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也纳音乐厅大厅的观众席(王永年 摄 国家交响乐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NSO 带著「台湾」去欧洲╱第五站:维也纳 珍惜传统 拥抱「新点」

维也纳音乐厅

带著台湾的声音,NSO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据上次到访,竟已经廿年!这次的演出场地,是廿世纪初建成的维也纳音乐厅,以当时最时兴的「新艺术」风格设计,「观众友善」与建筑工法更为当时的建筑立下新的标准。维也纳音乐厅的节目方向「维系传统,投入创新」,也从开幕贯彻至今……

带著台湾的声音,NSO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据上次到访,竟已经廿年!这次的演出场地,是廿世纪初建成的维也纳音乐厅,以当时最时兴的「新艺术」风格设计,「观众友善」与建筑工法更为当时的建筑立下新的标准。维也纳音乐厅的节目方向「维系传统,投入创新」,也从开幕贯彻至今……

一九○○年前后,维也纳晋身欧洲第四大城,世界第七大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才开幕卅一年,现今让世人趋之若鹜的新年音乐会演出场地——黄金大厅(真名应为维也纳爱乐协会Wiener Musivkverein)卅岁,它们都跟现在的NSO一样年轻,马勒(Gustav Mahler)时任歌剧院音乐总监及已成立五十八年的维也纳爱乐首席指挥。克里姆(Gustav Klimt)等人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如火如荼挑战著世界的神经;佛洛伊德(Siegmund Freud)刚出版《梦的解析》。布拉姆斯刚过世三年,而仿佛前不久才从城墙「世纪变身」成气派优雅的环城大道与沿路的建筑,现在已过时……

在高度期待中打造的音乐厅

在这样不断企图产生「未来经典」的氛围下,加上维也纳人口持续增加,不光是中产阶级,就连劳动人口也开始对艺术文化感兴趣,社会不仅感受到新增音乐厅的必要性,也酝酿著想要一个让各社会阶层都有聊的娱乐场所的气氛。建筑师鲍曼(Ludwig Baumann)大胆提出他的「奥林匹亚」计划,一个具备音乐厅、溜冰场、单车俱乐部,还要有一个能容纳四万人的户外空间!最后虽然计划缩水,溜冰场较原规划小了三分之一,却是一个直到现在还深受维也纳人喜爱的休闲场所,紧邻著溜冰场便是维也纳音乐厅(Wiener Konzerthaus)。

那时正当道的新艺术风格自然成为维也纳音乐厅外观风格的首选,清新雅致的铁件与玻璃,迥异于贵气的黄金大厅,或是气派的国家歌剧院,除了建筑师、雕塑家、室内设计师皆是一时之选,厅内座椅由制造出第一把弯木椅的托内家具(Thonet)设计制造,地毯则是由与新艺术风格艺术家跨界合作的织品公司巴克豪森(Backhausen)负责。维也纳人对维也纳音乐厅的高度期待与重视由此可见一班。

现代化的「设施」掳获人心

这样精细的建筑不但只花两年完工,其「观众友善」与建筑工法更为当时的建筑立下新的标准。擅长剧场设计的建筑师费纳(Ferdinand Fellner)与赫墨(Hermann Gottlieb Helmer)将他们长达四十年的经验投注在此,宽敞的大厅与楼梯间可让四千人同时进出;即使维也纳音乐厅的三个厅都在同一层,仍可同时演出,声响互不干扰(大厅一千八六十五席、莫札特厅七百零四席、舒伯特厅三百六十六席。二○○二年另增加一厅,为纪念作曲家贝里欧Luciano Berio现更名为贝里欧厅,有四百席);同时还具备了餐厅、咖啡厅等。这些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时可是大获观众与乐评人心,直称维也纳音乐厅是一个「现代化的设施」!

一九一三年十月维也纳音乐厅开幕,由罗威(Ferdinand Löwe)指挥他所创立的维也纳音乐厅协会乐团(Wiener Concertvereinorchester,今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Symphoniker)演出理查.史特劳斯为开幕音乐会谱写的新曲《节庆前奏曲》Festliches Präludium(op. 61),同场并演出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据维也纳音乐厅历史记述,这样的曲目安排正代表了其从开门第一天至今的节目方向:「维系传统,投入创新」。且看看维也纳音乐厅自/主办的音乐节类型,从古乐节、春之音乐节、国际音乐节与国际乐坛上举足轻重的「现代音乐节」(Wien Modern),且举凡摇滚、爵士等音乐类型也常在此演出。

从维也纳音乐厅的历史,见微知著,维也纳这个看似永远不变的城市,珍惜传统与经典的同时,其实骨子里可叛逆得很,不仅拥抱而且包容「新点」。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巡演小点滴

轮值「一日座舱长」  为远征打气

「我很少出来旅行觉得日子过得那么慢的……」刚放下行李从旅馆出来,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看来还可以的餐厅坐下,一位团员皱著眉心无助地叹著气。的确,一开始到欧洲要克服时差,连续演出三场、工作一周之后疲倦感也猛烈扑来。但一天演出一天飞的计划不能停——音乐会结束当晚打包、隔天吃完早餐拖行李出门、飞到下一站,然后彩排、演出、打包、飞行……节奏严谨得跟舞台上的演出一样。

幸亏这趟在欧陆间的旅行采包机形式,不但节省许多等待的时间,也让大伙儿节省体力。第一趟包机的飞行,有的趁起飞前戴著耳机跟远方的家人视讯,舍不得挥手再见;有的套上颈枕眼罩,准备不顾一切地补眠。还有团员带著乐谱上飞机,提前准备回台之后接续紧锣密鼓的演奏行程。机舱内机器运作高分贝地响著,团员们就座之后悉悉簌簌地调整座位。此时广播声响起,沿著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座舱长竟是执行长邱瑗。在她温暖地道出鼓励与期待之后,获得了团队们热烈的掌声回应。第二趟,则换上了陈锐。他除了发表与NSO合作的感受之外,也传递了乐迷们口中赞赏乐团的讯息。结束坐下之后,不料竟又调皮地站起来学空姐示范救生衣穿法,逗得个个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就在大家猜测第三趟的人选时,能言善道、曾在NSO「顽皮家族」节目中担任主持的梁坤豪一出现,立即响起一阵欢呼。而他一下模仿指挥手势、一下暗讽独奏家断弦,妙语如珠让人拍手叫好。第四趟是首席李宜锦,稳健的口条安慰了想家与疲累的团员,让彼此互相加油打气。压轴的第五趟是指挥吕绍嘉「空中老爷」的感谢及警惕,同样令人喝采……

一趟趟的包机,承载著机上私房的苦涩与欢笑,一同打包向前飞去。此时团员眼前深锁的眉头,似乎也因此打了开来。(李秋玫)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