。这并不表示西迪.拉比将这些既存的刻板印象照单全收,甚至将这「文化遗产」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他企图挑战这些,并加入新的想法;他从中理解探戈,也不贸然将其他舞蹈的语汇和探戈混搭。在作品中,也不难发现西迪.拉比将个人风格融入其中,例如重心较为向下的舞蹈设计,以及较具流动感的手部动作。如奈莉达所见,西迪.拉比对探戈有独特的视角,他所创作的作品是探戈,而且是有新意的探戈。

创作于廿一世纪,《米隆加》试图描绘当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如同爱情,作为探戈「舞会」,舞者并不总是一男一女成双成对;或同性舞者成对、或以三人之姿尴尬拥挤地移动、或是三男竞技,仿佛要一较高下。借由带有强烈情感的舞蹈动作,角色之间的哀伤、冲突、愤怒等情绪,也因此一览无遗。

除了舞者让人目不转睛的精湛舞步之外,舞台投影亦是作品中的一大亮点。等身大的剪影板上,投射出翩翩起舞的男女身影,投影板移开后,台上只剩下一对舞者,仿佛从平面中一跃而出。几方投影也描绘出阿根廷港口的景色、街道巷弄中的城市风情,及米隆加舞会的衣香鬓影。

音乐新旧并陈  跟著编舞家走入探戈世界

此外,《米隆加》中的音乐亦是新旧并陈,将传统音乐与新作品结合。作品编制中共有五位现场演出的音乐家,分别演奏钢琴、班多钮手风琴(bandoneón)、吉他、低音大提琴及小提琴。曲目包括既有的探戈音乐,也有原创乐曲。参与创作的几位作曲家包括著名的探戈音乐家、曾参与电影《艾薇塔》的Fernando Marzan,及与西迪.拉比长期合作的作曲家Szymon Brzóska和Olga Wojciechowska。摊开曲目,其中包括皮亚佐拉脍炙人口的乐曲《自由探戈》Libertango。《自由探戈》明朗轻快的节奏,是最为人熟知的探戈音乐之一。一如舞蹈动作,在音乐上,《米隆加》也选择涵纳既有元素、加上新意。

于是当音乐响起,这场舞台上的《米隆加》舞会,或许没将舞池空出来让观众上场同乐,不若真正的「米隆加」舞会具有那么强的社交功能,也没那么随性,让人即兴发挥。然而,舞者在台上依旧沉浸其中,享受著与彼此共舞的时光,也真真实实地将跳舞时的感受传递出来。观者不只是旁观一场舞会,看了场演出,更像是跟著西迪.拉比的眼睛,经历著他对探戈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认识与探索。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