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永远无法靠个人或少部分人的冲动支持,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方案,才是根本。
一九九六年三月底,华初校友会的成员「海燕等人」假光华剧院演出《客人来看爸爸》Papa not at home。演出现场观众笑声连连,似乎触及到现代新加坡人的心,压力、资讯、传媒、教育及生存空间,均被引用到戏中成为调笑的素材。观众乐不可支的抒发了积郁的沈重的生活苦闷,台上演的开心,台下笑浪袭人,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海燕等人」是一群优秀的新进剧场工作者,成员均毕业于华中初级学院(简称华初中学,二年制高中,类似大学先修班),在新加坡属优等学府。华初中学以戏剧社团活动最著名,每年有大型演出,从剧本创作到演员训练,整体完成均由学生执行,亦会外聘老师指导,许多学生就是为了能参与演出而争取入校。在高中教育里,社团担负了艺术活动的重责大任,新加坡的莘莘学子借由此满足其对艺术的渴望。一般华校并未开设艺术课程,英校维多利亚初级学院则有Drama的课程,对于英语源流的剧场活动,提供了入门学习。大学中设有表演艺术科系的学府亦非常少,而多以美术为主。
艺术教育的不足,当然与国家政策总体思考有关,如以全球为文化、经济、艺术的腹地时,本土的艺术人才培育便成为次要,宁可向外高价约聘人才及引进重要表演,如《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及麦可.杰克逊或玛丹娜的秀,足以可吸引东南亚、香港、台湾的观众。这种嘉年华似大型表演对于深耕的本土创作者而言,无非是一种打击。观众的视觉、听觉被强烈的五光十色征服后,品味不再多元,对于本土作品就更疏于了解及关心甚至不再观赏,本土创作的路就更加困难了。
相对而言,新一代从事艺术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充满热情及叛逆精神,也勇于表现自己的主张,对于新的概念及形式,吸收特快,但本身省思定力不足时,便无法转化成对本土有意义的作品。「海燕等人」的导演林海燕,曾到台湾参与屛风表演班学习三个月,在《客人来看爸爸》一剧中,充满语言的机巧趣味,及新加坡多元文化语言的特色,借以呈现生活中的小问题、小压力,可以看出创作者在台湾学习的效应。但令人忧心的是这些素材、话题被消费(消耗)殆尽,而又没有累积一些思考或反刍的内质,如何再走下去?这批年轻人有可能是未来新加坡剧场的主流,如果作品祇停留在消耗社会话题资源上,如何开展未来的剧场之路?
人文艺术的教育结构不健全,无法培养创作、欣赏、硏究、评论等人才;热情因时间而消灭,理想则滑落到牵就现实;创作如果只是一股冲动必无法持久,活力靑春如祇为好玩也不足成事。一批批的年轻艺术工作者,前仆后继的投入,到不好玩时又放手离去,艺术活动永远无法靠个人或少部分人的冲动支持,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方案,才是根本。
文字|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