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在的世界,已因为人类的行为而产生重大改变,也改变了人们对于所处自然环境的认知,从而创造出新的美学。在这个「人类世」的时代,艺术该如何回应人类造成的苦难?在视觉艺术领域,人类世的探讨已成显学,去年的台北双年展「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正是一个讨论人类世的重要展览;而在表演艺术方面,希腊编舞家帕派约安努的《伟大驯服者》、台湾编舞家苏文琪一系列探讨身体宇宙观的作品等,都可看出对人与宇宙、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
「Contours舞.界.线」
即日起~4/28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108展览室
INFO 04-23723552
尾竹永子《身在福岛》纪录片与环境演出
8/10~11 14:30 新北 云门剧场
INFO 02-26298558
人类世被定义为当前的地质时代,尽管此名词尚未公告为正式的地质纪年,但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因人类干预而慢慢被破坏,随著气候变化和塑胶、石油等人类废物的污染,造成珊瑚礁大量死亡,海洋上升,加上全球南方的森林砍伐、乾旱、与荒漠化,贫困和饥饿迫使移民浪潮日益增加,而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到七十五亿,面对全球性剥削、暴行和贫困,艺术该怎么样回应人类所造成的苦难?
人类世的研究应考虑意识形态、政治与经济面向的影响力,从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人类的历史,而艺术与人类世的关联,可以从三个面向来观察:一、人类世是一个感官上发生的美学事件(aesthetic event),感官所接触的世界改变了,全球暖化造成的极端气候,改变了人们对于所处自然环境的认知,而现代艺术史把这样新的感官世界改变,以美的经典方式呈现,建立了现代的美学,例如莫内的名画《印象日出》,标示著不只是艺术史中对美感经验的概念移转(从写实古典走向缤纷灿烂外光写生),同时也是早期工业革命后带来的雾霾经验,而此种将空气污染透过艺术成为美感经验的过程,正是人类世中艺术所面临的重要危机(注1);二、人们对人类世的想像,经常是透过视觉经验而来(例如资料视觉化Data Visualization);三、人类世提供了非道德形式的关注,透过一系列视觉、不受科学客观性限制的感性战略,艺术通过内在的隐喻,影响个人和团体的集体想像,在对未来提示的探问之中影响了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艺术透过感知经验的实验,试探该如何在这个被人类搞砸的世界中生存,替未来提供新的提议和观点。
面对被人类搞砸的世界,艺术如何回应?
人类世的众多论述已被人文学科采纳,作为当代的关注焦点,在视觉艺术的领域,人类世的探讨已成为显学,而表演艺术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回应?这些主题也许包含了下面几种不同面向:剧场、表演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德国艺术家波伊斯Joseph Beuys在头上涂满蜂蜜与金箔,手抱著一只死去的兔子,时不时附在它耳边,向兔子解释著画廊墙上的画作的作品《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画作》)、原住民文化与表演(特别是与大自然共存亡、讨论原民性之作品)、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生态关怀、非人类中心与神鬼交往的仪式或祭祀、探讨舞蹈戏剧与科技的关联、抗争者与生态表演、人工智慧和表演、表演与气候变迁、无人或后人类表演、环境导致的人口移动和移民议题相关的演出等,都是表演艺术与人类世可以相互对话的命题。
二○一八年台北市立美术馆所举办的台北双年展「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不啻是一个讨论人类世的重要展览:展场一楼入口处,美国艺术家瑞秋.萨斯曼 (Rachel Sussman)在展墙上蔓延绵长卅公尺的星球宇宙史作品《时空连续的历史》,罗织了天体地理、地质、生物、数学、考古、历史、艺术等研究时间本质的时间批判主义科学,这个壮观的作品,探讨了「人」与「宇宙」、「人类中心论」与「万物皆平等」的相对关系,从而看见不同观点下所显示出来的诠释差异,这件作品暗示了若将历史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来关照时,从不同时间规模的角度,可以重新发现人和宇宙的关系,因为人类的历史在宇宙时间的长时间规模之中,宛如昙花一现,只有短短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