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孔群像》
特别企画 Feature 艺术家的成长处方笺╱延伸探讨

其实,艺术家和你怕的一样

从艺术史中的十件经典作品来看「恐惧」

人可以感觉到「恐惧」是先天本能与后天习得的混合反应,是我们面对外在威胁或担忧而影响内在心理的交互感受,例如怕黑、惧高、恐火等。当对某事物或情境的恐惧长时间挥之不去时,则形成了恐惧症(phobia);当危险足以威胁到生命时候,恐惧的感觉就变成了恐怖。在艺术史中,也有描绘对于恐惧、忧郁、害怕、不安有关的作品。

而人或许唯有通过恐惧,直面困惑,谦逊地尝试理解自己的内在风暴或外在世界的变化,才能成长。让我们透过十件经典作品,一起了解历史上、生命中的各种恐惧。

人可以感觉到「恐惧」是先天本能与后天习得的混合反应,是我们面对外在威胁或担忧而影响内在心理的交互感受,例如怕黑、惧高、恐火等。当对某事物或情境的恐惧长时间挥之不去时,则形成了恐惧症(phobia);当危险足以威胁到生命时候,恐惧的感觉就变成了恐怖。在艺术史中,也有描绘对于恐惧、忧郁、害怕、不安有关的作品。

而人或许唯有通过恐惧,直面困惑,谦逊地尝试理解自己的内在风暴或外在世界的变化,才能成长。让我们透过十件经典作品,一起了解历史上、生命中的各种恐惧。

型态1:希腊神话中的恐惧

《劳孔群像》

雕塑,175-50BC,梵蒂冈梵蒂冈博物馆

创作于希腊化时期的《劳孔群像》Laocoon cum filiis,直至一五○六年才在尼禄皇帝金宫遗址附近被重新发现。特洛伊城的祭司劳孔(Laocoon),因警告人民不可接受包藏希腊军的木马,阻挡了天神的计谋而遭到惩罚。雕像刻画劳孔即将被希腊女神雅典娜派出的两条大蛇吞噬的痛苦,对身旁同样被蛇围绕的两个孩子感到无能为力。《劳孔群像》以戏剧性的张力表现了恐惧与悲痛交织在肢体延展与被箝制的动态瞬间。仿佛透过父亲的肢体与面部表情,感受到即将失去生命与孩子的悲伤。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J. J. Winckelmann)称劳孔表情为「压抑而痛楚的呢喃」。由于希腊化时期的艺术创作服膺于宗教的关系不如过往紧密,艺术家有更多对工艺技术追求的空间,来呈现高难度的雕刻技巧,表达人被无法掌控的命运操弄下所承受的苦难。

恐惧2:宗教绘画中的恐惧

耶罗尼米斯.波希《人间乐园》

三联油画,1490-1510,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人也有容易受到恐怖事物吸引的天性,例如古罗马竞技场上的厮杀争斗,中国古代观看公开行刑的群众,或是因天灾人祸聚集的人群。面对这些令人感到恐怖与苦难的现场,呈现既排斥又受其吸引的复杂心理。

处于北方文艺复兴初期却不受当时艺术潮流影响的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1452-1516),以绘画恐怖的魔鬼形象闻名,《人间乐园》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以其高度想像力与创造力,描绘了风格独特的天堂(伊甸园)、人间、地狱(最后的审判)三联画图景。在波希笔下所绘半人半兽、奇异的杂种生物,逗趣如同嘉年华式的用色、构图与布局,在祥和的田园景致之中,潜藏著人物形体交叠重构下所赋予有关人性的道德与欲望、恐怖与不安。波希在其时代大量使用复杂的象征符号与隐喻,留给后世研究者相当歧异的诠释空间。

型态3:世纪末的恐惧

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启示录》

木版组画,1498,原版书籍插画《启示录》藏于西班牙国家图书馆

另一位北方文艺复兴时期在纽伦堡的艺术家阿尔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是当时将南方义大利文艺复兴思想与风格带到北方的重要画家之一,也是北方第一位运用几何学原理与透视学方法于绘画的艺术家。在创作最早使他成名的《启示录》Apocalypse木刻插画作品中,正值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启示录》蕴含宗教意义上的道德劝说以及对当时政治社会的针砭与关怀,同注入在这一组十五幅作品中。以其中一幅〈圣米迦勒斗大龙Saint Michael Fighting the Dragon〉为例,它描写新约《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七节天使米迦勒同使者在天上与群龙战斗的一幕,画家笔下沉稳且充满力量的米迦勒正拿起长矛刺入在其脚底下恶龙的咽喉,对比下方一片祥和平静的人间风景。杜勒的《启示录》将当时的人处在世纪末对末世预言的恐惧清晰且深刻地传达出来。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