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来自美国或欧洲的影响,魁北克的舞蹈的确在混沌中,发展出特有的风格。(「噢.眩晕」舞团作品Le Bête)(Gudrun Bublitz 摄 黄琇瑜 提供)
加拿大 环球舞台/加拿大

索上天使──魁北克舞蹈现象

多重文化的交集,使魁北克的舞蹈发展出持有的风格。

多重文化的交集,使魁北克的舞蹈发展出持有的风格。

还记得魁北克(Québec)以公民投票争取独立的新闻吗?「加拿大法语区」或许是外人对魁北克的普遍印象,但魁北克文化却不能被简单地归纳为加拿大与法国的交集。对在地的艺文人士而言,在国家/非国家的尴尬中,与其说「魁北克」是个地理名词,不如说是种文化表征(Cultural Identity)。「那是一种来自乌有之地(Nowhere)的感觉。」某魁北克艺术家如是说,听来有些负面,但其实不然。

魁北克凭其双语的优势,近能联通北美,远可亲近欧洲,又不真得揹负两者的各种包袱。应用在舞蹈上,魁北克编舞家既不必理会美国的形式主义和纯舞蹈,也无需遵循欧洲的剧场传统。话虽如此,他们仍无法否认自己或美式、或欧派的训练背景。看似毫无羁绊的无限解放,其实还有无形的力量在影响著。F. I. N. D.主席曾撰文说明,这若有似无的暧昧,就像「魁北克」的无法定义般,使魁北克舞蹈成了跳在钢索上的天使:理论上拥有足以自由飞翔的双翼,却莫名地受制于地心引力,不得不颤步于索上;而这天使究竟存在,或者不过是一闪而逝的幻影?

揭露前所未见的内观世界

我不知道世上是否真有天使,但魁北克舞蹈的确在这混沌意识中,发展出特有的风格。从曾访台的「玛莉.书娜舞团」(Compagnie Marie Chouinard)、「啦.啦.啦.人类足印」(La La La Human Steps),到近年颇受西欧靑睐的「噢.眩晕」(O Vertigo)和「公众事件」 (Case Public),这几个团体无一不以肢体的戏剧张力及惊人的爆发能量闻名。既已摆脱了流派标签的寻求,而识别的问题反正一时也说不淸楚,不如回头专注于身体的内能,这样的动机引发了不同的肢体演绎。无论是狂暴、神经质,或是功夫体操般的神乎其技,新开发出的动作质地向观众揭露了前所未见的内观世界。

像所有的成名舞团一样,这群魁北克舞坛的前行者正各自面临被定型的恐惧,近作惨遭舞评人围勦者大有人在。所幸在舞团群集的蒙特娄,许多年轻新锐渐成气候,各就自身特质另辟蹊径。也许,新一代的天使能撤去足下钢索,真正展翼高飞呢!

 

文字|黄琇瑜  伦敦城市大学艺术评论硕士后研究生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