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脚在城市边缘的社子岛,FOCA福尔摩沙马戏团一边面临地区改建需要搬迁的未来,一边面临因疫情取消演出的困境,但走进该团所租下的挑高铁皮屋,却「一切如常」——在演出停摆的日子里,反而让这群近三年忙碌于演出的团员们,拥有三个月左右的密集练习、自己练功的机会,探索个人能力与技巧。还有其他多元课程、移地训练、读书会……练习如常,运作如常,为后疫情时代蓄势待发。
2020台北艺术节—FOCA福尔摩沙马戏团 X 理罗.纽《消逝之岛》
9/11~13 17:30
9/12~13 11:00、15:00
台北 社子岛
INFO 02-25997973
那天的气温,是平稳里带点躁动。
访谈后,我们即将离开社子岛;已待了六个年头的FOCA福尔摩沙马戏团(后简称FOCA),还在,也正准备结束这一次的定居。
艺术总监李宗轩与驻团创作顾问余岱融领著,拐过社子岛里几条还算宽敞的狭巷,从路口的杂货店用几句寒暄与几个铜板换取冰凉饮料,与杂货店阿姨爽朗却略带害羞的笑语,途经叉在路口的小庙、传产工厂,还有已被切了部分、裸露砖头与铁条的旧屋;最后,我们在基隆河堤停住脚步。宗轩说,这是今年《消逝之岛》(延续自去年台北艺术节「共想吧」演出)的最后一站。
他望向对岸正大兴土木的重划区,高楼拔地、飞砂弥漫;与我们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仍陷在时光夹缝间,形成强烈对比。总笑得阳光的宗轩,瞳孔蒙上些许迷离,有些惆怅却也悠悠地说,这里哪天也会变成对面。沉默,在空气中飘浮。此时,我指了指暂且截断于半空的高架道路。岱融用有点认真的语气开玩笑说,就只会建到那里。我假装相信,笑说是断轨云霄飞车吗?
玩笑话说得真切,只是因为我们知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逆的,正推著他们不得不继续走。
「留下」这个地方
在FOCA迁入社子岛前,团长林智伟与当年几位创团的伙伴像游牧民族,翻身、跳跃在各个排练场地,也包含当年云门舞集在八里的排练场——于是,他们藉空间移动、时间拉扯出练习契机。二○一四年来到社子岛,二○一六年开始慢慢建设起这座高挑、宽敞的「马戏之屋」,在充满铁皮屋的「岛屿」抹上奇异的颜色。
夹在淡水河与基隆河间、并紧紧黏著士林区的社子岛,时间比外面缓慢,如被城市开发的轨迹所遗忘,也将充满瘟疫的时空隔离在外。但,岱融说这几年社子岛开发计划正被快速启动,只是不会知道它进行的终点会在哪里。他的眼神飘忽著一种迟疑,似乎不大确定该怎么诉说现在的状态;接著说出了「时间的延宕感」这个词汇——他们只知道得一直跑,然后等待社子岛的下一步开发,以及疫情何时结束,在这个肺炎疫情让世界步调暂时停滞的当下。
此时,蚊子开始穿梭在我们与电蚊拍之间,啪地一声又一声——仿佛宣告夏天将至,然后那个模糊的期限逼近,离开也成为必然。智伟表示,更早之前就开始寻找下一个团址,随著团员陆续成家,除租金外也得考量距离等成本。近期社子岛的开发进度,逼著他必须更快进行决定——因为,他真的很在意「空间」,然后建构「家」的关系,他的家人包含了这群团员。
FOCA决定「留下」《消逝之岛》,用他们擅长的马戏,烙印这块土地曾存在过的痕迹。这个不管素材或展演空间都是社子岛的作品,在他们眼里成为「记录」——或许作品会因为社子岛的开发而变为仅此一次的展演,如剧名里的「消逝」不只是这块土地也是这个作品,却可以用它抵御「遗忘」,用另一种方式「留下」这个地方。
slow down, then…
#1. 两项出版计划
其实出版计划与疫情并无关系,主要是源于FOCA创团十周年,以及对台湾马戏生态的关怀与自我定位。目前两项出版计划分别为「创团十周年纪念册」及「马戏刊物《读马戏》」。其中,刊物的部分目前规划为季刊,采取「限量纸媒」与「线上」同步进行,预计会于下个月出版,希望能够更为面向一般大众,去理解当代马戏。
同时,团队也在这段时间里陆续搜集、整理台湾现有的马戏论述与记录,目前已完成的是《PAR表演艺术》杂志,并将会再往「表演艺术评论台」等网路平台、其他刊物进展。在十周年这个当下,能够有历史意识地记录下每个马戏现场,得以面对未来。
#2. 持续创作,并面对变动的可能
二○二○年的下半年,FOCA预计会有两支跨国作品发表,一是《消逝之岛》(与菲律宾视觉艺术家Leeroy New合作),另一为与德国舞蹈剧场团队Peculiar Man共同创作的《苔痕》,作为「跨界三部曲」的最后两部。
不过,疫情因素下,国外艺术家不一定能够抵台继续完成作品,因此FOCA也必然得有因应之道。《消逝之岛》的部分由于完成度较高,且Leeroy New主要负责身体装置艺术的设计;因此,可能会由Leeroy New提供设计图交由其他人执行,再让导演李宗轩继续完成。《苔痕》因是国外团队负责导演、主导创作,虽已完成三分之二,但也做好延期的备案。对FOCA而言,重点不在于「完成作品」,而是在与不同艺术家的合作过程中,彼此刺激,触发团队的发展、创作与实验。