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作为编舞家周书毅蛰伏累积数年后的「复出年」,从移动跨距到创作产量,都极具规模与野心。在密集的作品呈现中,我们看见这位独立创作者在当前的跨国艺术市场中,积极拓展资源与连结的同时,亦透过长时间驻地进行创作,诚实地面对所处地域的当下现实,令人惊艳。
注目焦点一:
「周先生与舞者们」创团艺术总监,曾以《1875拉威尔与波丽露》展开四年舞蹈旅行计划(2011-2014),并举办三届「下一个编舞计划」(2012-2014),致力艺术推广与建立新世代创作平台。二○一四年以《看得见的城市,看不见的人》首登国家戏剧院大舞台后休团,移居台东。蛰伏四年后,于二○一八年台北艺术聚落「空场」发表《Break & Break!无用之地》身体录像展,一举于今年以此作获颁第十七届台新表演艺术大奖,该作是他迈入创作下一阶段亚洲旅程,令人惊艳的起手式,为其艺术实践揭示了新方向。
注目焦点二:
以编舞家、舞者身分,因云门流浪者计划「中国练习」(2016)展开交流。二○一九年跨国移动、驻地创作产量丰沛,表现亮眼。除了与香港编舞家王荣禄合作的《无用》(2016)于台北重演外,他亦为香港资深舞者乔杨编《Almost 55 乔杨》(2019)、为北京十三名来自各地的舞者编《在北京跳舞》(2019),也作为舞者担纲黎海宁《春之祭》的「白衣男子」一角,重登舞台。而今年度在台湾的新制作则有二○一九台南艺术节中与稻草人现代舞团合作的《台南公园的身体地图—百日行走》。
注目焦点三:
长期透过舞蹈审视个人经验与社会现实,将「舞蹈旅行」的概念延展至跨国异地交流与工作,致力链结身体与环境,并不断尝试与新媒材合作的可能。这位身体艺术家在剧场与生活空间中游走创作,明年预计将于金瓜石驻地创作,并前往新加坡、澳门等地,未来他对「亚洲身体语汇」的探索将发展至什么面貌,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