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举办各种艺术节庆是常事,不过这一两年来的密度与数量之高,也相当令人吃惊。细属各县市的表演艺术节,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是今年新创,有的能提出论述,有的是凑齐一起行销,究其根源,除了当地政府希望能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演出活动,给予演艺团队演出或交流的机会,另一则是来自文化部补助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计划所产生的效应。
常在两厅院售票网上浏览购票的人最近几个月一定会发现,在售票网的左边不知曾几何时开了长长的一列「艺术节」、「艺术季(祭)」的活动,除了原本国表艺自己主办的「台湾国际艺术节」、「卫武营艺术祭」、「歌剧院微剧场」之外,各种「系列性」活动填满在售票资讯中,短的只有两三天,长的可能横跨数个月,小型的只有三四场活动,大型的动辄都有十几廿几个节目,而主办单位则横跨了公部门、私人单位、学校或是民间团体;由于上述的单位各自立基点并不相同,无法用同样的标准来做比较,因此这篇将仅就各县市所办理,且为售票型的艺术节庆来予以探讨。
行之有年 邀演、在地团队皆有
细属国内廿二个县市当中,延续最久的应属台北市的艺术三节:台北艺术节十九年、台北儿童艺术节十八年和台北艺穗节十年,每年从六月一直延续演出至九月份,三个艺术节都由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来主导办理,除了少数户外活动为免费参与,其余都采售票形式演出;艺术节以邀演节目为主,儿童艺术节的节目则有自制、邀演和团队征选三种,艺穗节全部由团队自行报名;艺术三节也同时提供工作坊或讲座让民众参加。高雄春天艺术节到今年已经举办八届,从二月份开始持续五个月的表演活动,除了邀请国际与国内的团队参与演出之外,还包含户外的草地音乐会、对外公开征件的驳二正港小剧场、歌仔戏系列与「音乐舌尖上的音符—餐厅音乐会」等;此外,从二○一六年开始,高雄春艺也自行开发爱pass的售票系统与高雄市主办的其他艺文活动共用。
台南市的表演艺术节庆可分为台南艺术节和新营艺术季,延续至第六年的台南艺术节发生在二月至五月之间,有「国际经典」、「台湾精湛」和「城市舞台」三种类型的制作,也同样包含自制节目、采购邀演和公开征选节目,其中还有三场「环境剧场」与讲座、工作坊等活动;新营艺术季目前已办理五年,主要的节目都是新营文化中心馆方邀演,时间则落在十月至十二月。新北市的「艺飨新北」和台中市的「花都艺术季」目前各自迈入第五年和第三年,前者为两个邀演的售票节目、新北市杰出演艺团队演出和获得场地申请活动的共同串连,后者则包括一个自制节目、五个邀演制作、公开活动征选,再搭配在地杰出团队的演出而成,两个艺术节都是安排在下半年度的时间。
新创节庆 风格多元
「基隆潮艺术」是今年新开创的节庆,往年的「东北角艺术节」多为节目采购与场地使用的团队集合,今年则改用在地的团队为主要骨干,以委托创作、征件或补助的方式来构成所有的活动。新竹市第二年办理以征选的方式为主的「风中舞影」,加上场地租借、在地舞团演出等而成,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仅有舞蹈制作的艺术节。相对而言,新竹县今年推出两个艺术节(剧场艺术节、亲子小戏节)都是以戏剧为主,两者均有节目由文化局采购邀演和在地团队的参与,两个艺术节由四月底一直延续演出到八月初。至于自二○一四年开始举办的「彰化剧场艺术节」,节目都是由彰化县文化局透过采购邀演的方式而来,并无在地的团队在内,今年共有八个节目外加一系列的青少年戏剧学堂,借此培训更多戏剧的爱好者。
二○一七年首届嘉义艺术节以「齐聚、汇流」为主轴,透过招标采购的方式邀请经纪公司规划整体演出节目,演出场地与内容都相当多元,也包含数个在地的演艺团队。屏东县将全年度的演出分为「春漫艺术节」、「舞夏艺术节」、「儿童狂欢节」、「秋唱艺术节」,及「南国文创音乐节」和「耕艺音乐剧场节」,其中都各自包含了售票与免费的活动。二○一七宜兰戏曲节是由原本的「传统戏曲节」而来,今年共有四档节目,都是由宜兰县的表演团体与在地歌仔戏传习班所演出,而且仅有传习班的活动为非售票性质。台东县的艺术节自二○一○年开始举办,所有节目均由台东县政府文化处所规划采购,也都采售票演出,活动的时间横跨了八个月。
给了经费才采购 演出集中下半年
上述是今年较为大型的艺术节,但除此之外,许多县市也都有长年举办的免费推广性艺术节,例如:台北市的「文化就在巷子里」、新北市的「巷弄艺起来」;或是跨县市共同举办的云嘉嘉营剧场连线「夏至艺术节」、屏东县与台东县合推「台湾南回.双东艺术季」;另外也有主打单一艺术类型的艺术节,像是高雄市「庄头艺穗节」、嘉义市管乐节、桃园国乐节等等,多不胜数。
分析国内这几年新增的许多县市艺术节庆的原因可以归纳:一是当地政府希望能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演出活动,给予演艺团队演出或交流的机会;另一则是来自文化部补助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计划所致,在活化计划当中规范了补助项目有「剧场经营管理、采购或制作节目、行销推广」,因此有部分县市的节庆是以当年度受补助的艺文场馆为考量,等文化部的补助确定后,透过采购或征选等办法将演出活动「包裹」在一个艺术节当中,也为了年底的核销,造成艺术节的时间多卡在下半年度举办,较好的可能会提出节庆的论述,不然就仅只给予节目共同宣传推广的名称而已。但再进一步来看,我们是否还需要这么多密集且「长得相似」的艺术节,或许这将是未来需要更加深思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